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世界海岸賽艇賽】趙顯臻/陳鈺文躋身男子雙人艇獎牌賽

趙顯臻(右)/陳鈺文(左)

【體路專訊】「2019世界海岸賽艇錦標賽」周五(1日)在香港維多利亞港展開,進行了首日初賽,賽事於風和日麗下順利完成,出戰男子雙人雙槳艇的港將趙顯臻/陳鈺文順利躋身周日(3日)舉行的獎牌賽。

賽事首度於亞洲舉行,反應熱列,近460名來自28個不同國家及地區的海岸賽艇選手來港參加,開鑼日完成了3個項目共7場初賽,其中男子雙人雙槳艇賽事共有3組初賽,每組第1至5名肯定晉級周日的獎牌賽,港隊的趙顯臻及陳鈺文以18分21秒53,在第3組初賽獲首名晉級。

剛於亞洲賽艇賽獨取1金1銀的趙顯臻與拍擋陳鈺文指出,回港後把握機會在香港遊艇會進行練習:「去年亞洲海岸賽艇錦標賽我們只能以賽艇會的名義參賽,今次世錦賽能以港隊名義參賽,心情份外興奮,我們亦特別在今日的首場比賽做足熱身,希望不讓香港市民失望。這場初賽我們是按部署發揮的,除了熱身準備充足,事前我們亦有計算水流風向,好像今日吹逆風,這些都有計算在內。」二人在比賽起步時雖然與摩洛哥隊叮噹馬頭,不過,他們在過第一個浮標的時候已開始拋離其他隊伍,之後一直保持領先優勢至衝線。

此外,爭取衛冕海岸女子單人雙槳艇的烏克蘭代表Diana Dymenchenko,在第2組以22分16秒63排首名衝線,划入獎牌賽。賽事周六(2日)進行13項賽事,包括初賽及名次賽,當中香港選手李嘉文及李婉賢亦亮相,角逐海岸女子雙人雙槳艇。

資料來源:公關提供

Posted on

謙蒙尼斯再戰香港高爾夫球賽爭做五冠王

謙蒙尼斯

【體路專訊】第61屆「香港高爾夫球公開賽」將於11月28日至12月1日舉行,這項歷史最悠久的體育盛事,除吸引世界級球手到參賽,今年更加入新元素,首辦慈善挑戰賽為本地慈善機構籌款。此外,西班牙球星謙蒙尼斯(Miguel Ángel Jiménez)重臨香江,爭取第5度在港捧盃

「Beat the Pro慈善挑戰賽」將於11月30日於香港哥爾夫球會冠軍球場的第12洞舉行,20名業餘球員將與一眾職業球員對壘,如能打出較職業球員更佳的球,便會獲獎。來自香港哥爾夫球會的業餘球員及香港高爾夫球總會青少年發展計劃的學員將有機會參與,高爾夫球愛好者及公眾人士只要捐出善款 ,便能參與是次慈善活動。由於名額有限,大會將以捐款者捐款數目的多少決定其是否獲得參賽資格,詳情 可按此 。

阿費巴拉特

至於「香港高爾夫球公開賽慈善盃」則於12月3日舉行,今屆賽事除了繼續邀請本地不同的學校及機構免費入場觀賽外,亦會舉辦不同的「高爾夫球教室」,以 確保這項年度的高球盛事能惠及各階層。

大會同時宣佈,再有多兩名備受歡迎的球星謙蒙尼斯及阿費巴拉特(Kiradech Aphibarnrat)來港參賽。其中謙蒙尼斯先後於 2005年、2008年、2012年及2014年四度於賽事中稱王,與來自台灣的謝永郁(Hsieh Yung-yo)齊名,同樣 保持這項賽事冠軍殊榮次數最多的紀錄。

「香港高爾夫球公開賽」門票現正於 Ticketflap 公開發售。

資料來源:公關提供

Posted on

【澳門羽賽】「鄧謝配」遭逆轉 偕女雙吳芷柔/袁倩瀅8強止步

鄧俊文(左)及謝影雪(右)(圖:體路資料庫)

【體路專訊】香港首席混雙組合鄧俊文/謝影雪今日在澳門羽毛球公開賽第3圈賽事,未能把握領先一局的優勢,最終力戰54分鐘後「反勝為敗」,不敵中國的馮彥哲/林芳靈,無緣4強;女雙吳芷柔/袁倩瀅亦以直落兩局向首號種子中國的杜玥/李茵暉稱臣,8強畢業。

