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銀牌籃球】泰那再做「Mr.46」 永倫3分險勝東方明再爭復活

泰那

【體路專訊】因颱風而改期的兩場本地籃球銀牌賽「Big 4」大戰今晚(26日)於修頓室內場館爆發,頭場由職業軍東方龍獅對永倫。「黃金戰士」今場再有洋將泰那大爆發,個人狂取46分下帶領永倫以81:78力挫東方,將於明日撼南華對滿貫的負方爭復活。

今晚兩場「Big 4」大戰原定於10月12日舉行,惟受颱風影響而改期至今日上演。賽事戲碼再度吸引球迷早早到修頓場外排隊「撲飛」,門票於下午4時30分已售罄。頭場賽事由東方鬥永倫,兩隊今季首度碰頭,大戰由東方李琪接應洋將拉利羅斯假動作傳球後射入3分揭開序幕。首節兩隊初段較為慢熱,打足4分鐘僅賽和5:5。雖然隨後東方早早滿隊犯為永倫送上多個罰球,但有泰那單節獨得13分的永倫未能拉開,東方亦有拉利羅斯「上雙」帶領力追,潘志豪完第一節前射入3分帶領永倫領先23:20。

泰那於第二節繼續開火,連續轟入3記3分球,其中一記更為「四分打」,加上隨後再於包夾下上籃搏得「And 1」,上半場僅打13分10秒便取下26分,帶領永倫一度拉開9分差距。雖然東方之後有卜聿揚強攻籃下、拉利羅斯及梁嘉顯分別射入3分,一段11:0的攻勢一度反先,不過永倫隨即一段9:0攻勢還擊,包括泰那射入今節第四個3分,永倫完半場續以45:38領先。

 

換邊後東方急起直追,得分重任落在拉利羅斯、卜聿揚及梁嘉顯身上,其中拉利羅斯單節兩中3分,卜聿揚亦有入樽及封阻賀斯福贏得掌聲。不過永倫有泰那單節再得8分,隊友亦穩定取得分數下,完第三節仍領先63:60。末節李琪射入3記3分助東方反先,不過早早滿隊犯的永倫最後兩分半鐘有文俊浩射入關鍵3分,東方最終未能追上,在攻入46分的泰那帶領下,永倫終以81:78險勝。

 

永倫將於明日(27日)晚上8時再登場,與南華對滿貫的負方爭奪復活資格。

文:何子淵
圖:洪量丰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銀牌籃球】泰那再做「Mr.46」 永倫3分險勝東方明再爭復活

Posted on

【單車】李慧詩與學生運動員對談兼鬥計時賽 「爭光的使命感是進步的動力」

【體路專訊】兩屆奧運銅牌得主李慧詩(Sarah)今日(26日)到石門一間學校出席「屈臣氏集團香港學生運動員獎」見面會,與近200名學生運動員、家長及老師交流。Sarah與學生大談自己在學時兼顧學業及運動的經歷,寄語後輩平衡學業、運動及休息之餘,亦指為校爭光的使命感是推動其進步的動力。她其後接受傳媒訪問時提到,希望透過教育加深年青人對香港歷史的了解,「只要我們盡力做好每一刻,認清香港人的身份,就可以為香港爭光。」

李慧詩(左)與港隊前代表、屈臣氏集團首席營運總監倪文玲對談。

戰畢東京奧運及陝西全運後,Sarah重返校園繼續其浸會大學學士課程,亦少有出席公開商業活動,近期只曾在體院及浸大活動亮相。這名兩屆奧運銅牌得主今午到石門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出席屈臣氏學生運動員獎見面會,吸引近200名學生、家長及老師參與,多名學生趁機向Sarah發問及送上自製紀念品。有學生問她堅持多年的動力從何而來,Sarah以中學時期代表母校梁式芝書院出賽的經歷做例子:「每次幫學校奪得獎牌都很開心,所以是為了爭光的使命感令我繼續努力的動力。」另外亦有學生問及其與禾歌等車手的友誼,Sarah就指即使相同國家、隊伍或學校互相競爭,但亦仍與對手及隊友互相尊重才是體育精神,並寄語學生要平衡學業、運動及休息。

