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香港街馬首跑東隧 徐志堅孫鎮傑分奪殊榮

香港街馬,跑步,東隧,徐志堅
徐志堅(右)獲得32.195公里冠軍。 圖:公關提供

【體路專訊】2020年首個需要封路舉行的大型賽事-香港街馬今晨(12日)圓滿結束,今年活動以「十卜跑友」為主題,吸引7,253名跑手參賽,最終本地長跑名將徐志堅獲得32.195公里冠軍,孫鎮傑則稱霸10公里賽事。

香港街馬,跑步,東隧
圖:公關提供
香港街馬,跑步,東隧
圖:公關提供
香港街馬,跑步,東隧
圖:公關提供

去年底連串體育活動因社會局勢取消,香港街馬今早如期上演10公里,以及全港首次跑經東區海底隧道的32.195公里賽,兩項組別分別於觀塘繞道上及東區走廊上起跑,終點則分別設於觀塘海濱道及土瓜灣遊樂場。主禮嘉賓政務司司長張建宗致辭時,有跑手報以噓聲並大叫「五大訴求、缺一不可」口號,亦有人舉起示威手勢和標語,不過比賽依然順利完成,大會共錄得345人感到不適,主要是抽筋或擦傷,其中6人需送院,現時情況穩定。

賽果方面,出戰32.195公里的徐志堅以1小時58分54秒首名衝線,10公方面,前三項鐵人港將孫鎮傑和長跑好手余顯華並肩跑回終點,二人同樣做出32分21秒時間,最終由孫鎮傑率先壓線贏得全場總冠軍,文少杰則以33分31秒獲季軍。

香港街馬,跑步,東隧
圖:公關提供
香港街馬,跑步,東隧
圖:公關提供
香港街馬,跑步,東隧
圖:公關提供

香港街馬今年特別推出更多綠色措施,於跑道及終點會場設置自助水站,鼓勵跑手自攜水樽,並首次於「保柏站」推行cupZER0 – 零即棄杯,以BottLess可循環使用的水杯代替即棄杯。大會更鼓勵跑手自備行李袋、並設物資捐贈、分類回收、及只提供電子版跑手須知,與跑手們一起為環境保育出一分力。

Posted on

【2020東京奧運】國際奧委會頒指引 禁止運動員抗議

奧運會,2020東京奧運,國際奧委會,奧林匹克憲章
(圖:互聯網)

【體路專訊】國際奧委會(IOC)上周四(9日)發出一份三頁的指引,強調運動員在2020東京奧運將不得進行有任何政治意味的抗議、不能做出帶有政治意味的手勢,以及不可以在頒獎禮上有任何不尊重的舉動。

該份最新的指引重申《奧林匹克憲章》第50條的規定,並清楚表明運動員於2020東京奧運能夠在甚麼時候、及以何種方式抗議。IOC表明運動員在賽場上、奧運村內、頒獎禮和其他官方儀式上都被禁止做出抗議行為。儘管如此,運動員仍可以在奧運村外接受訪問時、在會議上和在傳統或社交媒體上表達政治意見。

國際奧委會在聲明中表示:「我們相信,在與世界頂尖運動員較量的同時,大家在奧運村內和睦相處所樹立的榜樣,是向日益分裂的世界傳達獨特而積極的信息。這正是為什麼在個人和全球層面上,我們都必須保持比賽場地、奧運村和頒獎台的中立,並確保其不受任何形式的政治、宗教或種族示威的影響。」

IOC續強調,「發表意見」是有別於「抗議和示威」。根據國際奧委會的指引,展示政治標語、帶有政治意味的手勢和拒絕遵從頒獎禮協議都屬於抗議的一種。如果運動員未能遵守奧委會的指引,將會按照具體情況採取紀律處分。國際奧委會明言最新的指引是為要使全球聚焦在運動員的表現,以及國際團結與和諧之上。

美國劍擊選手Race Imboden及鍊球運動員Gwen Berry去年8月在秘魯舉行的泛美運動會頒獎禮上舉起拳頭抗議,兩人事後獲緩刑12個月,意味再犯的話將不能參加2020東京奧運。要數奧運史上最著名的抗議事件,則肯定是1968墨西哥城奧運的一次,當時分別贏得男子200米跑金牌和銅牌的美國田徑代表Tommie Smith及John Carlos,戴上念珠紀念私刑受害者,並且在國歌奏起時,低頭並舉起拳頭抗議種族歧視。

2020東京奧運將於今年7月24日揭幕。

Posted on

【三項鐵人】羅亮添成立本地首支職業隊 冀提升長距離三鐵水平

【體路專訊】去年底宣布退役的前港隊三項鐵人代表羅亮添早前籌組本地首支職業三鐵隊伍,昨日(11日)於贊助商位於旺角的專門店舉行發布會宣布隊伍成員。羅亮添期望以隊伍提供本地長距離三鐵水平,並會以爭取70.3及Full Ironman鐵人世錦賽參賽資格為目標,「是比較難,但我希望可以帶動他們,先取得資格再去追求成績。」