世界排名第10的「鄧謝配」昨日在驚濤駭浪下才以2:1反勝印尼的Adnan MAULANA/Mychelle Crhystine BANDASO,今於半準決賽面對小將馮彥哲/林芳靈,同樣受到嚴峻考驗,雖然港將首局主導了比賽,以21:15拔下頭籌,然而隨後未能延續良好狀態,第2局被追平8:8後突然「跌Watt」連失6分,陷入苦戰下以17:21告負。決勝局「鄧謝配」原本有個開始,一直領先,可是歷史重演,馮彥哲/林芳靈沉著應戰,追至12平手且乘勇搶分,後觀鄧俊文/謝影雪後勁不繼,無力扭轉劣勢,卒以17:21稱臣,8強止步。

女雙方面,吳芷柔/袁倩瀅硬撼世界排名第7的杜玥/李茵暉,全場被動下以兩局8:21、13:21敗走,無緣晉級準決賽。

資料來源:tournamentsoftware.com

Posted on

運動心理學淺談(24):「熱手」效應的爭議

【體路專欄】籃球運動中,所謂的熱手效應(hot-hand effect)就是運動員形容「自己手感熱得發燙(on fire)」,」覺得自己進入了一種狀態(in the zone)」「感覺籃框變大了,自己幾乎都不會投丟」,於是運動員能夠連續命中多球(streaky shoots),或者打出超高的命中率。現役NBA球員中,勇士隊的「浪花兄弟(Splash Brothers)」是球迷心中一對熱手型球員。Klay Thompson在2015年1月23日,對陣帝王隊的比賽中,上演第三節單節砍下37分的神跡,並且連續投中13個球。而同年的全明星三分球大賽中,Stephen Curry在決賽中,投中了25個球中的20個,並且在後面三個投球點的15球(每個點投5球)有連中13個三分球的另一逆天神跡。熱手效應在籃球界幾乎是一個經驗型智慧,在籃球評論員和球迷口中,在教練和運動員的實質行動中,都體現和順應著這一智慧。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總是想要預測複雜事件之後的發生規律,比如股價每天的漲跌,也會不自覺地運用這個效應。

個體在出現的一系列結果中尋求規律無可厚非,但有關隨機序列熱手效應的研究表明,決策者傾向於過分解釋隨機事件出現的原因。1985年,康奈爾大學的湯瑪斯·季洛維奇(Thomas Gilovich)、斯坦福大學的羅伯特·瓦隆(Robert Vallone)和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三位研究者(Gilovich, Vallone, Tversky, 1985)首先通過研究提出一個反直覺的結論,即熱手效應並不存在。研究者認為這是人對隨機現象的認知錯覺,即熱手效應不過是隨機拋硬幣隨機過程一樣。古典先驗概率告訴我們拋硬幣正、反面出現的方式是概率相等的隨機過程。但是在一些小樣本(比如n=10)當中,很有可能出現連續十次正面的結果,於是我們根據這連續十次的結果,認定存在一個會繼續有連續出現正面硬幣的現象。而實際上來說,這樣的規律並不存在,而是隨機過程的結果。所以我們在認知上將一些隨機的結果感知為有更大概率發生的現象,命名為熱手謬誤(hot hand fallacy)或者熱手錯覺(hot hand illusion)。以上述三位研究者名字開頭字母命名的「GVT研究」是探究熱手效應是否存在的開端,也是熱手謬誤最基石的研究。這一研究之後又三十年過去了,熱手謬誤主導了這一現象的研究結論,但也有很多研究者提出新的方法和證據挑戰原有熱手謬誤,因為整個序列中局部的熱手階段出現的頻率、每一熱手階段投中籃球的個數以及在熱手階段的籃球投中率提高的程度等都會影響到Gilovich使用的統計方法的敏感性,但是都不足以撼動原有研究的結論(Avugos, Köppen, Czienskowski, Raab, Bar-Eli, 2013)。而近20年來,隨著體育比賽的資料統計公開化,很多研究者在使用不同運動專案的資料、取樣更大、使用不同統計方法、控制複雜變數的基礎上,獲得了很多熱手效應的實質證據。雖然最近20年研究者已對「熱手謬誤」這個問題進行了大量研究,但目前對這一謬誤究竟是否存在仍然有爭議。

跟研究領域不對稱的是,就算GVT研究之後,熱手謬誤獲得了很多科學證據,但是在實踐中,熱手謬誤非常固執而又頑強地,Kahneman (2011)稱之為「廣泛傳播而又信者之眾的認知錯覺(p. 117).」,從來就沒有改變或者消失過。就像Gilovich在熱手謬誤的論戰中談論到:「關於這個研究結論,我贏得了上千次論戰,但是從來沒有說服任何人」(Tversky, 2002, 原話出自Gilovich在一次網路聊天中引述)。籃球界對這一研究結論尤其不甚信服,NBA傳奇教練,率隊奪得過十三次NBA總冠軍的「紅衣主教」 “Red” Auerbach評論說「所以他們Gilovich(等)做了一個研究,誰在乎?」。傳奇球星Bill Russell也說:「我們隊之所以成功的秘訣,就是及時發現熱手球員並且將球傳到他的手上」。手上有十一個NBA總冠軍戒指的名帥,禪師Phil Jackson有一次在回答記者說為什麼沒有按照常規輪換,將某位球員換下場,「他很手熱,傻瓜都知道球要給到熱手球員」 (Medina, 2010)。 運動領域專家當然會系統性地犯錯,但是會根據實踐經驗對錯誤的進行適時地糾正(Hakes and Sauer, 2006)。那麼有些什麼心理學的理論用來解釋熱手效應,我們究竟應該對這一現象持有怎樣的信念,以及在運動實踐中怎樣合理認識和運用它?

