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殘疾人全運】黃漢彥破全國紀錄首名入決賽 明爭S14級200米自由泳金牌

游泳, 殘疾人全運, 男子S14級200米自由泳, 黃漢彥
(Photo Credit: 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

【體路專訊】第11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暨第8屆特殊奧運周五(22日)進入第3天正式賽事,香港游泳代表黃漢彥在男子S14級200米自由泳預賽泅出破全國紀錄的時間,以總成績首名晉級,明日下午將會出戰決賽,力爭贏得獎牌。

殘疾人全運的游泳項目在中國西安奧體中心游泳跳水館舉行,賽事在周五早上開始,共進行男、女子合共12項比賽的預賽。黃漢彥出戰的男子S14級200米自由泳預賽共有11位泳手參加,預賽分兩組進行,黃漢彥在第1組出賽,同組另有4位泳手,另外6人則在第2組出賽。

黃漢彥在第1組排第4線道出賽,他的起步反應時間在同組中是最快一個,黃漢彥在整場賽事基本上絲毫未受任何威脅,在50米、100米和150米的分段時間都一直保持領先。最終他游出2分04秒00的時間率先觸池,以快接近3秒的時間打破本身為2分06秒94的全國紀錄,兼拿下小組第1名;黃漢彥在兩組合計成績下,亦以總第1名的排名躋身周六(23日)下午舉行的決賽。與黃漢彥同屬第1組的河南代表王柯鈞,以及澳門泳手蔡子豪都晉級決賽。另外,第1組的江西泳手鄒建紅在預賽中被取消資格。

值得一提的是,在第2組出賽、來自天津的曹六洲在預賽中游出的2分05秒94亦打破了原本的全國紀錄,其餘6位晉級決賽的泳手在預賽所游出的時間,比黃漢彥要慢8至29秒不等,預料在周六的決賽,只有曹六洲有力與黃漢彥一戰。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殘疾人全運】黃漢彥破全國紀錄首名入決賽 明爭S14級200米自由泳金牌

Posted on

【香港馬拉松】NRC Pacer 配速助攻 帶你跑畢全程打破PB

【體路資訊】距離「渣打香港馬拉松2021」尚有兩天就舉行,跑手昨日(21日)已開始領取選手包,為賽事做最好準備。其實除自己平日練習及賽前飲食外,渣馬當天NIKE NRC亦有62名配速員,於10公里、半程馬拉松及馬拉松出發,適逢賽事當天預計天氣清涼,再加上配速員領導下,誓與跑手們一起向目標時間進發,力爭PB。

今年NIKE將派出歷來最大型的NRC配速員團隊,於10月24日舉行的香港馬拉松為所有參賽者提供配速服務,62名NRC配速員將分為21組,分別於10公里、半程馬拉松及馬拉松賽事的第一及第二組出發,以下為向組別出發時間,緊記留意自己組別喇!

NRC 十公里配速服務

 

NRC 半馬拉松配速服務

 

NRC 馬拉松配速服務

另外,跑手亦可以自制NRC專屬配速手帶,按照跑手的目標距離及時間,計算出專屬配速,助你掌握比賽時的最佳節奏。即日起到此連結登記,選擇比賽距離,輸入目標完成時間,再選擇門市及時間,確認後便可下載專屬QR CODE,於指定時間到已選門市免費印製手帶。每人每次可印製3條手帶。

指定門市包括:
Nike Store – 尖沙咀海港城港威商場三階3210, 3211A及B及四階4103號舖
Nike Store – 九龍旺角花園街76號
Nike Store – 九龍尖沙咀加連威老道20-22號地下A-B舖
Nike Store – 香港Fashion Walk京士頓街9號地下E舖 (加寧街入口)
Nike Running – 香港太古城中心二期1 樓133B 號舖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香港馬拉松】NRC Pacer 配速助攻 帶你跑畢全程打破PB

Posted on

【渣打香港馬拉松】賽前戰況分析 盤點全馬、半馬、10K焦點跑手

【體路專訊】停辦一年的「渣打香港馬拉松2021」尚有兩天就會正式回歸,雖然因防疫措施及出入境限制關係,一眾海外好手未能參與這項香港長跑界盛事。但作為世界田總金級道路賽事,香港渣馬的總名次獎金可高達73,000美元(折合港幣約568,000元),意味著香港多名頂級跑手將有機會全數袋走今年渣馬獎金。一眾本地精英跑手早已磨拳擦掌,預備再度在維多利亞公園衝過終點。今次專題就與大家一起了解今屆渣馬全馬拉松、半馬拉松及10公里賽事有哪幾位焦點跑手?