除了對談之外,Sarah亦與學生大玩遊戲,先後與兩名小將虛擬鬥踩最接近180米的距離,以及大戰500米計時賽,當中Sarah在500米計時賽讓賽5秒下,尾段發力仍「不敵」主項三項鐵人的德望學校女同學。幾名被挑讚上台玩遊戲的學生亦有機會觸摸Sarah的東奧銅牌。

Sarah與男學生重演爭先賽前與對手對望一幕。
Sarah在500米計時賽「不敵」德望女學生。

Sarah會後接受傳媒訪問,指今次見面會比過往頒獎禮能與學生更近距離接觸,並指近年學校及政府對學生運動員的支持已有大大改善:「當然怎樣都可以繼續改善,但相比我當學生時已有更多資助,例如大學都很支持學生運動員。但我希望能在社區層面上有更有支持,對運動員的發展才會更好。」

日前有香港馬拉松參賽者被要求更換印上「香港加油」標語的跑衫才可參賽,大會被質疑受政治壓力。有記者問及運動與政治的關係時,Sarah指體育本身與政治有關,惟當運動員就與政治無關:「作為運動員,我覺得教育很重要,因為能教懂年青人找到作為香港人的身份認同,希望能透過教育加深他們對香港歷史的了解,想辦法為香港爭光。」她續指不論是否作為運動員也好,仍可以在自己所做的事為香港爭光:「只要我們盡力做好每一刻,認清香港人的身份是如何,就可以為香港爭光,而非只是運動員才可。」

場地單車世錦賽剛於上周在土庫曼落幕,但港隊最終未有派員出戰,Sarah對楊礎搖等師妹未能藉比賽汲取經驗大嘆可惜:「不過大家剛出戰完全運,加上疫情都令出賽很多多變數。現在出外比賽連同隔離往往要一個月時間,對運動員及工作人員都是一個苦海。不過未來陸續有更多國際賽復辦,相信仍有很多出賽機會。」德國在女子組短途賽包攬全部6面金牌,她直言各國女子短組的能力均比以往高,加上團體競速賽由2人制改成3人制,難度比以往更大:「但港隊計及李海恩仍有5名車手,所以我對下屆亞運及奧運資格仍有信心。」現時已恢復適量訓練的Sarah稱,仍希望與師妹們出戰杭州亞運團體賽,再慢慢思考前路。

曾參加亞殘運的前游泳代表楊小芳(左)向Sarah送贈自己的畫作。

圖、文: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單車】李慧詩與學生運動員對談兼鬥計時賽 「爭光的使命感是進步的動力」

Posted on

都大與體院簽署合作備忘錄 強化精英運動員雙軌發展支援

【體路專訊】香港都會大學(都大)與香港體育學院(體院)周一(25日)簽署合作備忘錄,協助全職精英運動員實踐訓練與學業雙軌發展。在合作備忘錄的框架下,體院可提名全職奬學金運動員報讀都大所有本科生課程。大學亦可按運動員需要考慮延長修學年期,以配合他們的訓練及比賽日程。此外,大學亦會提供個別導師支援服務,協助運動員適應大學生活。

都大物理治療學課程二年級學生鄧灝琳為都大羽毛球代表隊成員,她認為簽訂合作協議對學生運動員起著正面作用。除了讓學生運動員可以兼顧運動訓練、比賽及學習,也為他們的未來人生規劃提供保障。她並分享物理治療學課程能幫助她更了解身體骨骼及肌肉結構,有效預防傷患及了解如何強化訓練。

鄭勵臻(中)及鄧灝琳(右)於典禮上分享她們同時修讀大學課程和追逐體 育夢的點滴。

精英體操運動員鄭勵臻於都大修畢運動及康樂管理學士學位後,繼續進修並取得都大社會科學碩士學位。她於典禮上分享她一邊追逐體操夢、一邊讀書所面對的挑戰和樂趣,她認為都大的授課模式特別適合經常外出比賽和訓練的精英運動員,並鼓勵運動員積極實踐雙線發展,為退役後生活早作準備。

為支援運動員雙軌發展和吸引更多具潛質運動員接受全職訓練,體院先後在2014年設立「精英運動員友好學校網絡」,以及在2015年推出「夥伴學校計劃」。都大是第12間本地專上學院與體院簽訂合作備忘錄,為推動運動員雙軌發展再邁進一大步。

