
【體路專訊】一連兩天的2019全國壁球錦標賽早前在中國揚州結束,香港男子代表隊以全勝的姿態在團體賽掄元。
2019全國壁球錦標賽在中國揚州南部體育公園舉行,今屆賽事吸引吸引來自不同省市、直轄市、自治區及學院共六隊隊伍參加男子團體賽事。由鄧銘漮、黎卓楠、林溢庭及鍾逸朗組成的香港隊,在今屆賽事未嘗一敗,所有比賽都以直落三場擊敗對手,最終以全勝的姿態,勇奪男子團體賽事冠軍。
全國壁球錦標賽已經是連續第二年在中國揚州舉行,賽事去年12月中亦在揚州南部體育公園上演。
【體路專訊】一連兩天的2019全國壁球錦標賽早前在中國揚州結束,香港男子代表隊以全勝的姿態在團體賽掄元。
2019全國壁球錦標賽在中國揚州南部體育公園舉行,今屆賽事吸引吸引來自不同省市、直轄市、自治區及學院共六隊隊伍參加男子團體賽事。由鄧銘漮、黎卓楠、林溢庭及鍾逸朗組成的香港隊,在今屆賽事未嘗一敗,所有比賽都以直落三場擊敗對手,最終以全勝的姿態,勇奪男子團體賽事冠軍。
全國壁球錦標賽已經是連續第二年在中國揚州舉行,賽事去年12月中亦在揚州南部體育公園上演。
【體路專訊】正在菲律賓出戰WPB殘疾人保齡球巡迴賽的香港代表隊傳來喜訊,2男2女球手在個人賽事先聲奪人,取得1銀3銅獎牌。
女子TPB3級個人賽共4名運動員參賽,港將朱穎琴以964分獲得亞軍,隊友袁詠珊以887分敬陪末席,至於獲得銅牌的3位香港代表包括男子TPB3級的張凱童(1078分)、女子TPB8級的黃美蘭(797分)及混合TPB10級的周培堅(1183分)。
為了確保比賽的公平性,所有殘疾人運動項目皆根據運動員的身體機能和項目特性進行級別鑑定。殘疾人保齡球運動員分為10個級別,TPB1級至TPB3級為視障組,TPB4級為智障組,TPB5級至TPB7級為痙攣(腦癱)組,TPB8級為輪椅組,TPB9級為下肢殘疾組,TPB10級為上肢殘疾組。視障及痙攣(腦癱)級別的個位數值愈高代表該運動員的殘疾程度愈低。
資料來源: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
【體路專訊】每年一度的RED BULL STREET STYLE 花式足球世界錦標賽於美國邁亞密圓滿舉行。香港的黎俊賢在小組取得第3名,未能晉身16強爭奪錦標。男子組冠軍由巴西的Ricardo Chahini贏得,法國的Melody Donchet 則榮膺女子組冠軍。
現年22歲的黎俊賢憑8月份贏得香港花式足球賽獲得世錦賽入場券,成為香港第一位參賽的運動員。男子組賽事共有46名選手,分為8組,每組首2名出線16強淘汰賽爭奪賽事錦標。黎俊賢在小組被編入F組與丹麥、日本、捷克、美國及阿根廷的選手同組。他分別以3:0擊敗丹麥、捷克及阿根廷的對手,可惜以0:3及1:2不敵日本及美國選手,小組排名第3名,與晉級16強緣慳一面。
黎俊賢表示:「我花了不少時間為這項賽事練習和準備,因為它的重要性就好像足球的世界盃一樣。最終取得了小組第3名的成績,我自己覺得很滿意。」他指出,今次的參賽獲益良多,在比賽中碰到世界各地的高手,他們在台上的表演從容不迫,不像一般選手只會跟自己預先設計好的花式套路來做,而是與台下觀眾不斷有交流互動。這亦是他未來學習和改善的方向。他又說:「即使目前在香港做全職花式足球員難以為生,或者自己在香港的知名度未夠高,我仍會繼續向着全職花式足球員這個夢想去努力。因為我好希望可以透過比賽,用自己的實力去證明原來香港人玩花式足球都可以好勁,可以站在世界舞台與不同國家的高手一起比賽。」
資料來源:公關提供
【體路專訊】「2019-2020世界盃場地單車賽-香港站」將於11月29至12月1日假香港單車館舉行,UCI(國際單車聯盟)今日(18日)公布各支隊伍參賽名單。主場出擊的港隊派出首兩站原班陣容參賽,共5男7女迎戰世界各地好手,全力爭奪獎牌及奧運積分。
今季已奪兩面爭先賽金牌的「牛下女車神」李慧詩,迎戰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車手,包括:德國軒絲(Emma Hinze)、中國林俊紅、鍾天使、韓國李慧珍、英國馬真特(Katy Marchant)、荷蘭柏列絲賓妮絲(Shanne Braspennincx)、立陶宛古碧姬蒂(Simon Krupeckaite)、法國嘉露絲(Mathilde Gros)及哥倫比亞瑪花比安娜(Martha Bayona Pineda)等,力爭凱林賽及爭先賽雙冠,上季於凱林賽摘銅的李海恩亦會亮相。男子組方面,港隊的焦點則落在梁峻榮及張敬樂的男子麥迪遜賽上。
