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資訊】今年棍網球總會攜動計劃期望透過棍網球運動,令學員建立正面價值觀,學習逆境自強,管理情緒。有見及此,特別榮幸邀請前香港滑浪風帆奧運代表隊教練及現香港業餘冰球會執行總監黃德森,分享正面思維的教導方法及對學童運動員的影響。
日期:10月25日
地點:香港奧運大樓賽馬會演講廳
時間:7:15pm
講者:黃德森 – 前香港滑浪風帆奧運代表隊教練及現香港業餘冰球會執行總監
費用全免,名額有限;報名 可按此
資料來源:香港棍網球總會
【體路資訊】今年棍網球總會攜動計劃期望透過棍網球運動,令學員建立正面價值觀,學習逆境自強,管理情緒。有見及此,特別榮幸邀請前香港滑浪風帆奧運代表隊教練及現香港業餘冰球會執行總監黃德森,分享正面思維的教導方法及對學童運動員的影響。
日期:10月25日
地點:香港奧運大樓賽馬會演講廳
時間:7:15pm
講者:黃德森 – 前香港滑浪風帆奧運代表隊教練及現香港業餘冰球會執行總監
費用全免,名額有限;報名 可按此
資料來源:香港棍網球總會
【體路專訊】香港浸會大學(浸大)今年透過精英運動員入學計劃,取錄12名學生,並首次有賽艇和排球運動員經該計劃入讀浸大。
該12名學生包括現役和退役的傑出運動員,他們獲浸大精英運動員入學計劃頒發獎學金,入讀體育及康樂管理課程一年級或三年級。獎學金頒獎典禮在周四(17日)舉行,由浸大副校長(教與學)周偉立博士頒授證書予12位精英運動員。
浸大體育及運動學系系主任貝克教授在典禮上致辭時,感謝大學及學生運動員一直以來對計劃的支持。他表示,過去4年共有48名精英運動員獲頒獎學金。他們擔任體育大使,在社區和校內作示範,提倡運動風氣。
今年獲浸大精英運動員入學計劃取錄的薩百朗,是香港武術隊成員,並在第三屆世界太極拳錦標賽取得一銀兩銅佳績。他在典禮上表演太極,並分享大學生活。他說:「浸大學術氣氛較自由,課程靈活,有助我兼顧學業及訓練。我計劃參與明年的亞洲錦標賽。」
潘嘉嘉是去年入讀浸大的足球及手球精英運動員,她說:「這獎學金減輕了家人的經濟負擔,而且是對我堅持做運動員的肯定。我可以一邊練習一邊讀書,繼續提升運動的成績。」
今年獲浸大精英運動員入學計劃取錄的運動員包括︰
體育及康樂管理一年級:
陳美靜(賽艇)
張詠恩(游泳)
韓欣桐(欖球)
馮浩盈(空手道)
薛瑋樂(田徑)
體育及康樂管理三年級:
陳子晴(足球)
劉顥婷(排球)
廖海茵(田徑)
薩百朗(武術)
譚安愉(手球)
黃雅雯(籃球)
鄔卓忻(田徑)
浸大精英運動員入學計劃在2016年推出,每年設最多20個獎學金名額,申請者可循聯招或非聯招途徑申請,而且不限於體育相關課程。申請者必須符合浸大資助學士學位課程的基本入學要求,並且為香港體育代表隊成員,在奧運或亞運等國際比賽中有出色表現,已退役又曾於國際賽事中表現出色的港隊運動員亦可申請。
資料來源:香港浸會大學
【體路專訊】國際汽車聯會(FIA)舉辦的首屆賽車運動會(The First FIA Motorsport Games )將於11月1至3日在意大利羅馬北部的瓦萊倫加賽道(Autodromo Vallelunga Piero Taruffi racing circuit)舉行,香港派出5位名車手參加4個賽項,其中李英健夥拍葉恭正力圖衝擊「GT Cup」三甲。
去年在巴林進行了以國家及地區作參賽單位的GT國家盃後,今屆賽事加大規模至6個比賽項目,包括GT、F4方程式、房車、飄移、小型賽車繞樽及電競賽車。其中「GT Cup」香港隊由著名賽車運動員為李英健(Marchy)及葉恭正(Paul)出戰,賽事分3天進行,包括兩節自由練習、一節排位賽及兩節60分鐘的比賽,賽事於11月2及3日進行。
Marchy 表示很高興能與Paul 組隊出戰 GT Cup 組別,由於香港沒有賽車場所以是次比賽對香港賽車運動別具意思,每個組別均由該國家/地區體育單位 ASN派出一隊參賽,所以能代表香港出賽感到光榮。憑藉累積多年參加GT及 Super GT 比賽的經驗、車隊配合及臨場冷靜判斷,期望能奪三甲佳績,為香港爭光!
