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香港棍網球公開賽】加時憾負日本FOGO 香港男隊屈居亞軍

【體路專訊】「香港棍網球公開賽2023」今日(10日)進行最後一日賽事,壓軸一戰上演男子組決賽,由香港男隊與日本FOGO合演上屆「決賽翻版」。港隊在末節一度領先兩球,惜完賽前被日本FOGO在30秒內連入兩球扳平,最終更在加時下被對手攻入黃金入球,港隊以5:6憾負,屈居亞軍。雖然未能擊敗對手奪冠,惟港隊仍有老將凌俊偉攻入20球,榮膺男子組神射手。

在小組賽5戰全勝的港隊早在次日賽事結束後已篤定決賽席位,今仗硬撼上屆盟主日本FOGO爭冠。2019年的賽事亦是兩軍在決賽相遇,當時港隊以6:7飲恨失冠,惟今屆賽事雙方在小組賽亦曾對陣,港隊順利以8:4報捷。

這場激烈的攻防戰由日本FOGO在開波5分10秒入球揭開序幕,及後港隊有高朗暉扳回一球,雙方首節戰成1:1平手。惟港隊在第二節再度失守,半場以1球稍微落後。下半場港隊隨即展開反擊,先後有黃思瀚及張海賢入球為港隊首度領先,不過日本FOGO在第三節中段再度入球,雙方以3:3平手進入最後一節。末節雙方球來球往,港隊由謝智文入球再度領先,完場前兩分鐘更有高朗暉攻入今仗第二球助港隊拉開兩分優勢。本以為冠軍到手之際,日本FOGO尾段全力反擊,在30秒內連入兩球,令雙方完成4節後打成5:5平手,需以加時決勝負。氣勢受挫的港隊在加時處於被動,日本FOGO僅花46秒便攻入「黃金入球」,最終港隊以1球飲恨屈居亞軍。

賽後港隊隊長麥浩駿坦言對賽果感失望,他指:「我們從落後到追平,甚至一度領先兩球,但最後未能把握機會導致輸波,失望是在所難免。」對於今仗落後的主因,麥浩駿認為是球隊經驗不足所致:「大家在大型比賽的經驗不足,領先時不懂乘住氣勢保持節奏,甚至出現不必要的犯規,最終在人少打人多下輸波。」麥浩駿指港隊早前在日本比賽亦曾出現相同的情況,在領先下被追平並在加時失利,他認為球員應在心理上為這些情況作準備,在未來能夠冷靜處理。

接下來港隊將於6月遠赴美國聖地牙哥出戰世錦賽,麥浩駿指這次美國之旅大有機會是他港隊生涯最後一戰,希望在最後探戈能帶領港隊殺入16強:「未來家人將會是首位,所以世錦賽如無意外將是最後一戰。希望可以帶領港隊創最佳成績,打入前16名。」

男子組季軍戰由香港男子精英訓練計劃代表隊對中國隊,最終前者以110大勝對手摘季。

男子組冠軍:日本FOGO
男子組亞軍:香港男子隊
男子組季軍:香港男子精英訓練計劃代表隊
凌俊偉以20球成男子組神射手

「香港棍網球公開賽2023」男子組成績(只列前三名):
冠軍:日本FOGO
亞軍:香港男子隊
季軍:香港男子精英訓練計劃代表隊

圖、文:彭淬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香港棍網球公開賽】加時憾負日本FOGO 香港男隊屈居亞軍

Posted on

【香港棍網球公開賽】香港女子隊再挫中華台北封后 鄧伊婷成神射手MVP雙料得主

【體路專訊】「香港棍網球公開賽2023」今日(10日)煞科,下午的賽事率先上演女子組決賽,由香港隊對中華台北。雙方繼小組賽後再度相遇,戰況亦較開幕日一戰更為激烈,惟港隊仍順利以14:6掄元,捧起今屆賽事女子組冠軍。港隊的鄧伊婷更在今屆賽事合共攻入25球成為女子組神射手,更獲賽會選為最有價值球員(MVP),成雙料獎項得主。