渣打香港馬拉松為世界田總認可的金級道路賽事,上屆「渣打香港馬拉松2019」吸引逾10,000位海外跑手參加,當中包括30名海外精英跑手。上屆全馬男、女子組冠軍分別為肯亞的Barnabas Kiptum(2:09:20)和白俄羅斯Volha Mazuronak(2:26:13),兩人均以打破大會紀錄成績奪冠,但這些景象今屆將暫不復見。

上屆全馬男子組冠軍Barnabas Kiptum(肯亞)

今屆渣馬在重重難關下復辦,本地其實亦不乏精英級跑手,雖然上屆(2019年)全馬男子組本地組冠軍周漢聶,上周剛完成芝加哥馬拉松;以及香港紀錄保持者黃尹雋則仍在內地訓練,兩人均未有參賽,令男子組前列跑手的差距減少。兩名港隊代表尹焯熙和魏賡相信將會是今屆全馬冠軍大熱。尹焯熙過去兩屆渣馬均為半馬男子組本地組第3名,2019年亞錦賽以2小時29分40秒獲得第13名。魏賡則在亞錦賽比他慢約半分鐘排第15名,不過魏賡在8月的10公里挑戰賽獲總成績第6名,力壓第13名的尹焯熙,令這場賽事更令人期待。

尹焯熙(左一)和魏賡(右一)應為今屆男子組全馬大熱人選。

男子組另一焦點,除了兩名港隊代表之外,第一位以「Sub-3」完成六大馬拉松的港人陳發強亦會參賽,他會擔任領跑員帶領視障跑手李振輝,後者在2019年3月的首爾馬拉松以3小時07分48秒刷新香港男子視障馬拉松記錄。

全馬女子組方面,去屆本地冠軍黃芷銦上月完成膝部手術今屆將會避戰,令焦點必定落在去屆半馬冠軍姚潔貞身上。這名的33歲港績保持者在上月的全國運動會以2小時38分09秒完成,狀態相比其他缺賽的對手更勝一籌。去年初半馬錦標賽第5名黃美英、上屆半馬殿軍司徒兆殷、上屆全馬第14名Amy Mumford及半馬青年紀錄保持者黃卓寧實力亦不容小覷,其中司徒兆殷在8月的10公里挑戰賽奪得女子組季軍,先聲奪人,令女子組競爭更見激烈。

去屆半馬冠軍姚潔貞,今年轉戰全馬。
上屆半馬殿軍司徒兆殷實力不容忽視。

至於全長21.0975公里的半馬拉松組別就有多位名將參加,其中男子組最注目當然要數陳家豪。這位沙場老將上屆以1小時12分22秒奪得總季軍,儘管已屆37歲但狀態依然保持得宜,過去兩年先後打破10公里及5000米的個人最佳時間(PB)。香港紀錄保持者紀嘉文、2020半馬錦標賽先進組冠軍兼總成績第3名的黃宏強、青年組冠軍梁德洋及青年紀錄保持者謝俊賢同樣有力爭一日長短。

已屆37歲的陳家豪依然狀態大勇。

半馬女子組方面,港隊代表屈旨盈續戰半馬。她在去年香港10公里錦標賽奪冠,再在10月的半馬世錦賽跑出個人最佳時間1小時19分08秒,早前亦在10公里挑戰賽封后,相信今屆大有機會更上一層樓。香港錦標賽亞軍區穎寧、殿軍區洛儀亦有參加今次渣馬。值得一提,奧運香港競走代表程小雅亦會出戰半馬。她在東京奧運的20公里競走以1小時37分53秒衝線,且看她由「行」轉跑下會否成為一大奇兵。

屈旨盈今年續戰半馬挑戰。
香港競走代表程小雅今年將會挑戰渣馬半馬,由行變跑。

10公里男、女子組同樣出現大混戰。上屆男子組亞軍及季軍黃子圖及余承謙,在冠軍孫鎮傑避戰下將力爭金牌。莊司暘、王健進及陸作恩同樣是有力挑戰三甲寶座的香港好手,但最強挑戰者或許要數奧運香港三項鐵人代表奧斯卡。這名剛滿23歲的港將完成隔離後先後出戰過10公里挑戰賽及田徑系列賽(四)的5000米項目,分別奪得第4名及冠軍,以成績證明狀態大勇,亦有力挑戰力爭站上頒獎台。

香港三項鐵人代表黃子圖將出戰渣馬10公里。
奧運港將奧斯卡都會落場挑戰。

女子組同樣有多名三鐵港隊代表會於今屆渣馬亮相,過去兩屆10公里女子冠軍蔡欣妍繼續爭取衛冕,兩個月前的挑戰賽亦僅不敵屈旨盈。「韋氏姐妹」的大家姐韋祺及二家姐韋禔將會挑戰港隊師姐寶座,其中韋禔上屆以34秒之差奪亞,今次或可展現去年到蘇格蘭訓練的成果。至於4月在5公里錦標賽封后的羅映潮,以及在挑戰賽成績僅差1秒分列第4名及第5名的曾曉彤及陳穎彤同樣不容忽視,且看10公里女子組的連番爭鬥。

