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專訊】提起「香港車神」,大家第一時間想起的可能是黃金寶或李慧詩,但他們都已成過去式;梁峻榮(肥榮)多年前贏得世界青年場地錦標賽男子25公里記分賽金牌後,亦被冠以「世青小車神」之名。過去兩屆亞運會共為港隊摘下一金兩銀一銅的他,理所當然地被視為9月杭州亞運的領軍人物。然而,「肥榮」卻不喜歡這些「虛名」,「小時候已很清楚,你站上頒獎台時是冠軍,但落台一刻便一切歸零,重頭開始。」
「肥榮」6歲開始踩車,年輕時贏過不少獎牌,到2012年當上世青冠軍後,其「奪獎生涯」也正式掀開序幕。不過單車畢竟是與風抗衡的運動,不可能永遠都順風而行。2016年出戰里約奧運男子全能賽,最終排名11位的「肥榮」,2018年再次成為亞運英雄後,卻在準備再闖高峰之際失落了東京奧運資格,甚至連麥迪遜金牌拍檔張敬樂亦引退。之後隨著疫情來襲,全個體育界都陷於癱瘓,加上一些個人問題,令他意志消沉了大半年。全靠沈金康一個決定,自己的人生才找回焦點。
2017年於天津全運贏得全能賽金牌後,「肥榮」(右)與恩師沈金康分享喜悅。(圖:體路資料庫)
朋友都問我為何像消失了一樣,多得沈教練安排我兼任助教,令我從中也得到啟發。
訪問當日正是香港公路單車錦標賽前夕,身兼港隊助教的「肥榮」,過程中也在盤算著翌日清晨的工作安排。談及這次身份轉變,他欣然接受之餘,更坦承在指導後輩過程中,自己也有得著:「他們的passion、執著,都深深感染到我,令我找回做運動員的初心。」「肥榮」補充:「我不只教他們去踩,同時間更要與他們較量。」他直言這是自己踩下去的動力,「我都希望找個可以打低我的人,」「肥榮」露出狡黠的笑容:「但我不會這樣容易就被打低!我經常對他們說,如果連我都踩不贏,出到去又怎會贏?」
身為車隊「老大哥」,「肥榮」卻十分抗拒以這身份與後輩共處:「大家都是運動員,我較喜歡用平輩身份跟大家交流,每每都會以對方想法行先。先了解,後分析。雖說是助教,我更覺得似在擔當『橋樑』角色,大家互相尊重、學習。」他解釋,這是從自己以往的經歷中得到啟發,「我加入港隊時正值退隊潮,同期的隊友也沒踩全職,一路走來遇上問題都是靠自己解決,很明白這種徬徨無助的感覺。」當時他唯有向一班已退役的好朋友傾訴,當中包括鄧宏業,「我們由細玩到大,雖然比我大10年,又已踏入人生另一階段,平日都很樂意跟我分享自己的事,也改變了我的人生觀。」
以前覺得亞運好大、好緊要,但現在覺得只不過是一場比賽罷了。
早期的訪問中,「肥榮」說過視單車為生命,現時心態已有改變,「以前覺得(單車)是我所有,現時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他坦言現時年齡雖不算很大,但是經歷了太多,加上鄧宏業等好友的說話猶如醍醐灌頂,「我覺得好幸運,身邊朋友都比我年長,人生經驗比我多,潛移物化間也慢慢改變了我,相對上比同年紀的人成熟。」
09年東亞運公路個人賽金牌是鄧宏業(中)代表作。(圖:體路資料庫)
這對忘年之交4年前在日本機場偶遇。(受訪者提供)
他們(日本)愈強勢便代表愈大壓力,都會怕輸……誰敢說我們沒機會拿金牌?
在亞運歷史上,香港單車隊幾乎每一屆都是獎牌大戶。2014年於仁川憑李慧詩及張敬樂拿下兩金一銅;上屆在雅加達更破紀錄贏得三金四銀共七塊獎牌。「肥榮」在這兩屆先後贏得公路計時賽銅牌(2014年)、麥迪遜金牌、男子團體追逐賽及全能賽銀牌(均2018年)。現年29歲的他,當然希望今屆杭州也能延續「屆屆有牌攞」的優良傳統,惟他也直言,與鄧宏業等前輩分享經驗後,已不再太執著於勝負,「以前覺得亞運好大、好緊要。尤其上屆好大壓力,因為亞運前剛贏了世界賽,人人都覺得我們應該要贏,但事實上若非韓國對手『爆呔』,我們也不會贏得到。」他相信看淡得失是應對壓力的最好方法,「其實要贏,便先要學懂怎樣去控制壓力,現時的我不怕面對失敗,贏也不會特別興奮,亞運?就當作是一場普通比賽吧。」
「肥榮」(左)上屆在雅加達與張敬樂合力踩出金牌。(圖:體路資料庫)
即使是「普通比賽」,運動員落場也得為自己定下目標,問及「主項」麥迪遜的衛冕機會,「肥榮」表示換上新拍檔後,只有一個目標:「我還未知道拍檔會是梁嘉儒或是朱浚瑋,與其去想怎贏獎牌,不如先做好自己,付出100%,成績自然會來。」他預期日本隊會是最大敵人:「日本這幾年在科研上投放不少資源,上升幅度很大。但換個角度去看,他們愈強勢便代表愈大壓力,都會怕輸,反而我們更加沒壓力,誰敢說我們沒機會拿金牌?」
一個人的強大不是真的強大,我們想見到的,是整個團隊都強大。
今屆港隊有李慧詩退役,失去了「獎牌保證」,「肥榮」並不擔心港隊群龍無首:「以往20多年,香港單車隊經歷了黃金寶、郭灝霆及Sarah等不同朝代,但我始終認為,一個人的強大不是真的強大,我們想見到的,是整個團隊都強大。例如早前的香港國際場地盃,李思穎贏了女子全能賽;以往男子可能只認識梁嘉儒、梁峻榮,今次在捕捉賽及全能賽也有不同的車手冒起,這才是健康的現象。」
談到明年的巴黎奧運,「肥榮」的態度是:「自己單車生涯的目標都達到了,就只差奧運獎牌未拿過,但這不是單靠個人力量便可達到。能否去巴黎?自己都想去的,即管看爭不爭到資格,大前提是港隊找到最適合、最有能力的人去。其實說到底,最主要還是看看老細(沈金康)怎樣安排,看他認為我用甚麼身份幫到車隊便最好。」
Don’t judge me by what i’m, but by who I’m!
如無意外,今次杭州亞運也會是「肥榮」最後一屆亞運,身為「三朝元老」,他不希望外間過份聚焦自己身上:「小時候已很清楚,你站上頒獎台時是冠軍,但落台一刻便一切歸零,重頭開始。哪一刻拿到獎又如何?之後還不是普通人一個!」相比起個人榮譽,他似乎更享受擔起扶掖後輩的擔子:「我不需要大家記得我贏過甚麼,但如果我說過一些說話,或是分享過甚麼,能夠幫助、陪伴到你的話,我已經很滿足。所有人在其他人生命中都只是過客,不用過份留戀。」他最後又引用偶像、「英國車神」卡雲迪殊(Mark Cavendish)名句,希望外間清楚自己為人:「Don’t judge me by what i’m, but by who I’m!」
圖、文:文森特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 」最初發表於「【杭州亞運・專訪】三朝元老看淡得失 梁峻榮:就當是一場普通比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