鄧伊婷開賽連入3球為港隊建立優勢

經過首兩日的小組賽,香港女子隊錄3戰全勝首名晉級,昨日亦在四強戰擊敗本地球會Infinity殺入決賽。與她們爭冠的對手為中華台北隊,後者在四強以6:5爆冷擊敗日本球會J-Connection躋身決賽。雙方在小組賽亦曾對陣,其時港隊以18:4大勝。

相比小組賽的大勝,今仗的戰況顯然更為激烈。港隊由鄧伊婷在7分鐘內連入三球取得好開始,中華台北隨即憑著一個進攻扳回一球,惟港隊有林嘉慧及何靖怡入球,首節港隊以5:1領先。次節港隊連入兩球進一步擴大優勢,不過中華台北奮力反撲,連入三球一度將比分追至7:4,港隊即時請求暫停,調整有鄧伊婷再建一功,助港隊半場領先8:4。

第三節港隊開始全面控制節奏,先後有史卓妍、麥內利及鄧伊婷入球,而港隊亦明顯加強防守,令中華台北全節僅得一個入球。末節繼續由港隊佔優,三次攻破中華台北大門,雖然後者在完場前成功取得入球,惟港隊仍以14:6報捷封后。

在小組賽對陣中華台北時取得5個入球的鄧伊婷今仗同樣貢獻5球成贏波功臣,作為隊長之一的她坦言順利奪冠終鬆一口氣:「小組賽對過反而今仗更難打,因為對手知道我們各人的崗位,可以調整策略。我們雖然在小組賽擊敗過對手,但今仗都沒有輕敵,每個人做回自己的本份,最終做到教練賽前的目標。」談到第二節被對手連追三球,鄧伊婷指當時防守溝通混亂,加上被對手找到弱點打出一波小高潮,幸教練及時暫停調整,並打斷對手的氣勢。除了帶領球隊奪冠,鄧伊婷在四日賽事合共攻入25球,成為女子組神射手,兼獲賽會選為最有價值球員(MVP),成雙料獎項得主。

李孟瓊

另一隊長李孟瓊坦言賽前目標都是希望奪冠,能夠達成目標全隊上下都很開心,她指:「這次賽事面對很多球隊,每隊帶給我們的挑戰越來越大,很開心過去幾個月訓練的成果都能發揮出來。」提到她與鄧伊婷在隊中的角色,李孟瓊表示:「我們都是隊中較有經驗的球員,所以都一直嘗試帶領港隊, 為後輩樹立榜樣,讓她們知道加入港隊後要將棍網球的地位放到很高,日常生活要照顧好身體,為的就是要在棍網球水平上更進一步。」

同日亦上演女子組季軍戰,最終本地球會Infinity146力壓日本球會J-Connection,名列季席。

女子組冠軍:香港女子隊
女子組亞軍:中華台北隊
女子組季軍:Infinity
鄧伊婷成神射手及MVP雙料獎項得主

「香港棍網球公開賽2023」女子組成績(只列前三名):
冠軍:香港女子隊
亞軍:中華台北隊
季軍:Infinity

圖、文:彭淬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香港棍網球公開賽】香港女子隊再挫中華台北封后 鄧伊婷成神射手MVP雙料得主

Posted on

【中國海帆船賽】Whiskey Jack 號奪 IRC 全場總冠軍

(圖:圖片由 ROLEX / Daniel Forster)

【體路專訊】目前已有16艘帆船完成2023年勞力士中國海帆船賽,初步成績顯示 Nick Southward的「Whiskey Jack 號」在計算修正時間後奪得IRC 全場總冠軍,亞軍是雙人組別Philippe Grelon 及 Cosmas Grelon  的「Simpon Marine 號」,季軍亦是 Andrew Pidden 的「Juice 號」。當船隻星期日陸續駛向終點當蘇碧灣,他們遇上30海浬強風,不過當步接近終點時,由於風力受地形阻擋又再次跌入無風區。事實上大部份離岸賽選手都形容,今屆賽事在戰術分析層面來說是歷年來最富挑戰性的一屆。

