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學界沙排】翁祐激戰三局挫仁濟二中封王 保良八三「姊妹花」強勢稱后

【體路專訊】一連7日的「新界地域中學校際沙灘排球比賽」今日(16日)假新咖啡灣沙灘排球場煞科,男子組決賽由順德聯誼會翁祐中學區海嘯/陳浚軒對仁濟醫院第二中學李智豪/尹天樂,雖然前者在領先一局下被扳平,惟總局數仍以2:1報捷封王。女子組方面,保良局羅傑承(一九分三)中學的「姊妹花」張樂晴/張樂瑤在決賽直落兩局擊敗博愛醫院歷屆總理聯誼會梁省德中學的朱晴兒/張樂然,前者首戰學界沙排即登上后座。

新界區學界沙排在疫情下停辦三年,直至今個學年終回歸,今年賽事繼續採三局兩勝制,惟每局為15分。賽事在周一(10日)已經展開,經過連番激鬥,終在今日迎來決賽。近年經常打入學界排球精英賽的翁祐有區海嘯/陳浚軒轉戰沙排賽事,他們在男子組4強順利擊敗東華三院邱金元中學殺入決賽,冠軍戰撼仁濟二中的李智豪/尹天樂,後者則在4強淘汰風采中學取得另一決賽席位。

翁祐在這場冠軍戰首局可謂勢如破竹,以15:3大勝先拔頭籌,本以為賽事毫無懸念之際,仁濟二中在次局展開大反撲,開局一直緊咬對手戰至5:5平手,及後更連得5分建立優勢,雖然翁祐一度追至僅落後2分,惟仁濟二中未有給予對手追平的機會,以15:10扳回一局,將賽事拖入決勝局。

可惜仁濟二中未能乘勝追擊,第三局早段已經被翁祐拉開至6:2,最終後者維持領先優勢,以15:9拿下第三局,總局數以2:1掄元。翁祐的區海嘯及陳浚軒原本都是打室內排球,在教練的指示下首次參加沙排賽事,兩人對於能夠奪冠感意外,陳浚軒認為這個成績是對過去努力的肯定:「當自己打了很長時間排球,突然打與室內截然不同的賽事仍然有這個成績,證明平時努力練習有成果。」

女子組方面,保良八三的「姊妹花」張樂晴/張樂瑤在四強擊敗聖芳濟各書院闖決賽,與擊敗沙田蘇淅公學的梁省德組合朱晴兒/張樂然爭奪后座。保良八三憑著良好的默契主導比賽,最終僅花18分鐘便直落兩局15:8及15:5勇挫對手,首奪學界冠軍。這對「張氏姊妹」賽後齊聲感謝教練及同學的支持,妹妹張樂瑤更指兩姊妹「一凹一凸」,憑著默契在賽場上互補不足,成為這次奪冠的關鍵。

季軍戰方面,風采中學以2:0擊敗邱金元摘下男子組季軍;聖方濟各則以2:0挫沙田蘇淅,在女子組名列季席。

翁祐
仁濟二中
風采中學
邱金元
保良八三
梁省德
聖方濟各
沙田蘇淅

「2022-2023年度新界地域中學校際沙灘排球比賽」成績
男子組
冠軍:順德聯誼會翁祐中學
亞軍:仁濟醫院第二中學
季軍:風采中學
殿軍:東華三院邱金元中學

女子組
冠軍:保良局羅傑承(一九八三)中學
亞軍:博愛醫院歷屆總理聯誼會梁省德中學
季軍:聖方濟各書院
殿軍:沙田蘇淅公學

圖、文:彭淬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學界沙排】翁祐激戰三局挫仁濟二中封王 保良八三「姊妹花」強勢稱后

Posted on

【長池游泳計時賽】100自達A標!何詩蓓奪第三張奧運入場券

【體路專訊】香港女飛魚何詩蓓再顯實力,今日(16日)在第66屆體育節長池游泳計時賽下午賽事,游出53秒1的成績奪女子100米自由泳金牌,並達巴黎奧運A標,這是她繼上月的200及400米自後,個人第三張奧運入場券。另一女將譚凱琳亦刷新50米蝶泳香港紀錄。