在心理學研究領域,200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Kahneman和Tversky最早用局部代表性啟發法(1ocal representativeness heuristic)對熱手效應做出了認知層面的解釋。在解釋中引入了「小數法則」(認為局部具有總體所具有的全部性質的一種錯誤信念)的概念。認為熱手效應是人們使用「小數法則」對局部序列和隨機序列原型相比較的結果,即人們將小部分的連續事件,比如投籃連續命中這個局部資料推論總體的資料,即還會繼續命中下一球信念。

在最近有比較多的模型來解釋熱手效應的心理機制,比如因果模型,心理罐模型,適應性模型,記憶模型,格式塔模型。以上模型綜合起來解釋,就是首先人們會對將要發生的事件進行有一個先驗假設,即是否相信熱手效應,第二步,人們會將連續系列事件進行部分切割,將某一個時間點或者事件發生序列當成是一個整體,比如賭徒在賭場中更容易將隨機事件的某一個序列串(連續三次或者三次以上開「大」)看成整體,而預測下一個事件的發生,第三步短時記憶在熱手效應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人們觀察序列中某一結果在由最近幾次結果組成的局部序列中出現的頻率,將這一資訊存儲在短時記憶中並與有關隨機序列的以往經驗進行比較。在隨機序列的知覺中,頭腦中儲存的關於隨機序列的經驗使人們認為隨機序列中的兩種結果出現頻率大體相同。如果人們觀察到的局部樣本中過多地出現其中一種結果,序列缺少變化性時,則會期望另一結果出現以改變這種狀況,從而使短期表徵和長期表徵之間的匹配錯誤得到糾正。但是,由於個體短時記憶有限,人們不能把隨機序列局部出現過長的「熱手」序列的現象儲存在大腦內,因此在出現過長的單一結果時,人們傾向於把序列看作是非隨機的,從而在預期時出現正熱手效應。

那麼我們究竟應該怎麼正確認識和運用熱手效應呢?

首先,熱手效應和熱手效應信念要區分來看。熱手現象作為一種現象來說確實存在,但是可否做為一種指導行為的效應還有待商榷?因为熱手現象會自我抵消。Huizinga& Weil (2009)提出運動員最好是不要相信熱手效應,就算是它真的存在。因為熱手效應在實際比賽情況中,會因為防守壓力和球員的過分自信而自我抵消。Csapo, Avugos SRaab MBar-Eli M. (2015)證實,熱手球員出現時,做為防守方的教練會佈置對熱手球員實施更大的防守壓力。而做為進攻方教練在佈置戰術時,最關鍵的考慮是運動員的連續投中變成熱手之前做了什麼。是連續空切上籃,還是協助隊友擋拆後空位投籃,或者自己持球突破,面框跳投等等方式。教練的決策不僅僅使用熱手線索。籃球運動員對自己的投籃選擇時,會選擇在低防守壓力的空位投籃,以及自己連中熱手時,但是當他們面對增加的防守壓力時,他們會不管之前的投籃結果如何(比如是否熱手),而選擇傳球。這是一種合理的籃球戰術,因為合理,所以會取得更好地結果。

第二,「熱手信念」卻是一種適應信念及行為。Burns (2001, 2004)使用Markov模型類比籃球比賽中的傳球情境,證實了「熱手信念」是一種適應信念及行為。通過模擬分析,結果發現籃球比賽中表現優秀的球員更易出現連續投中的現象,而這一事實強化了球員的「熱手信念」,促使球員使用熱手策略,把球傳給「熱手」隊員,從而提高了球隊的成績,因此熱手策略的使用是對籃球比賽情境的適應。考慮到比賽的實際情況,熱手球員是戰術體系中的一個可選擇的線索,但是卻並不是唯一線索。比如NBA經常出現的最後一擊的絕殺球,因為熱手球員和核心球員經常重合,所以很大程度上是一個合理的選擇。教練和運動員首先能夠快速地偵測到熱手球員,Ingels,Fitzpatrick,Rhodius(2015)研究發現,教練和專家級的運動員對投籃預測上,並沒有與隨機概率水準有分別,但是他們能夠更準確地預測熱手球員的投籃命中率。而後,會更多地把球交到熱手球員手中。Koppen and Raab (2012)發現專家級高水準排球運動員更加敏銳地發現熱手球員,並且積極地傳球給熱手球員進行扣球。 Aharoni G, Sarig OH (2012)也證實了熱手球員會被加重防守,而此時非熱手球員會出現命中率上升的現象。而熱手球員就算在增加的防守壓力下,投籃命中率並沒有顯著地下降。所以熱手信念是一種合理的、有生態效度的信念。