比賽末段大家紛紛議論「Whiskey Jack 號」還是「Juice 號」最有爭勝機會,「Whiskey Jack 號」一直只是徘徊IRC 總排名榜第二、三位,他們在星期日下午3時02分11秒衝過終點,直至駛到碼頭停泊的一刻,才喜獲奪得全場總冠軍的消息。

船長 Nick Southward上岸時受到場內人士熱烈祝賀,他喜出望外地說:「感覺真的太好了,說真的,我簡直不敢相信贏得總冠軍。我們一直處於船群較後的位置,過去24小時風力大得有點瘋狂,我們盡了全力拚下去,因此安然無恙完賽,大家都安好,感覺實在太棒了。」

至於Andrew Pidden 的J-99 型「Juice 號」在星期日傍晚抵達,完成長達103小時的賽事,同時奪得IRC 1 組別第二名以及全場總季軍,累透了的 Andrew Pidden在登岸後說:「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勞力士中國海帆船賽,那是一段狂野的旅程,完全沒有風到非常大風都兼備,但我慶幸與兩個兒子以及其他常規船員一起參賽。」Andrew 今次跟兩名兒子Matt 及Tom 一起出航,他笑說家庭壓力不小:「我很緊張,因為他們的母親說,五分之三家庭成員都在船上,萬一我們沉船了,她會非常生氣,但兒子們都是帆船好手,非常開心跟他們經歷這趟旅程。」

「Standard Insurance Centennial 5號」拿「IRC 0 組別」「衝線冠軍」(Line Honours)(圖:ROLEX / Daniel Forster)

另一父子檔組合Philippe Grelon及兒子Cosmas駕駛的 Figaro 3 型「Simpson Marine號」,在航行了94小時47分10秒後順利完成賽事,拿下雙人組別第一名以及IRC 組別全場第二名。他們形容旅程非常艱巨,部份原因歸咎於自動導航系統在駛至東沙群島時失靈:「實在困難重重,因為這船就跟小帆船一樣,時刻都要有人掌舵,因此不能分身處理船上其他事務,這實在非常非常辛苦。」

在IRC 0 組別,當「Standard Insurance Centennial 5號」拿下衝線冠軍,焦點都落在三艘TP52帆船的對決。在周五「Rampage 號」仍然領先 「Happy Go號」,不過周六戰情出現變化,「Happy Go號」採取偏南的航線而「Rampage 88號」就貼岸航行,結果「Happy Go號」比「Rampage 88 號」早1小時37分43秒衝線,因此取得IRC 0 組別第三名,至於 「Standard Insurance Centennial 3 號」就取得第二名。

「Happy Go號」在比賽末段採取偏南的航線而較另一TP52型帆船「Rampage 88 號」早1小時37分43秒衝線,因此取得「IRC 0 組別」第三名。(圖:ROLEX / Daniel Forster)

「Happy Go 號」領航員莫俊傑表示,「勞力士中國海帆船賽」是他歷來最漫長的賽事,他說:「這可能是最具挑戰性的離岸比賽之一,不過我非常享受,希望以後每一屆都可以參與其中。」

在IRC 高級休閒組別,唯一來自中國內地的參賽者- 姚勇的Dufour 500型「彤然號」獲得第一名,Thomas Wiesinger的Sun Odyssey 42ds 型「Pacific Sunrise號」的船員看了四次日出後,獲得組別第二名,至於Shenton Drew的Swan 53型「Athena號」就獲得第三名。 至於HKPN 組別,李惠民的 Sense 46型「 Generations 號」從頭到尾保持領先優勢,力壓 Johnson Yuen的Hanse 370 型「Zoe號」取得第一名。

頒獎典禮隨即在星期日(4月9日) 晚上舉行, IRC全場總冠軍及衝線冠軍都分別榮獲勞力士腕錶作為獎品。兩個新造的永久獎杯將留在菲律賓,原來的「中國海帆船賽獎盃」 和「星期日電訊報獎盃」則留在香港。