前年為香港在雅加達亞運取得一面三項鐵人混合接力賽銅牌的羅亮添,去年底在社交網站宣布結束接近12年的運動員生涯。他在文中透露會於今年挑戰享負盛名的70.3鐵人世錦賽,並正組織一支職業三項鐵人隊。經過個多月後,羅亮添昨晚於旺角出席發布會,正式宣布成立香港首支職業三鐵隊「鐵人聯盟(TRI LEAGUE)」。他表示成立「鐵人聯盟」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讓公眾更易接受三項鐵人,並提升本地業餘三鐵水平,「奧運距離已經有港隊,但業餘長距離鐵人更需要配套,尤其很缺乏練習場地。」

羅亮添

雖然名義上稱為職業隊,但各隊員暫時仍各自有正職在身,羅亮添就指會先奠定成績基礎再走下一步:「我覺得我們先做到一些成績,再去找大企業支持會較好,因為大家都很熱愛三鐵、肯為運動付出,但本身仍有自己正職。」要尋找大企業支持,「鐵人聯盟」的目標將是70.3及Full Ironman世錦賽的資格:「要取得資格是比較難,但我希望可以帶動他們,先取得資格再去追求成績。事實上我們每次去比賽都會以獎牌為目標,不是只是旨在參與。」不過羅亮添仍會在外地招覽職業選手,初步已聯絡兩名分別來自台灣及敍利亞的退役運動員,另外亦會繼續在中國、台灣及日本繼續尋找,「如果我們到當地比賽,能由職業選手帶領並提早了解賽道就有著數。」

羅亮添宣布退役時曾謂想為家庭付出更多時間,但成立職業隊後仍會親自落場比賽,他透露已與家人商量,太太亦十分支持自己:「我現在有正職,所以訓練時間都要配合得更好。雖然訓練及上班時間與之前當全職運動員差不多,但至少不用到處比賽,即使夜歸家也可以見到女兒,短短15分鐘也比不能陪她玩更好。」

「鐵人聯盟」成員杜銘城、廖仲由、曾進傑、羅亮添、陳凱榮、教練梁嘉倫及方浤峻(左二起),以及兩名贊助商。

 

「鐵人聯盟」現時有6名隊員及1名教練,當中除了羅亮添外,仍有另一名前港隊運動員。前單車港隊成員方浤峻退役後修讀「運動單車設定」,亦曾到環法單車賽提供支援,羅亮添指他會為隊伍及有興趣參加三鐵的新手提供單車方面的知識。其餘隊員大多有10年三項鐵人經驗,包括曾進傑、陳凱榮、杜銘城、廖仲由及教練梁嘉倫。羅亮添透露隊伍4月會到台東出戰首個比賽,並期望每年參加2至3項比賽。

圖、文:麥景智

Posted on

【香港高爾夫球公開賽】本地小球手、特奧隊粉嶺球場齊揮桿

年僅12歲的楊渝恆在「Beat the Pro慈善挑戰賽」中與國際級高球手同場較技。(Credit: 公關提供)

【體路專訊】第61屆「香港高爾夫球公開賽」周六(11日)踏入第三天賽事,場內高手雲集、戰況激烈;場外一班同樣熱愛高球的本地年青球手則以不同方式參與這場年度高球界盛事,當中有本地小球手在「Beat the Pro慈善挑戰賽」與國際球星同場較技;亦有特殊奧運會成員在高爾夫球教室中接受職業球員指導。

今年12歲、就讀風采中學一年級的楊渝恆,8歲時因為一次無心插柳的抽籤,成功加入香港哥爾夫球會為北區學校提供的高球訓練班,憑着不懈的苦練和毅力去年終於更成為香港高爾夫球總會青訓計劃的一分子。而在今屆「香港高爾夫球公開賽」中,渝恆更獲得一次難能可貴的機會參與「Beat the Pro慈善挑戰賽」。

香港哥爾夫球會在今屆賽事首次增添「Beat the Pro慈善挑戰賽」,安排了本港20名業餘高爾夫球員在第十二洞賽事中,與同組的三位國際球手比試,高球打至最接近洞口者為勝。渝恆有幸成為當中選手之一,與Suradit Yongcharoenchai、Kosuke Hamamoto及Naoki Sekito同場比拼。雖然未能成功挑戰國際球手,但渝恆在賽後仍難掩一臉興奮,他表示能夠近距離看到球手的揮捍動作,學習如何在緊張氣氛下保持冷靜,這是他今仗賽事中的最大收穫,期望有朝能與師姐陳芷澄看齊,代表香港出戰奧運。