「房車Touring Car Cup」香港代表為詹家圖迎戰來自世界各地共20位運動員。三天的賽程當中進行兩節自由練習、兩節排位賽、兩節分別為25分鐘加1圈及30分鐘加1圈的比賽。詹家圖正積極操練體能及針對賽車比賽的肌肉和反應訓練,力爭佳績。
此外,洪壽鴻及羅逸林分別角逐「F4方程式 Formula 4 Cup」及「電競賽車 Digital Cup」。
【體路布里斯本直擊】「國際智障人士運動聯會(INAS)環球運動會」游泳賽事今日(17日)在布里斯本水上中心煞科,港隊靠陳朗天在男子200米蝶泳再奪1金,另外黃漢彥及張淬淇在男、女子1500米自由泳摘銅。至於男子4×100米混合泳決賽則再次上演「DQ」一幕,不過韓國隊上訴得直守住金牌,港隊最終奪得銀牌,並以9金10銀6銅為6日賽事寫上句號。
港隊在賽事煞科日再次掀起高潮,黃漢彥率先在男子1500米自由泳決賽以17分32秒25奪得銅牌,張淬淇亦不讓男子隊專美,在女子1500自決賽19分36秒68同樣獲得銅牌。陳朗天亦在男子S14級200蝶初賽中,以2分11秒打破INAS世績,再於決賽以2分12秒46力克對手封王,在個人項目成為「三冠王」。
「小飛魚」陳睿琳則於女子S14級200米蝶泳初賽游出2分37秒59,打破塵破10年的INAS世界紀錄首名晉級,她在決賽再次締造新績,以2分33秒46摘下金牌,緊隨的張可盈則以2分40秒38奪得銀牌。兩人在壓軸的女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偕謝林恩及張淬淇上陣,游出4分59秒75位列第5名。賽後張淬淇笑言:「辛苦了這麼多日,最後不用『包尾』已經很幸運!」她與可盈和林恩皆指環運會高手雲集,藉此了解自己實力不足的地方。
至於在比賽日渡過16歲生日的「壽星女」陳睿琳指,連日來最難忘的是在女子4×50米混合泳奪得銅牌:「因為很喜歡四個一起游的感覺,所以十分想在接力項目奪牌。」她透露港隊將於12月初赴昆明訓練兩周,冀在高原環境訓練下取得成效。
鄧韋樂、黃漢彥、許家俊及陳朗天在男子4×100米混合泳游出4分11秒71次名完成,而韓國隊泳手在上水後被宣布「DQ」,不過他們最終上訴得直重奪金牌,港隊在再添1銀之下,最終以9金10銀6銅謝幕。鄧韋樂表示個人不執著獎牌顏色,亦不會因為失落金牌而失落:「我覺得『DQ』只是運氣問題,雖然不知道為何對手能上訴成功,但是名次其實沒有所謂,最重要視乎有沒有teamwork。」他另稱近年在主項200自遇上瓶頸,不過於上月世錦賽成功游出近PB的成績,狀態有所好轉:「今次游1分57秒都接近自己PB,而今屆賽事令我知道自己的耐力仍然不足。參加非主項賽事都是想挑戰一下實力,以前覺得在耐力方面已改善不少,但證明進步仍然未夠。」鄧韋樂稱現階段未預計到進軍殘奧的可能性,亦會嘗試挑戰200自以外項目。
泳隊在今屆打破了上屆7金8銀4銅的成績,教練梁淑盈對於各泳手表現感到滿意:「大家今次在主項表現不錯,尤其在3星期前才剛戰畢世錦賽,另外在這6日都休息不足,但他們都可以捱下去,成功克服令我相信他們有成長。」她透露泳隊在中段士氣一度下沉,原因是不適應長期作戰令體能下降,游出PB的次數也比預計少。教練另外點名稱讚陳朗天的出眾表現:「世錦賽他已經一度刷新PB,今次在不久後再有PB誕生,是我們意想不到的事。」至於陣中泳手經歷去年亞殘運及世錦賽後,她感覺泳手在成績及比賽心態有一定好轉,期望在下年有更多代表符合出戰殘奧會資格。
「INAS環球運動會」明日(18日)將於布里斯本乒乓球會決出乒乓雙打冠軍,並於後日(19日)舉行閉幕禮。
圖、文:李子正(部份相片由香港智障人士體育協會提供)
資料傳輸由爽WIFI提供
【體路專訊】早前因警方發出反對通知而需取消的「香港十公里挑戰賽」,經香港業餘田徑總會(田總)上訴後,今日(17日)於官方網站宣佈賽事將如期舉行。
田總昨日於官方網站宣佈,因警方發出反對通知,令賽事被迫取消,田總就此提出上訴(相關報導:香港十公里挑戰賽警方發反對通知 田總提出上訴)。經過與警方及相關部門協商後,田總宣佈賽事將如期舉行,有關領取跑手包及相關細節,將於稍後公佈。
有關賽事安排可瀏覽香港業餘田徑總會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