資料來源:香港遊艇會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中國海帆船賽】Whiskey Jack 號奪 IRC 全場總冠軍

Posted on

【香港棍網球公開賽】港男女隊今午主場爭霸  港台直播見證王者誕生

【體路專訊】一連四日「香港棍網球公開賽2023」今天(10日)假賽馬會香港足球總會足球訓練中心煞科,上演終極對決,香港男、女子隊齊在主場出擊,爭奪冠軍殊榮,港台電視32 及其Youtube將全程直播,並設有雙語廣播,同球迷見證王者誕生。

香港女隊昨在4強戰大勝本地球會Infinity殺入決賽,今午2時迎戰中華台北爭標,港男隊就以五戰全勝獲小組首名再闖冠軍戰。4時正與日本球會FOGO的合演上屆決賽翻版。按此觀看賽事直播

直播賽程:
4月10日(一)
13:55 女子組決賽 (香港 VS 日本FOGO)
15:55  男子組決賽 (香港 VS 中華台兆)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E-u_yGumrcAIel7_WmXaRDnIkuPXL-0P觀看活動精華。

資料來源:香港棍網球總會

相關報道:
香港男隊開鑼日一球不失錄兩連勝 偕女隊暫列榜首
港男隊四連勝闖決賽 女隊首名晉身四強
港男隊明決戰日本FOGO 女隊撼台北爭后冠標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香港棍網球公開賽】港男女隊今午主場爭霸  港台直播見證王者誕生

Posted on

【女足・專訪】遊走足籃之間 朱寶恩不怕累的運動旅途

【體路 X Junior】「其實佢唔踢波,真係打籃球都得喎。」2月的學界籃球精英賽女子組決賽,旁述翁金驊的讚賞引起記者注意。有這句說話的出現,皆因這記金球的主角-林大輝中學的朱寶恩,主項是足球而非籃球,會在精英賽亮相最初也只是因為其身高而「客串」。現已成為大港腳,也是甲組球隊主力的她如何看待兩種球類所帶來的經驗?

1米81的身高,手長腳長的身型,不認識朱寶恩的話,第一印象也確實難以想到她是一位女足球員。但要她表演插花、剔波等個人技術,又不覺因為身高而造成障礙。「足球吸引在用腳的挑戰性,因為用腳是很難控制,我的重心高就容易失波,反而更想令自己更勁。」勇於挑戰是緣自好勝,與足球的緣份就始於小學二年級。當時的「小寶恩」 在學校體育堂初次接觸足球,與同學踢波玩樂後一直念念不忘,「睡覺前經常望向屋企樓下的五人足球場,看著那些人踢街波,姑姐就幫我報了區隊玩玩,那時也只是想試一試。」

由試到真的契機,是一年暑期班比賽被女子港隊及公民(現稱頌恩公民)女足前主帥陳淑芝看中,及後正式加入當年屬女足聯賽班霸的公民。在公民,朱寶恩遇上李巧怡和魏嵐等好朋友,前者又與她和另一港青成員陳芷珊同在林大輝就讀。「在球會最開心是,可以與由細到大一齊踢波的朋友玩,一齊讀書、放學後又一起去練波。認識這班人是最大的得著,就算只是普通練波都已經好開心。」

認識這班人是最大的得著,就算只是普通練波都已經好開心。

波友街坊認同 足球場上找到成功感

訪問當晚,公民在女子聯賽迎戰傑志。對手是半職業化球隊,而且有半隊正選均是港隊常規成員。看似是難以對撼的一仗,更曾經落後兩球,但朱寶恩和隊友依然沒有放棄,更於67分鐘一度為球隊追近。「入波的樂趣在於那份成功感,在其他地方都找不到。」至截稿時,朱寶恩在聯賽上陣八場攻入六球,當中還未計及U18聯賽的數據。