第三,Hammack, Cooper, Flach & Houpt (2017)提出,極端一點來說,真正的隨機現像是根本不存在的。在競技比賽的環境中,我們應該使用信號檢測論來看待熱手現象。如果假設球員的投籃是隨機二項分佈現象,比賽是一種有限時間內的競爭,那麼如果一個球員正確偵測出這種隨機二項分佈對於他的決策來說沒有任何説明,而就算他錯誤地虛報出現了熱手現象,並依此進行下一步行為,它所造成的結果並不比隨機選擇差。因此從收益-損失權衡來看,熱手信念並不算不合理。

參考文獻:

Aharoni, G., &Sarig, O. (2012). Hot hands and equilibrium. Applied Economics, 44, 2309-2320. doi:10.1080/00036846.2011.564141.

Attali, Y., (2013). Perceived Hotness Affects Behavior of Basketball Players and Coaches Psychological Science 1-6. doi: 10.1177/0956797612468452

Avugos, S., Köppen, J., Czienskowski, U., Raab, &Bar-Eli, M. (2013). The “hot hand” reconsidered: A meta-analytic approach.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14(1), 21-27.

Bar-Eli, M., Avugos, S., & Raab, M. (2006). Twenty years of “hot hand” research:

review and critique.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7, 525-553.

Burns, B. D. (2001). Heuristics as beliefs and as behaviors: the adaptiveness of the “hot hand”. Cognitive Psychology, 48, 295-331.

Burns, B. D.,& Corpus, B. (2004). Randomness and inductions fromstreaks: “Gambler’s fallacy” versus “hot hand”. Psychonomic Bulletin and Review, 11, 179-184.

Csapo, P., Avugos, S., Raab, M., &Bar-Eli, M. (2015). How should “hot” players in basketball be defended? The use of fast-and-frugal heuristics by basketball coaches and players in response to streakiness.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 33(15), 1580-1588.doi: 10.1080/02640414.2014.999251.

Daniel Kahneman (2011). Thinking, Fast and Slow. Macmillan. ISBN 978-1-4299-6935-2.

Gilovich, T., Vallone, R., & Tversky, A. (1985). The hot hand in basketball: On the misperception of random sequences. Cognitive psychology, 17(3), 295-314.

Hakes, J. K.., & Sauer, R. D. (2006): An Economic Evaluation of the Moneyball Hypothesis.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0, 173-186.

Ingels, J., Fitzpatrick, S., & Rhodius, A. (2016). A Novel Approach to Investigating Basketball Experts’ Perceptions of the Hot Hand, Journal of Sport Behavior 39 (2), 160

Köppen, J., & Raab, M. (2012). The hot and cold hand in volleyball: individual expertise differences in a video-based playmaker decision test. The Sport Psychologist, 26, 167-185.

Miller, J., & Sanjurjo, A. (2015). Surprised by the gambler’s and hot hand fallacies? A truth in the law of small numbers.

Raab, M., Gula, B., & Gigerenzer, G. (2012). The hot hand exists in volleyball and is used for allocation decision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Applied, 18,81-94.

Tversky, A., & Gilovich.T. (2005). The cold facts about the” hot hand” in basketball. Anthology Statist of Sports, 16, 169.

Yaari, G, & Eisenmann, S. (2011) .The Hot (Invisible?) Hand: Can Time Sequence Patterns of Success/Failure in Sports Be Modeled as Repeated Random Independent Trials? PLoS ONE 6(10): e24532. doi:10.1371/journal.pone.0024532

Yaari G, David G (2012) ‘‘Hot Hand’’ on Strike: Bowling Data Indicates Correlation to Recent Past Results, Not Causality. PLoS ONE 7(1): e30112.doi:10.1371/journal.pone.0030112


文:蔣小波先生

香港運動心理學會秘書長
香港公營機構高級運動心理主任

註冊心理學家(香港心理學會)

香港運動心理學會(HKSSEP)作為本地唯一的專業學會,致力推廣具科學論証的運動心理知識及結合應用經驗,亦希望成為學術及前線同行的溝通平台,共同發展運動心理專業。HKSSEP由在本地大學中從事科研的運動心理學學者,及在不同前線機構(如:香港體育學院)的運動心理專家成立及主理。今後我們希望透過體路的平台,繼續跟廣大讀者交流,如有興趣報名參加講座或課程,歡迎於我們的Facebook專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