香港三項鐵人代表蔡欣妍力爭在渣馬10公里衛冕。

今屆渣馬全馬拉松組別總獎金為73,000美元,折合約568,000港元,全馬冠軍可各獲15,000美元。過往特別為本地跑手所設的特別獎金將繼續頒發,男、女全馬選手分別在3小時及3小時30分內完成的話,可各獲1000元;全馬、半馬及10公里精英組各組別首3名亦可共得14萬4000元獎牌。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渣打香港馬拉松】賽前戰況分析 盤點全馬、半馬、10K焦點跑手

Posted on

【新型肺炎】下月起入政府體育館及泳池須使用「安心出行」

【體路專訊】政府昨日(21日)宣布,所有市民及政府員工由下月1日起進入政府大樓及辦公處所前,必須使用「安心出行」應用程式,只有12歲以下兒童、65歲或以上長者、使用程式有困難的殘疾者及個別獲豁免者才可豁免。有傳媒引述政府發言人其後補充,政府轄下體育館及泳池等室內場所均適用新措施。

政府昨午宣布,由11月起將嚴格執行進入政府大樓和辦公處所前使用「安心出行」應用程式的安排,所有政府員工和市民必須使用「安心出行」才可獲准入內。政府續指只有12歲以下兒童、65歲或以上長者、使用程式有困難的殘疾者及個別獲豁免者獲豁免,並表明不接受個別人士以不願意使用「安心出行」為由而給予豁免。上述獲豁免者仍需填寫表格登記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首四位數字或字母、聯絡電話和到訪日期和時間,並須於登記時按要求展示相關身分證明文件,相員人員亦會致電核實聯絡電話。政府特別提醒市民,任何人明知而提供任何在要項上屬虛假或具誤導性的資料,可被檢控。

室外球場暫不在列。(圖:體路資料庫)

政府的公布並無列明「辦公處所」類別,惟《明報》及《立場新聞》等晚上引述政府發言人指,新安排的適用場地一般而言包括政府室內場所例如泳池、體育館、辦公室、博物館及圖書館等。各場地管理部門會按運作需要、實際情況和服務對象等因素,制訂相關安排。

現時進入球場、泳池及體育館的市民可選擇使用「安心出行」或手寫登記個人資料,在新措施下預料暫時只有室外球場可沿用舊安排。以明日開鑼的港超聯為例,足總現時只要求入場人士必須填寫健康申報表,但並無強制球迷、球員及工作人員使用「安心出行」。

入場觀看本地職業足球賽事暫只是必須填寫健康申報表。(圖:體路資料庫)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新型肺炎】下月起入政府體育館及泳池須使用「安心出行」

Posted on

【體路專欄】秋天行山要注意|髖關節易勞損 行山要小心

【體路專欄】70歲的鍾女士(化名)一向熱愛步行,行山更是她與友人相聚談天的最佳活動,疫情期間至少每周一次。可是她發現近一、兩年,行山時總覺得腹股溝部位隱隱作痛,而這痛楚是深層的。情況愈來愈轉差,莫説行山上斜時難以抬腿,就連散步都感到力不從心,行動力大減令她鬱鬱寡歡。

經過詳細的問診和檢查,並輔以X光確認,確診鍾女士的髖關節附近的軟組織被拉傷,以致「骨肉分離」,因此產生強烈痛楚。髖關節是人體最大的關節,連結上、下半身,要靈活做出彎腰、蹲下、跳躍等動作,都有賴髖關節。髖關節一旦磨損,可導致寸步難行,甚至疼痛難擋,即使睡覺時翻身都會痛,就連穿襪子或剪腳趾甲都有困難。

早期症狀不明顯 易被忽略

由於髖關節被厚厚的肌肉層包圍,一般常見於關節炎的紅、腫及發熱等症狀較為不明顯,發病初期的髖部痛楚常被誤以為一般扭傷或肌肉酸痛,令患者不以為意,因而延誤治療,直至髖關節軟骨嚴重磨損,痛得舉步為艱始往求醫。

多種療法 為病人減痛 減慢勞損

初期的退化性髖關節炎,會透過消炎止痛藥、物理治療等,以止痛及保護關節為治療方向。若症狀未能改善,就可考慮使用針劑從而減輕關節磨蝕,達致止痛和保護關節的效果。此外,增生療法也是近年常用的治療方法,藥劑包括自體高濃度血小板生長因子(可於門診進行)和幹細胞療法(需要全身麻醉,並於手術室抽取脊柱的幹細胞,一般情況約四星期痛楚可逐步減少),然後直接注入髖關節,刺激修復軟組織、改善疼痛,亦有助磨損的軟骨增生。

微創修補撕裂組織大大減痛

鍾女士由於痛楚非常,她選擇了於診所內注射自體高濃度血小板生長因子療法,做了第一次療程,痛症於三至四個月內逐步改善。如果患者接受以上治療後痛症仍然未減,可進行手術,透過微創手術、使用關節鏡,修補好破裂的髖關節軟組織。近年此手術無論在技術和物料均有改進,手術由傳統開放式改為微創,傷口小、復原快。

文:莫華康
香港港安醫院—司徒拔道
骨科顧問醫生
骨科及康復治療醫務主管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體路專欄】秋天行山要注意|髖關節易勞損 行山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