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2023體壇回顧】陳善鈺主場奪亞洲冠軍 趙詠賢卸任港隊教練 壁球落實入奧

【體路專題】2023年,世界已走過疫倩陰霾重上軌道,亞運會、亞洲殘疾人運動會、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東亞青年運動會等國際大型綜合運動會都在今年舉行,港將不僅在大型運動會碩果累累,今年出戰多項賽事皆有大豐收。壁球界今年好成績不斷,在好成績外亦有教練趙詠賢退隊的消息,但最震撼的莫過於期待多年後壁球終於「入奧」,落實成為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的競賽項目。

陳善鈺主場奪亞洲冠軍

香港今年繼2000年後再次主辦亞洲個人錦標賽,一眾港將6月於主場出擊力爭佳績,最終陳善鈺過關斬將殺入決賽,在主場球迷打氣下以3:2險勝馬來西亞的斯華(Sivasangari Subramaniam),首度奪得亞洲冠軍,成為繼2013年歐詠芝及2021年湯芷穎後第三位封后的香港女將。港隊另有何子樂及梁子軒奪得銅牌。

杭州亞運首設混雙港壁奪2銀4銅 趙詠賢結束12年執教港隊生涯

因疫情而延期一年的2022杭州亞運首度增設混雙項目,港隊有黃祉謙/李嘉兒歷史性摘下銅牌。單打方面,陳善鈺於決賽再度與馬來西亞斯華交手,今次就以2:3飲恨首奪銀牌,何子樂及梁子軒同樣奪銅而回。團體賽方面,男子港隊於4強止步奪得銅牌,女子港隊則在決賽反負馬來西亞摘銀,未能衛冕。杭州亞運結束後,港隊女隊教練趙詠賢隨即在社交媒體上宣布結束12年港隊執教生涯,轉到屈臣氏集團出任社區關係經理。

黃祉謙/李嘉兒

洛杉磯奧運落實5大新項目 壁球首度入奧

杭州亞運結束後不久,國際奧委會就宣布將於2028年洛杉磯奧運新增5個運動項目,包括壁球、棒/壘球、六人棍網球、奪旗式美式足球及板球,其中壁球是首次成為奧運項目。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指這5個新項目可向世界展示美國的運動文化,同時將一些國際運動引進美國本土。

香港壁球公開賽首於戲曲中心舉行 保高爾夏瑪妮奪冠

作為每年的本地壁球大賽,「二〇二三 TTI Milwaukee 香港壁球公開賽」於11月27至12月3日上演,其中四強及決賽首度移師在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文化廣場搭建的四面玻璃場舉行,是賽事時隔10年後再於戶外上演四強及決賽。最終紐西蘭的保高爾(Paul Coll)奮戰五局後以3:2擊敗埃及的世界第一的費華域(Ali Farag)奪冠,女子組決賽就在美國蘇曼達(Amanda Sobhy)初段因傷及阿基里斯腱退賽下,由埃及夏瑪妮(Hania El Hammamy)衛冕。

夏瑪妮(圖:中國香港壁球總會提供)
保高爾(圖:中國香港壁球總會提供)

港隊方面,首次出戰香港公開賽的陳善鈺先擊敗隊友何子樂及英格蘭的曉頓(Jasmine Hutton)兩位排名較自己高的對手,再於16強激戰五局2:3不敵世界排名第一的埃及舒雅賓妮(Nour El Sherbini),雖無緣8強仍贏盡主場球迷掌聲。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2023體壇回顧】陳善鈺主場奪亞洲冠軍 趙詠賢卸任港隊教練 壁球落實入奧

Posted on

【2023體壇回顧】採訪手記flash back-記憶深刻的,是人

【體路專題】體育記者與運動員一樣,生涯每四年為一個週期,因為四年間總會遇上一次亞 、奧運。幸運地,短短幾年已親身經歷過一次奧運、第二次亞運。記憶最深刻的, 始終是人。

也許是長大了,今次的我比以前更放膽與其他記者交流。游泳比賽首日,由於未知攝影安排,我選擇坐頭班接駁車到游泳館視察環境,同車的只有一位韓國攝記。那朝,我客串了他和攝影經理之間的翻譯。怎料往後在各個場館,我多次重遇這位樣貌很有典型韓國人感覺的攝記。到閉幕禮當日,與香港外家在新聞中心拍完大合照,竟又再遇到他。這次,我們終於互換了徽章和社交帳號,總算是交了個朋友。