入波的樂趣在於那份成功感,在其他地方都找不到。

「U18贏車路士(足球學校(香港))那場真的很辛苦,但很激動。」那一場是公民在今季U18聯賽的揭幕戰,對手的一隊是聯賽冠軍,即使是青年軍也當然有一定實力。結果公民又是先失球的一方,「那天失波追和又再失波,全場就是不斷循環,最終以5:4贏了。大家在場上一直跑,幾乎都沒有停過下來,雖然很辛苦但都值得,而且自己又有入波,很有自信和成功感。」

信心是自己在場上找來之餘,亦能從旁人的口中得到。雖然日漸獲得重視,但香港的女足人口始終不多,女生在街場踢波也必定引起好奇。「最初會有些街坊會問『吓原來你踢波?』,但一直都沒有聽過甚麼難聽說話。反而街場的男孩會覺得很新奇,會歡迎我一起踢。」在波友、街坊之間找到認同,促使朱寶恩在足球路上繼續行下去,尤其不斷見識天外有天的境界,但她選擇的不是離開,而是找方法令自己再進步,「試過和理文等男子隊踢友誼賽,速率很快,根本就跟不上。不過我會繼續盡力踢,好想練好體能,終有一天可以追趕到他們。」

朱寶恩(右)與張煒琪多次交手。

男、女子球員的差距固然難以輕易追上,也許較現實的是先將自己能力提升至師姐們的水平。對傑志一仗,出任左翼的朱寶恩多次與對手右翼張煒琪短兵相接。張煒琪可算是香港女足其中一個標誌人物,早於2015年已成為首位在日本女足聯賽上陣的港人,及後又在澳洲助球隊贏得聯賽冠軍。「要說偶像的話就是她了。雖然她又是這麼高,但小時候看她踢波已覺得控傳都像很輕鬆似的,好想追到她的成就。」兩人其實有不少相似地方,身高同樣幾乎達六呎,場上的位置一樣是攻擊手,又曾在公民做過隊友,唯一不同的或許是朱寶恩初出道時是出任中堅。

小時候看她(張煒琪)踢波已覺得控傳都像很輕鬆似的,好想追到她的成就。

前年的亞洲盃外圍賽是朱寶恩(後排左八)首次入選大港腳。(圖:香港足總)
朱寶恩在三場U20亞盃外都正選上陣。(圖:老撾足總)

近年女子港隊開始慢慢換血,朱寶恩於2021年的亞洲盃外圍賽首次入選大港腳,今年初的土耳其盃更第一次打入正選陣容。到正在上演的的奧運外圍賽,她亦繼續獲徵召再與「偶像」重聚,更於上仗攻入一球。「感覺還跟師姐差一大段距離要去追,而且真的欠缺經驗,但至少跟大隊比賽可以學習她們的技術,增廣見聞。」在大隊仍是小師妹,但在U19梯隊已是絕對主力,剛完成的U20亞盃外三場分組賽皆正選上陣。港鬨最終被老撾及菲律賓逼和,三戰兩分黯然出局。「兩場都是領先下被追和,最終沒有贏波是有點遺憾。尤其第一場射失十二碼後被追和,即使大家仍會說還有時間和機會,但心入面那份失落始終令很多隊友都哭了。」

客串籃球校隊 輸波變動力不斷求進

既然在足球路上似乎扶搖直上,又有目標想去追趕,為甚麼又會在籃球場上出現呢?「我在舊校已經有打過籃球了,不過最初都只是客串幫幫忙,沒有特別想打出甚麼成績。」為校隊出戰不同項目的情況,在學界比賽實屬等閒。以朱寶恩中二已達1米72的身高,被安排參加學界籃球也是正常不過的事。「當年去到四強不敵心誠,很不甘心,所以不斷打,每個小息都去球場打波,甚至試過只顧校隊練習而缺席港隊操練。」

