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羽毛球亞錦賽|「雙楊配」激戰80分鐘晉級 李卓耀首圈負奈良岡功大

【體路專訊】香港羽毛球隊周三(9日)於中國寧波舉行的亞洲羽毛球錦標賽再傳捷報,港隊女雙「雙楊配」楊雅婷/楊霈霖與印尼組合Lanny Tria MAYASARI/Siti Fadia Silva RAMADHANTI激戰80分鐘,成功以局數2:1晉級次圈,男單猛將李卓耀則於首圈以局數0:2不敵日本名將奈良岡功大。

楊雅婷(左)/楊霈霖(圖:亞錦賽官網)

港隊女雙於亞錦賽表現不俗,今日先有范嘉茵/尤曼瑩及傅智恩/梁詩樂兩對組合率先晉級次圈,世界排名15的「雙楊配」楊雅婷/楊霈霖今晚亦打出韌性,面對世界排名28的印尼組合Lanny Tria MAYASARI/Siti Fadia Silva RAMADHANTI,「雙楊配」首局就與對手展開纏鬥,直至8:8後港隊組合逐漸掌控戰局,並以21:17先拔頭籌。

楊雅婷(左)/楊霈霖(圖:亞錦賽官網)
楊雅婷(右)/楊霈霖(圖:亞錦賽官網)

第二局「雙楊配」開局亦先取得領先,但領先11:8進入技術暫停後,隨即被對手連追5分反超11:13,「雙楊配」未能扳回劣勢以18:21袼追平局數。決勝局雙方再次展開激鬥,「雙楊配」於落後12:13連取3分反超15:13,並順利將優勢保持到底,以21:16再勝一局晉級次圈,並將與日本組合福島由紀/松本麻佑爭奪8強席位。

傅智恩(前)/梁詩樂(圖:亞錦賽官網)

另外兩隊港隊女雙組合,范嘉茵/尤曼瑩次圈會對陣印尼組合Febriana Dwipuji KUSUMA/Amallia Cahaya PRATIWI,傅智恩/梁詩樂則會遇上頭號種子、中國組合譚寧/劉聖書。港隊另一組合呂樂樂/曾曉昕則於首圈不敵七號種子、中國組合李怡婧/羅徐敏。

港隊男單方面,繼伍家朗今早不敵日本球手田中湧士後,世界排名21的李卓耀首圈亦遇上另一日本球手、世界第7的奈良岡功大。李卓耀首局未能佔得甜頭,甫開局就在被壓制下大幅落後0:9,最終以9:21先失一局,第二局表現雖有回勇,但仍未能扭轉敗局,以11:21再失一局,無緣晉級。

港隊混雙組合「鄧謝配」鄧俊文/謝影雪於首圈過關後,周四(10日)亦將再次出擊,與印尼組合Amri SYAHNAWINita Violina MARWAH爭奪8強席位。

陳雨菲(圖:亞錦賽官網)
山口茜(圖:亞錦賽官網)
宮崎友花(圖:亞錦賽官網)

其他賽事方面,中國名將陳雨菲、王祉怡以及日本的山口茜、宮崎友花等皆於女單順利晉級,男單日本球手西本拳太則擊敗中華台北球手周天成晉級。

王祉怡(圖:亞錦賽官網)
西本拳太(圖:亞錦賽官網)
周天成(圖:亞錦賽官網)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羽毛球亞錦賽|「雙楊配」激戰80分鐘晉級 李卓耀首圈負奈良岡功大

Posted on

菁英盃|顏翱天勇救12碼 南區補時絕殺東方先入決賽

【體路專訊】兩支前度冠軍今晚(9日)在旺角場上演的賽馬會菁英盃四強大戰碰頭,2022/23年度盟主冠忠南區憑U22門將顏翱天上半場勇救12碼,再加上完場前史提芬彭利拿射入極刑,以1:0絕殺2020/21年度王者東方坐亞望冠。南區將於5月1日的冠軍戰,與本月16日大埔對理文的勝方,角逐球會史上第2項頂級聯賽錦標。

雙方賽前先禮後兵。

在菁英盃今季已是第10屆舉行,除了第7屆因球季停擺而取消,過去8屆,2冠1亞的傑志曾3次打入決賽,是歷來最多的一隊,其次就是1冠1亞的香港飛馬、大埔、理文及南區。東方在第6屆賽事以2:0打敗愉園首奪冠軍,惟之後便一直無緣決賽。今屆球隊在A組以2勝1和1負得7分,壓倒北區、傑志及港會,僅隨3勝1和10分的大埔出線,四強對手正是B組分組賽首名南區。