同樣深刻的,也是人。五年前在雅加達,目睹了呂麗瑤摘銅一幕,又與她在當地做了專訪。自此之後,我們做了朋友(希望她也如此想吧),偶爾在通訊軟件聊幾句,公私事也有過交流,今屆賽前也特意再找她做個訪問。在「大蓮花」望著呂麗瑤賽後的表情變化,我由看台攝影位衝到採訪區的那分多鐘間也鼻頭一酸。翌日又在同一地方見證我兩年前做過教練移民專訪的跳遠隊創下歷史,也是百般滋味在心頭。或許這就是前輩形容的,體記與運動員的連結?

圖、文:麥景智

(原文刊於Sportsroad Junior #75)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2023體壇回顧】採訪手記flash back-記憶深刻的,是人

Posted on

【2023體壇回顧】採訪手記flash back-沒有奇蹟 只有累積

【體路專題】20天杭州採訪之行,印象最深刻的是乒乓球港將黃鎮廷。「阿廷」今屆第三度出戰亞運,終於在男單摘下銅牌,亦是港乒繼2006年多哈亞運上李靜的銅牌後,再次有球手在男單奪牌。

小記採訪了兩屆亞運,碰巧都有機會拍攝「阿廷」的男單8強賽事,記得5年前在雅加達一屆,被寄予厚望的「阿廷」在先勝一局下連失四局反負伊朗球手,與獎牌擦身而過,當時我們腼腆訪問「阿廷」的畫面仍歷歷在目。

(圖:體路資料庫)

5年後在杭州再次走到8強,今次「阿廷」激戰七局後以4:3取勝、鎖定獎牌,受訪時被問及是否5年前的敗仗成就今天的獎牌,32歲迎來生涯首面亞運獎牌的他說:「我也是這樣積極跟自己講。我記得有人曾講過,每個人的時間點都不同,有人可能20歲就擁有所有,有人可能50歲才開始,我希望今日是自己的起點。」

(圖:體路資料庫)

許多長跑運動員喜歡引用「沒有奇蹟,只有累積」這一句話,提醒自己每天努力累積哩數,才能跑得快、跑得遠。筆者認為這番話適用於所有運動員,而每人累積的其實不止是努力,還有經驗——每次失利、落敗的經驗,也會讓人成長與進步。「阿廷」經歷過成功,也克服了不少挫敗,才走到今天站上亞運會的頒獎台。或許「阿廷」的這段經歷,可以給予我們一點啟示,從怎樣的角度看待失敗這回事?

圖、文:何子淵

(原文刊於Sportsroad Junior #75)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2023體壇回顧】採訪手記flash back-沒有奇蹟 只有累積

Posted on

賽馬會青少年體育記者計劃接受報名 勇敢嘗試發掘自我

【體路專訊】由香港賽馬會和東華三院合辦的「賽馬會青少年體育記者計劃」,今年踏入第11屆,為年齡介乎17-25歲的青少年提供基本新聞工作訓練,名額60個。為期六個月的課程採用互動形式,並由資深傳媒工作者擔任導師向學員傳授心得,更有機會成為加入傳媒業的踏腳石。計劃現正接受報名,截止日期為明年1月8日。

這個實戰課程由資深體育傳媒人郭子龍、司徒子文及余家強擔任主任導師,加上多位重量級課程導師,不但讓學員學習理論知識,更可提升語言表達和溝通技巧,並在參與實務體驗和活動中,培養責任感和處事態度。

郭海𣿭

現在任職開電視高級體育記者的首屆學員郭海𣿭,當年在城市大學就讀公共關係及廣告副學士,活躍於籃球隊等運動,因而參加「賽馬會青少年體育記者計劃」,希望了解體育記者的工作。她表示:  「當年計劃比較濃縮,集中在幾天內上課,除了有馬啓仁和伍家謙等資深傳媒人講課外,更邀得李麗珊跟我們作分享,沒想過有機會接觸他們,真的很興奮。」 計劃完成後,她獲實習機會赴高雄採訪男子乒乓球世界錦標賽:「最初我不太主動,但經過課堂和實習後,我學懂要勇於把握機會。」