朱寶恩隨後轉校到林大輝,也順理成章獲招攬入籃球隊。正當她開始習慣比舊校更專業的訓練之際,又是無情的疫情令一切停頓下來。「那時我試過放棄籃球,校隊晨操不會去,普通練習也不時缺席。因為疫情不斷斷斷續續,甚至覺得練都沒有用。」然而她不諱言,疫情期間沒有想過放棄足球,至少港隊在防疫措施稍稍放寬時就會復操。

我試過放棄籃球,校隊晨操不會去,普通練習也不時缺席。

終於到本學年,學界賽事基本復常,籃球分區賽及精英賽均能舉辦。雖然朱寶恩在分區決賽才歸隊,但到精英賽就成為林大輝籃底主力,八強一役更獨取12分。「精英賽的觀眾比我們女足比賽多很多,而且室內場令打氣聲更強,或多或少都有些壓力,唯有盡量集中精神,不理會外界的聲音。」林大輝最終在決賽不敵協恩,朱寶恩亦成為學校唯一入選明星隊的球員。

前路心大心細 惟冀外流踢全職

「真正打完一個比賽,覺得籃球沒想像中般簡單,也覺得其實籃球好好玩。」八強賽後,朱寶恩接受訪問說自己仍然鍾愛足球,如今成就又多了一點點,感受會否有改變?「不是說有獎項就覺得自己好勁,只是見識到別人有多強又會想繼續挑戰,所以也感覺籃球亦有發展空間。」

前路仍未有最終定案,但朱寶恩依然每日放學後參與公民及港隊操練,周末出戰聯賽,不時又要隨港隊出外,再加上籃球校隊亦偶有訓練。「其實我好享受這樣充實的生活,的確會有點累但都習慣了,喜歡做自己喜歡的事。」她說,自己對運動的喜愛程度是「沒有就生存不到」,「除非真的練到很累,否則日日都想去踢波打波。」

見識到別人有多強又會想繼續挑戰,所以也感覺籃球亦有發展空間。

「可以的話想做全職運動員,試試出去踢其他球會。」講到長遠目標,朱寶恩仍是用上「踢」這動詞。近年香港愈來愈多女足球員外流,又剛好張煒琪、陳詠詩、韋婉婷,甚至是移民的陳頌民,離港前同樣效力公民。有身高和年齡優勢的朱寶恩,或許也可成為下一個「外流公民」?

教練有話兒

公民女子隊教練梁冠聰:「她是個很有潛質的球員,尤其她有這個身高。好多人會期望她成為『煒琪2.0』,但她不需繼承任何人,只是做自己就享受到足球的快樂。這半季我發覺她成熟了好多,希望透過場上教導令她成為一個更好的球員,籃球足球也好,我都會跟她傾談如何令到事情變最好。」

林大輝女籃球練陳翊麟:「她很乖很聽話,而且爭勝心好強,現時的成就大部分都來自這鬥心。其實以她的身型和運動天賦,在籃球的發展空間好大。如果她肯付出時間,絕對都可以打到籃球港隊,這是我對她的期望。不過這都視乎她自己意向,不會強逼她取捨。」

圖、文:麥景智
原文刊登於Sportsroad Junior Issue#68

Sportsroad Junior

Sportsroad Junior》為全港首本月刊學界體育報,創刊號於2016年1月隆重出版,內容涵蓋全港各區學界體育賽事,現時派發據點超過全港200間中、小學。我們正陸續增加免費派發的學校數目,如學校有興趣訂閱本刊,請電郵至 junior@sportsroad.hk,或填寫網上訂閱表格,並留下負責老師、班級數目、所需訂閱數量等資料,我們會盡快回覆及安排,謝謝你對《Sportsroad Junior》的支持。

我們目前亦設有以下公眾派發點:油麻地百老匯電影中心太子閱讀時代書店尖沙咀YMCA會員服務部修頓室內場館票務處麥花臣室內場館九龍灣Mega Ice元朗區體育會沙田體育會大埔體育會北區體育會荃灣球星羽毛球專門店,數量有限,派完即止。另外,我們亦有個人訂閱服務,詳情可按此瀏覽。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女足・專訪】遊走足籃之間 朱寶恩不怕累的運動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