南區在B組最後一場分組賽以0:1不敵標準流浪,當時只要輸多1球便出局,幸最後順利與次名理文攜手晉級,最終流浪出局衛冕失敗。可惜日前南區在聯賽例行公事對理文,後防主力川瀨浩太被指蓄意犯規阻止入球「食全餐」被逐,以致停賽錯過今晚的大戰。相反東方則除了提早收咧的丹尼爾及受傷的黃梓浩,基本上已精銳盡出,難怪賽前稍被看高半線。

莊晉(右一)以16歲4個月2日之齡,成為南區史上頂級賽事最年輕上陣的正選球員。
因有對大埔的聯賽大戰後顧,巴科爾今晚先任後備。

在小組賽對傑志有出色表現的廖富源,今晚繼續為東方把關,林千裕、李俊霆及張文浩3位U22小將、國援顧斌都正選上陣,隊長為梁冠聰;射手巴科爾則被先收起。南區也將亞哥斯達、史提芬彭利拿及艾華留在後備席,基斯移後頂替停賽的川瀨浩太,與宋柱浩合作鎮守中路,前線由基哥利攻堅。3個U22名額則用在門將顏翱天、中場趙聡悟及左翼莊晉身上,後者更以16歲4個月2日之齡,成為球會史上頂級賽事最年輕的正選球員。

顏翱天

莊晉於36分鐘被換走後爆喊。

開賽早段南區先主動出擊,東方站穩陣腳後才搶回控球權。24分鐘巴杜姆殺入禁區倒地,翟廷峰沒明顯犯規動作之下,卻被球證譚炳煥指侵犯對手判罰12碼,由於菁英盃不設VAR,這亦成為最終判決。不過巴杜姆親自操刀卻被顏翱天捉到路撲出。南區大難不死,戰至36分鐘以容昊換走莊晉,後者返回後備席即哭成淚人,隊友紛紛上前安慰。餘下時間雙方埋門不多,半場互無紀錄。

換邊後戰況膠著,即使東方換入巴科爾及馬高斯等主力,依然未能奠定勝局,更不幸是完場前的補時階段,小將林千裕禁區內一次過勇攔截絆跌亞哥斯達,史提芬彭利拿當劊子手一射中鵠,南區就以這個絕殺入球淘汰東方,率先打入決賽。

南區繼去仗聯賽對理文之後,連續兩場救出12碼,領隊貝可泓賽後歸功於守門員教練范俊業,後者表示:「大家賽前是有練習過(12碼),不過球員落到場都是靠自己發揮!」問到今場是否自己的代表作,顏翱天沒否應,又表示:「上一場(分組賽對流浪)自己踢得很差,球會賽前都有給我信心,主要是心態調整。始終(菁英盃)是球會今季唯一可爭的錦標,而且自己又是(適齡身份)最後一屆,好希望入到決賽,拿冠軍。」

圖、文:文森特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菁英盃|顏翱天勇救12碼 南區補時絕殺東方先入決賽

Posted on

U23壁球世錦賽|陳善鈺挫大馬球手闖決賽 明爭首屆賽事金牌

【體路專訊】首屆U23世界壁球錦標賽周三(9日)假巴基斯坦續演,港隊女將陳善鈺(Simmi)在4強以局數3:2挫馬來西亞球手易昕穎,勇闖明晚香港時間7時15分的決賽,力爭首屆賽事金牌。

世界壁球協會首次舉辦U23個人錦標賽,男、女子賽事將以32人賽圈的形式進行,賽事獎金總額高達60,000美元,獲勝者更可以獲得PSA世界錦標賽參賽資格。

陳善鈺(圖:World Squash Federation)
陳善鈺(圖:World Squash Federation)

港隊今次派出2男、3女球手應戰,當中被列為4號種子的陳善鈺在女子組一路過關,她在首圈輪空後,連挫南非的Savannah Ingledew及日本球手緑川あかり(Midorikawa Akari),成為港隊唯一殺入4強的代表。