楊家一門三傑都是高球愛好者,全程投入這項運動後,性格上都有明顯改變。(Credit: 公關提供)

渝恆對高球的熱愛還感染了分別10歲和7歲的弟弟。兄弟三人組不惜放棄玩電子遊戲機的時間,都要往球場揮桿磨練球技,高球已成為聯繫三兄弟的首選運動,更是楊家的最佳親子活動。他們不時落場鬥智鬥力 (腦力及耐力),與側重體力的球類活動相比,畢竟高球運動力求的精準和耐力,能更有效提升兒童的自理能力及情緒管理。

另外,香港哥爾夫球會亦為香港特殊奧運會舉辦高爾夫球教室,16位年齡介乎12至25歲的特殊奧運會高球隊成員和5名融合伙伴齊參與由國際職業球手及澳洲Adam Blyth主持的高球教室,進一步提升高球技術。今年17歲的黃嘉彥是其中一位香港特殊奧運會高球隊成員,學習高球已有數年。黃嘉彥表示:「我十分喜歡打高球。雖然面對那麼多陌生人,感到壓力,但有機會接受Adam Blyth的指導,感到非常開心和興奮。」

香港特殊奧運會高球隊成員及融合伙伴一行約20人,參加由來自澳洲的國際球手Adam Blyth主持的高爾夫球教室,進一步提升高球技術。(Credit: 公關提供)

擔任特奧隊融合伙伴球手2年、在2019特奧夏季世界賽高爾夫球擊球隊國際賽取得金牌的郭鎮水,今天與特奧運動員一同參與高爾夫球教室。融合伙伴會因應傷健運動員的情況提供適切的協助,例如協助計算桿數、適應球場、安排作息時間、及安撫情緒等。郭鎮水說,融合伙伴亦要了解每位運動員的獨特性格及需要,與他們保持溝通,同時保持開心正面的情緒,因為正能量的氣氛都會感染到運動員。他舉例說,有時運動員來到練習場會因不同原因鬧脾氣或心情沮喪,他不會直接去開解他們,反而會跟其他運動員說笑,緩和氣氛,令他們可以鬆弛下來,當大夥兒都開心時,心情欠佳的運動員便會慢慢忘記剛才困擾他們的事情,然後再投入訓練。

郭鎮水認為高爾夫球運動不但可以為這批有特殊需要的球員強身健體,更可以提升其自理能力、專注力、控制微肌肉的能力,以及更願意與陌生人溝通,對運動員身心有莫大益處。

香港特殊奧運會高球隊成員向高爾夫球教室主持Adam Blyth索取簽名留念。(Credit: 公關提供)

資料來源:公關提供

Posted on

【香港ITF網球賽】張瑋桓女雙封后 連續兩星期奪冠

網球,香港ITF世界網球巡迴賽2020,香港網球總會,張瑋桓
張瑋桓(右)連續兩星期贏得香港ITF世界網球巡迴賽女雙錦標。(Photo credit:香港網球總會)

【體路專訊】香港網球「一姐」張瑋桓(Eudice)再度奪冠!她周六(11日)在維園網球場舉行的第二周「香港ITF世界網球巡迴賽2020」女雙決賽,夥拍日本球手鮎川真奈,以直落兩盤擊敗日本組合掄元,連續兩星期贏得女雙錦標。

網球,香港ITF世界網球巡迴賽2020,香港網球總會,張瑋桓
(Photo credit:香港網球總會)

上星期搭檔中華台北女將吳芳嫺以一盤不失的姿態連贏四場奪冠的Eudice,在第二周賽事改為夥拍日本的鮎川真奈出戰。這對以賽事頭號種籽身份出賽的港、日拍檔,在晉級路上先後擊敗香港、香港/中國,以及中國/日本的組合躋身決賽。在周六的決賽,張瑋桓與鮎川真奈面對日本組合小堀桃子 / 山口芽生先贏一盤6:4,對方在第二盤早段大發神威一度連取三局。不過,張瑋桓 / 鮎川真奈沉著應戰,在經過調整後一口氣連贏六局,以6:3反勝,連下兩城奪冠。

網球,香港ITF世界網球巡迴賽2020,香港網球總會,張瑋桓
(Photo credit:香港網球總會)

連同上周的ITF女雙冠軍,張瑋桓累計已歷史性收獲共八座女雙冠軍,可謂氣勢如虹,她個人連奪兩周的ITF國際巡迴賽女雙冠軍,更為香港網壇寫下歷史的一頁。Eudice賽後高興地表示:「能夠一連收獲兩座女雙冠軍實在非常高興,不但為來季打下一支強心針,亦証明之前的訓練方向正確,希望延續這個勢頭迎接新賽季。」

資料來源:香港網球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