港隊以外,今屆賽事亦有世界各地高手來港,當中男子短途賽事集合英國、法國、荷蘭、新西蘭的猛將,預料會有一番惡鬥。奧運 6 面金牌得主、英國的積遜堅尼(Jason Kenny)將會出戰,他曾帶領英國隊於 2008、2012 及 2016 年奧運會連續 3 屆奪得團體競速賽金牌,同時在個人項目亦連奪兩屆男子爭先賽冠軍,以及稱霸上屆奧運的凱林賽,令他成為英國
隊最多奧運金牌選手之一。另外,剛於 3 月世錦賽奪得男子 1 公里計時賽冠軍的法國車手拉法基(Quentin Lagargue)亦會出戰香港站賽事。荷蘭隊方面,則派出了多位今屆世錦賽金牌得主,如凱林賽冠軍布奇利(Matthijs Buchli)以及包辦男子爭先賽金、銀牌的拉克雷森(Harrie Lacreysen)及賀
格蘭(Jeffre Hoogland),他們亦是今屆世錦賽團體競速賽金牌得主。新西蘭的米切爾(Ethan Mitchell)在 2017 年香港舉行的世錦賽,與隊友韋柏斯(Sam Webster)及道金斯(Edward Dawkins)衛冕團體競速賽金牌,三子今次亦會來港作賽。
「2019-2020 世界盃場地單車賽–香港站」門票,現已於城市售票網公開發售(網上/售票處/電話),票價由$30 至$200 不等。此外,門票亦可於 11 月 23 日至 12 月 1 日指定時段在香港單車館售票櫃位購買。有關購票詳情,可瀏覽賽事官方網站 www.ucitrackworldcup.hk 或 Facebook 專頁201920UCITrackCyclingWorldCupHongKong。
港隊參賽名單/項目如下:
男子隊
張敬樂-麥迪遜
羅子峻-爭先賽、凱林賽
梁峻榮-麥迪遜、全能賽(後備)
梁嘉儒-全能賽、麥迪遜(後備)
繆正賢-捕捉賽
女子隊
李慧詩-爭先賽、凱林賽
李海恩-爭先賽、凱林賽
李燕燕-爭先賽
梁寶儀-捕捉賽、麥迪遜(後備)
李思穎-全能賽、捕捉賽(後備)
逄瑤-麥迪遜
楊倩玉-麥迪遜
【體路專欄】「球證!點吹啊你!」大家有沒有在比賽時認為球證誤判而發脾氣罵球證呢?
球證時有誤判在所難免,畢竟球證都是人,但在比賽關鍵時出現誤判,則有可能改寫戰果。亦因如此,NBA一直不斷加強球證在執法時的穩定性及水平,故此早年在場內增加多角度的攝錄系統,方便球證睇「慢鏡重播」,近年亦在比賽後公布「最後兩分鐘報告」讓各界參考,可藉此提升球證的執法水平。
今年NBA再次為球證執法加上新制度,參照了NFL,於比賽中加入「教練挑戰」制度。在比賽的過程中,如出現了爭議性的判決,主教練就可向球證要求進行「教練挑戰」。
有關制度的內容如下:
1.可挑戰的爭議性判決包括球員犯規、界外球、妨礙中籃等違例及 判定兩分球或是三分球。
2.無論挑戰成功還是失敗,主教練每場都是只有1次挑戰機會。
3.主教練不能對裁判沒有吹罰的犯規提出挑戰的。
5.需在有爭議性判決後即時立刻喊出暫停來中止比賽
6.主教練還需要向裁判做出旋轉手指的手勢來發出挑戰信號。
7.如挑戰成功暫停次數將會獲得保留,失敗則會損失一次暫停機會。
8.主裁判關於犯規判罰挑戰的最終決定權,其他判罰的挑戰,則是由NBA回放中心來作最終決定。
9.無論挑戰結果如何,任何在挑戰期間或者緊接著發生的技術犯規都會繼續生效。
NBA常規賽開賽至今已近一個多月,運用「教練挑戰」最成功的例子,在比賽關鍵時改變戰果,是10月28日波特蘭拓荒者(Portland Trail Blazers)作客達拉斯獨行俠(Dallas Mavericks),第四節時間只餘8.4秒,拓荒者以120比119領先1分,獨行俠球員(10)芬尼史密夫 搶得進攻籃板球,博得拓荒者(0)利拿特犯規,球證當時的即時判斷是投籃犯規,獨行俠將有兩球罰球的機會;拓荒者教練即時要求暫停並且示意「教練挑戰」,結果怎樣,大家可以看以下影片:
「教練挑戰」運用得宜或許可以改寫比賽結局或球隊比賽中的形勢。但亦有例外,因有些教練在大比數落後時使用拖慢比賽進程;另外,亦曾發現有球隊球員,在每次被球證吹罰後都舉手示意要求場外教練進行「教練挑戰」,特別是超級球星要求時,教練就多了一份壓力了。
個人認為「教練挑戰」制度適宜,可惜FIBA比賽沒有NBA這麼多資源配合,「教練挑戰」要推展到NBA以外的比賽,相信還有一段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