陳善鈺在4強面對來自馬來西亞的5/8種子易昕穎,港將入局較快並連贏兩局11:8、11:6, 但對手隨後連追11:4、11:7,扳平局數2:2。及至決勝局,陳善鈺沉着應戰,終以11:3奠定勝局,這名杭州亞運雙銀得主激戰31分鐘後,率先殺入決賽 ,其對手將會是埃及頭號種子費雷斯(Fayrouz Abouelkheir)和馬來西亞5/8種子艾華(Aira Azman)的勝方。

陳善鈺(圖:World Squash Federation)
陳善鈺(圖:World Squash Federation)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U23壁球世錦賽|陳善鈺挫大馬球手闖決賽 明爭首屆賽事金牌

Posted on

帆船|香港遊艇會慈善基金會關顧社區 「伴我啟航計劃」助年青人激發潛能

【體路專欄】香港遊艇會今日(9日)假銅鑼灣吉列島舉行傳媒午宴,介紹旗下慈善基金會的全方位社區項目,以及與「伴我啟航計劃」四位帆船運動明日之星交流,了解計劃如何助青年人尋找人生目標,激發潛能。

香港遊艇會會長彭孝書指,香港遊艇會作為水上運動體育會,致力向廣大市民,尤其年青一代推廣帆船運動。

午宴包括香港遊艇會會長彭孝書、首席副會長洛大衛、副會長(帆船科) Mr. Ian Fleming 及副會長(會務科) Mr. Mark Parker出席,香港遊艇會會長彭孝書表示:「香港遊艇會是本港歷史最悠久、規模最龐大的的水上運動體育會之一,旗下更設香港遊艇會慈善基金會,打造全方位社區項目回饋社會。在過去百多年,香港遊艇會一直致力推動帆船及賽艇運動的普及化和精英化。是次傳媒午宴希望與各傳媒朋友交流舉辦水上運動心得,以及會方對培育年輕帆手的決心。」

會方理事會核心成員,包括香港遊艇會會長彭孝書(前排左二)、首席副會長洛大衛(前排右一)、副會長(帆船科) Mr. Ian Fleming (前排左一)及副會長(會務科) Mr. Mark Parker (前排右二)以及「伴我啟航計劃」成員分享計劃成果。
羅俊軒(左)、黃梓龍(右)二人均為17歲,2021年通過選拔成為香港遊艇會「伴我啟航計劃」的第一屆學員。

同日香港遊艇會社區項目「伴我啟航計劃」四位畢業生羅俊軒、黃梓龍、蘇天賜及張智皓亦與傳媒見面,分享自己與帆船運動結緣的經過,及透過「伴我啟航計劃」成功找尋的人生目標。羅俊軒、黃梓龍二人均為17歲,2021年通過選拔成為香港遊艇會「伴我啟航計劃」的第一屆學員。二人表示,他們參與計劃之時正值新冠疫情,因此只要限聚措施稍為鬆綁便立即抓緊時間進行訓練,即使要戴著口罩出海亦在所不辭。羅及黃本身在校內亦有接觸帆船運動,他們透過計劃再深造,最終二人在2023年時通過考核;羅現為「29人型帆船」的區域代表隊成員,而黃則是「ILCA 4型帆船」的區域代表隊成員。

羅俊軒(左)現為「29人型帆船」的區域代表隊成員。
黃梓龍現為「ILCA 4型帆船」的區域代表隊成員。

羅與黃曾在「香港帆船賽週」出戰FUSION型帆船項目,前者榮獲亞軍,後者奪冠而回。到10月時更到泰國比賽,羅最後以排名29,黃則以排名31成績畢業。在「輸了比賽,贏了眼界」下,他們更堅定自己在帆船運動方便發展,直言「不枉此行」。

蘇天賜(左)及張智皓(右)於2025年「新鴻基公司香港帆船賽週」FUSION 型帆船項目分別奪冠軍及亞軍。
蘇天賜是運動愛好者,當日「伴我啟航計劃」工作小組到校宣傳時已決定成為其中一員。
張智皓小時候曾經接觸帆船運動,他坦言是「伴我啟航計劃」令他重新認識帆船運動,並希望有更多機會在不同船種上乘風破浪。