東奧兩銀得主何詩蓓上月在美國「2023 TYR Pro Swim Series」 連達200、400自A標,今日在體院出戰強項100米自,游出53秒1,雖未能打破自己保持的52秒27香港紀錄,但仍達巴黎奧運A標(53秒61),直接取得第三項參賽席位。連同昨日張心悅的女子200米背泳,以及今日早上何甄陶的男子50米自由泳,香港泳隊目前共有3位泳手達到5項奧運A標。

譚凱琳

同日其他賽事,譚凱琳在女子50蝶泅出26秒55刷新香港紀錄,卓銘浩於男子200米自由泳以1分49秒85封王兼達世錦賽B標。角逐女子400米個人混合泳的王欣桐亦憑初賽的4分50秒76達世錦賽B標。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長池游泳計時賽】100自達A標!何詩蓓奪第三張奧運入場券

Posted on

【女子T20板球賽】戰士、獵鷹今午決戰爭后冠

【體路專訊】「CHK FairBreak 女子 T20 邀請賽 2023」周六(15日)來到第10個比賽日,上演4強賽事,Falcons(獵鷹隊)及Warriors(戰士隊)分途報捷,將於周日(16日)2時15分有舉行的決賽交手競逐錦標。

首場4強戰先有Warriors(戰士隊)與Spirit(精神隊)較量。精神隊先攻,去到17.4個回合時10人出局,未能完成20個回合,得分為73分。下半場輪到戰士隊進攻,她們在13.1個回合時已經拿到74分,超過對手分數,在尚有4人未出局的情況下贏得賽事,率先晉級決賽。戰士隊球員Kathryn Bryce今仗投球出色,3個回合只失6分、令對手2人出局,進攻時她面對18球拿到26分,攻守兼備之下成為今場最佳球員。

另一場4強,由Falcons(獵鷹隊)對Barmy Army(瘋狂部隊)。瘋狂部隊率先進攻,20個回合拿到158分、共有8人出局。獵鷹隊下半場力追,第17個回合拿到16分追近對手,18.1個回合更是打出1次6分全壘打攻勢,以161分、共有4人出局的情況下反超對手,順利贏得決賽席位。

戰士隊輕鬆入決賽。

獵鷹隊今場有Marina及Mariko兩位港將,前者未有落場,後者投球3個回合令3人出局、失了21分,進攻時則面對11球拿到19分。今場最佳球員則是獵鷹隊的Chamari Athapaththu,她在投球時4個回合令1人出局、失了36分,進攻時面對50球拿到78分,包括8次4分攻勢及5次6分全壘打,得分數字冠絕全場。

今次CHK FairBreak 女子 T20 邀請賽 2023在周日煞科,10時先有精神隊與瘋狂部隊爭第3名,2時15分有戰士隊對獵鷹隊爭冠軍。

資料來源:公關提供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女子T20板球賽】戰士、獵鷹今午決戰爭后冠

Posted on

【長池游泳計時賽】16歲張心悅200背達奧運A標 何詩蓓Adam Chillingworth破港績

【體路專訊】一連兩天的第66屆體育節長池游泳計時賽今日在沙田體育學館揭開戰幔,首天即傳來喜訊,年僅16歲的張心悅在女子200米背泳泅出2分10秒35摘金並達奧運A標,成為繼續何詩蓓後第2位奪得2024奧運入場券的香港泳手。

就讀拔萃女書院的張心悅去年在世青泳賽200背名列第6,今日出戰長池游泳計時賽有亮眼表現,以2分10秒35力壓群芳,雖未能改寫劉彥恩保持的2分09秒33香港紀錄,但仍首次達到奧運A標(2分10秒39),這是上月何詩蓓(200、400米自)後,本地女飛魚達A標的第3個項目。

張心悅(圖:體路資料庫)
何詩蓓(圖:中國香港游泳總會)

至於何詩蓓今日角逐兩個項目,先於女子100米蝶泳以58秒12首名觸池,打破2009年韋漢娜寫下的香港紀錄(58秒24),且達到奧運B標(58秒21);她稍後轉戰50米自由泳亦游出24秒74,亦達到奧運B標(24秒82)。