她表示,這計劃讓她肯定了向體育記者的方向發展,成為加入這行業的踏腳石:「由2017年入行至今,採訪過奧運、全運、亞運等大賽,可謂『體記大滿貫』。正如當年這計劃的口號—親身經歷、勇敢嘗試,對體育或傳媒工作有興趣青少年,不妨透過這計劃親身經歷,踏出一步嘗試。」

黃凱彥

本身是本地足球愛好者的第10屆學員、香港專上學院金融系二年級生黃凱彥亦分享指,因在一次「賽馬會菁英盃」觀賽時遇到「賽馬會青少年體育記者計劃」學員進行直播,於是搜尋關於計劃的詳情後便報名參加,「除了以觀眾角度外,亦嘗試以記者角度去看不同的體育活動。」他表示,計劃分為理論和實踐兩部分;前者邀請到多名導師講解傳媒工作,包括寫稿、拍攝、訪問技巧等;後者為獲得親身報道不同體育賽事的實習機會:「在課堂上,資深體育評述員化身導師即場教授評述技巧,當中認識各個球員是最基本的責任,在交代比賽的細節同時,亦要略加個人分析。其後在實習階段,我真的有機會在『賽馬會菁英盃』做直播,當時在課堂上學到的評述技巧大派用場。」

獲得「導師嘉許獎」的他完成計劃後,獲得機會在今年八月到開電視體育部實習,工作包括採訪和資料搜集,碰巧當時杭州亞運舉行在即,他亦有份在港負責資料搜集。今年暑假期間,他更獲得前往英國曼徹斯特的機會,到訪曼聯訓練基地,並採訪當地的足球青訓情況,了解英國的足球文化。 就讀商科的他表示,這計劃令他發掘到自己的興趣:「發覺自己很喜愛體育記者的工作,將來畢業後亦希望循這方向發展,對體育或傳媒有興趣的青少年不妨參加。」

計劃詳情及報名請 按此

資料來源:公關提供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賽馬會青少年體育記者計劃接受報名 勇敢嘗試發掘自我

Posted on

【2023體壇回顧】採訪手記flash back-杭州之旅的「黃金畫面」

【體路專題】電視節目講求黃金畫面,集文字+攝影記者於一身的小編,於今次杭州亞運亦見證到一些經典場面,就趁今次機會和各位讀者分享一下。

小編17年前曾經採訪過多哈亞運,惟現今傳媒生態與當年已有很大分別,現時更重要的就是要與時間競賽,「波未完、稿先完」是網上新聞的必備條件,能夠第一時間將資訊帶給讀者,實在有賴在香港一班後勤同事,大家的辛苦程度更甚於前線。

因此,小編今次杭州之旅最重要的責任,就是將現場直擊的相片,用最快速度傳送到香港。今次《體路》團隊分工合作,小編主要負責項目為場地及公路單車。由於比賽場地淳安界首體育中心千島湖風景區距離杭州有3個多小時車程,不少同行因為欠缺人手都選擇放棄採訪,這更令小編的工作具多一重意義。畢竟如果單純以文字報道,始終比不上用現場相片更能彰顯運動員的奮鬥史。

如果小編要私心選今次之旅的「黃金畫面」,主人翁一定是最後一次為單車隊披甲的梁峻榮。小編跟他不算很熟,只在亞運之前專訪過一次,當時他表現出一副看透世情的模樣。來到杭州之後,知道他一度身體不適,與拍檔梁嘉儒在場地單車麥迪遜賽只得「梗頸四」;到壓軸的公路個人賽,他在強敵環伺下再次無緣獎牌,其運動員生涯就是這樣走到終章。

「整個運動員生涯算是無憾了嗎?」本來小編只是想「肥榮」為自己總結一下,怎料他沉思一輪,眼淚已奪眶而出,說到家人時,平日帶點傲氣的他更瞬間哭成淚人。當時現場只有兩名香港記者,大家都被感動得淚盈於睫。運動員拿到獎牌固然值得難忘,但就算「肥榮」空手而回,知道他奮鬥過程中作出的犧牲,依然值得尊敬;小編畢生都會記住這個「黃金畫面」。

圖、文:文森特

(原文刊於Sportsroad Junior #75)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2023體壇回顧】採訪手記flash back-杭州之旅的「黃金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