蘇天賜及張智皓則是「伴我啟航計劃」第二屆學員。蘇今年16歲,是學校的體育活躍份子。當時見到香港遊艇會派員前往學行推廣計劃時,已立即舉手表示有興趣參與其中。他更主動呼籲同學參與。張則為分享會中最年輕的「畢業生」,只有15歲。年紀輕輕,小時候已經有參與水上運動的經驗。正當他想重投帆船運動之際,「伴我啟航計劃」便出現在他眼前,故立即報名參加。他們於2023年正式成為計劃學員之後,一直在會方中途島水上運動訓練中心進行訓練。在出戰大型賽事之前,張亦一嚐參加由會方舉辦的「黃昏系列帆船賽」,體驗在維港追風逐浪。二人同樣有出戰「香港帆船賽週」FUSION型帆船項目,蘇摘冠而張得季席。

蘇天賜(左二)於2025年「新鴻基公司香港帆船賽週」在校長陪同下接過他在帆船運動比賽上的首面獎牌。
張智皓(左三)在2025年「新鴻基公司香港帆船賽週」在校長及「伴我啟航計劃」教練手上接過銅牌。

「伴我啟航計劃」的第一年包括22個課程,每個課程持續2.5小時。學員學習全面的帆船技巧,出席與帆船運動有關的講座也是計劃的一部分。計劃第二年讓參加者有更多機會接觸龍骨船比賽,例如黃昏系列帆船賽、維港帆船賽等。表現良好及積極參與活動的青年更有機會獲得成為「助理教練」培訓的機會。完成計劃後,學員將獲得中國香港帆船運動總會的二級帆船課程資格,香港遊艇會發放證書。

「伴我啟航計劃」在會方中途島水上運動訓練中心進行訓練。

香港遊艇會旗下的慈善基金會成立於2012年,打造全方位社區項目,深入社區推動慈善工作,幫助有需要的兒童和海員,並支持香港的環保事業。慈善基金會的慈善社區項目包括:「Smart Kids 夏日小飛魚」計劃、英語閱讀計劃、帆船及划槳運動同樂日、煙花匯演賀新春及國慶欣賞晚宴等,引證慈善基金會由小孩及青少年的語文、社交以及運動方面均全方位照顧得到。慈善基金會近年更批出獎學金,資助學生於本地升學,從而鼓勵他們努力不懈,積極求學,他日貢獻社會。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帆船|香港遊艇會慈善基金會關顧社區 「伴我啟航計劃」助年青人激發潛能

Posted on

動感校園分享會・瑪利諾修院學校|殘奧冠軍蘇樺偉分享運動路 克服困難學習享受

【體路專訊】「精英運動員慈善基金賽馬會動感校園計劃」2024-2025學年繼續聯同《體路》舉辦運動路分享會,走訪5間學校,由香港現役或前精英運動員及體育傳媒人分享他們運動路上的高低起跌,鼓勵同學從中找到自己的興趣及夢想,並為目標而堅持及奮鬥。

瑪利諾修院學校(小學部)的分享會邀請到前香港殘奧金牌得主蘇樺偉擔任分享嘉賓。被稱為「神奇小子」的「偉仔」分享到當初怎樣接觸短跑,一路奮鬥成為香港殘奧代表,更加在5屆賽事合共贏得13面獎牌,期間雖然遇上過低潮和困難,但透過努力去克服,學懂享受過程。「偉仔」亦都分享到因為身體的殘疾而要面對旁人眼光,他用自身經歷鼓勵同學,最重要的不是別人怎樣看自己,而是自己怎樣看自己!

蘇樺偉

分享會下半部分就由資深體育傳媒人吳紀恩分享其工作點滴。紀恩多年來參與過體育傳媒行業的不同崗位,採訪過包括奧運會在內的不同賽事,今次將自己累積的經驗與同學分享之餘,更帶同平時工作使用的咪牌及記者證讓同學一睹實物。紀恩希望透過自己的分享讓同學對體育傳媒有更多了解之外,亦都可以鼓勵同學找到自己目標、喜愛的事物,並努力奮鬥!

吳紀恩

「精英運動員慈善基金賽馬會動感校園計劃」的目標,是透過推廣富趣味性的體育活動,為校園注入活力及正能量。計劃的宗旨是「承諾培養我們的孩子能夠在一個開心快樂的環境下成長」,希望透過全港中小學及特殊學校的廣泛參與,共同為香港每一位小朋友建立充滿活力及健康的成長環境。

有意加入「精英運動員慈善基金賽馬會動感校園計劃」的學校,可電郵至info@hkelite.org申請。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動感校園分享會・瑪利諾修院學校|殘奧冠軍蘇樺偉分享運動路 克服困難學習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