Adam Chillingworth(圖:中國香港游泳總會)
Adam Chillingworth(圖:中國香港游泳總會)

另邊廂,男子200米蛙泳決賽競爭激烈,Adam Chillingworth以2分11秒31力壓泅出2分11秒89的麥世霆封王,兩位新世代「蛙王」同時改寫前者去年創下的2分12秒17香港紀錄。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長池游泳計時賽】16歲張心悅200背達奧運A標 何詩蓓Adam Chillingworth破港績

Posted on

【體路專欄】技巧學習以外的體育課堂魅力

【體路專欄】「加油!不要放棄!盡力!頂住!」 是每位體育老師經常掛在嘴唇邊的說話,這是教授體育課的獨特之處。

筆者從事體育教學二十多年,一直都非常享受體育課堂教學,只要有良好的課堂計畫便能讓師生感受到體育課堂之樂趣。

體育以「透過身體的教育」為定位,老師以掌握各種身體活動作為手段,讓同學在六個範疇:「體育技能、健康及體適能、運動相關的價值觀及態度、安全知識及實踐、活動知識及審美能力」學習相關知識。體育一詞,當中的「育」是有教育的元素,因此體育老師在體育課堂上不單只是活動設計者,而是為著不同學生、不同班別,設計不同的課堂目標。即所謂的「因材施教」,其實所有學科都一樣,就如中文老師希望提升同學聽說讀寫的能力,當某同學不善辭令,老師會刻意讓這同學多朗讀,多說話,讓他 / 她提升說話能力,透過設計的活動或練習加強同學的學習需要。

同樣地,體育老師亦會按著不同學生的能力,不同班別的背景去「度身訂造」課堂設計。舉例,教授籃球上籃技巧時,體育老師會因應擬定的學習目標,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究竟以直接教學法針對上籃技巧的學習為先,還是以應用上籃技巧於實際籃球情境為主的領會教學法呢?」

除技巧學習以外,體育老師亦會在培育同學的價值觀及態度上花盡心思,在活動過程中,帶出「不放棄、與人合作、勝不驕、敗不餒等的體育精神」的學習機會。比方說,老師發覺本年的一位同學在班內的氣氛不太融洽,經常會因瑣事爭執,筆者在籃球課堂單元上,除了設計技能教學外,亦會刻意提升他們的團結性,在課堂上安排他們二人合作的任務。同學二人一組,每人用一隻手拍籃球,另一隻手則按著隊友的肩膊,兩位同學必須互相協調才能共同完成任務。

又例如四人分組活動,同學練習快速運球,第一位同學由一邊底線快速運球到對面底線,當球傳給下一位同學時,兩人必須先擊掌接力,加強同學之間交流的機會。再三舉例,在全體合作的活動中,全班同學一同練習低運球練習,一人拍一球,所有同學必須以同一速度向前拍球,到達另一邊底線,以共同的活動節奏強化同學之間的默契。若任務失敗,全班同學必須重新開始,當中同學之間的互動就是推動他們團結的良藥。當然,同學不一定會成功,起初他們還可能會互相指責,但透過老師專業的技巧,一邊誘導,一邊鼓勵,最終定能將一盤散沙慢慢地堆積城牆。

疫情後的同學,因缺乏運動而「怕辛苦」,意志較過往薄弱,容易放棄,但同學並不是能力不及,往往只是因未有堅持的理由及信心而放棄。老師可刻意設計教學活動去激勵他們的意志,讓他們相信自己,堅持下去。老師可以在課堂中重覆「加油」「不要放棄」「盡力」「頂住」的鼓勵字句,過了一段時間,老師定能見到一班意志堅定,信心滿滿的學生。

最後,希望同工能善用體育課堂得天獨厚的教學環境,在善於設計技能教學之外,亦可以在其他領域上多花心思,令學生能達至全人發展,培養出敢於挑戰難、具堅毅、有承擔、富責任感,能尊重和關愛別人、懂得知法守規、具誠信和同理心的新一代。

文:陳文強老師
香港學校體育學會執委會會員 (2022-2024)
救世軍卜維廉中學體育老師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體路專欄】技巧學習以外的體育課堂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