資料來源:香港體育學院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都大與體院簽署合作備忘錄 強化精英運動員雙軌發展支援

Posted on

【殘疾人全運】港泳隊添3金 黃漢彥「起孖」張淬淇100自稱后

【體路專訊】香港游泳代表又發威,今日在陝西舉行的第11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再添3金,當中黃漢彥「起孖」連奪男子100米自由泳及100米蛙泳兩面金牌,女將張淬淇亦在女子100米自封后;至於乒乓球選手梁仲仁和蔡明輝則收獲一面男子雙打銅牌。

黃漢彥一日奪兩金。(圖: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
黃漢彥(中)(圖: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
張淬淇在女子100米自由泳封后。(圖: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
張淬淇(中)(圖: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
張淬淇(左)及黃漢彥(右)今日為港隊添3面金牌。(圖: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

狀態大勇的黃漢彥日前已連贏200米自由泳及100米背泳金牌,今日繼續保持高水平發揮,他在S14級100米蛙泳決賽游出1分25秒62奪冠,稍作休息後轉戰100米自由泳同樣無敵,以55秒59率先觸池,取得個人今屆第4面金牌。黃漢彥今屆參加4個項目全數摘金。女子游泳運動員張淬淇就在S14 級100米自由泳決賽掄元,成績1分05秒70,她暫時共獲2金1銀佳績。

梁仲仁(左)夥拍蔡明輝(左二)獲男雙銅牌。(圖: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
(圖: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
港隊痔男團銅牌。(圖: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

港隊在乒乓球項目續有獎牌進賬,梁仲仁夥拍蔡明輝於男子TT11級雙打循環賽,獲1勝2負排名第3,袋走銅牌;男子TT8級團體陳思魯/林嘉偉於第5至8名排名賽以2:0戰勝山西隊,明早爭奪第5名。田徑方面,陳泳森於男子T36級200米預賽跑出30秒08總排名第7晉級決賽,他下午出戰決賽再把時間推前至29秒94,以第7名完成。

經過4天爭奪,香港代表隊在游泳、田徑及乒乓球項目共獲6金1銀4銅獎牌。

資料來源: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

相關新聞:
【殘疾人全運】田徑周志偉任國芬刷新PB摘銅 乒乓團體賽奪季
【殘疾人全運】黃漢彥兩破全國紀錄100背添金 女將張淬淇摘銀
【殘疾人全運】黃漢彥、張淬淇破全國紀錄 男、女子S14級200米自分途摘金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殘疾人全運】港泳隊添3金 黃漢彥「起孖」張淬淇100自稱后

Posted on

【硬地滾球】父母成生活左右手 張家棟:很幸福生於一個美好家庭

【體路專訊】為支持殘疾運動員及向他們的「最強後盾」致敬,屈臣氏蒸餾水周一(25日)舉行頒獎禮簡報會,更邀請到於東京殘奧奪得輪椅羽毛球銅牌的陳浩源及其媽媽、於2008年北京殘奧奪得硬地滾球金牌的郭海瑩及其父母、於2019年奪硬地滾球學校聯賽冠軍的張家棟及其父母出席,分享他們在成長路上互相陪伴的點滴。

運動員的路本身已經困難重重,殘疾運動員面對的挑戰更大。張家棟是26週出生的早產嬰兒,由於腦部受損,他天生患有大腦麻痺,肌肉控制及協調受影響,令生活大小事都需要由父母照顧。爸爸負責體力勞動,如洗澡、上廁所等工作,媽媽則負責代筆寫字,對於父母的寵愛,張家棟坦言自己過得幸福:「很幸福生於一個美好家庭,每次練習完都會與爸爸檢討,比賽發揮不好時他們都會從正面方向支持我,無論學業還是運動,向方面都不斷鼓勵我,讓我繼續堅持玩這項運動。」

張家棟天生患有中腦麻痺,生活大小事都要由父母照顧。

對於家棟的謝意,父母都顯得欣慰,張爸爸更直言感動:「無論子女是否傷健,一般父母都是想給予子女最好環境條件,盡可能讓他們行所想的路。」張爸更會化身為家棟的助手,在比賽時為他操控輪椅,陪伴愛兒出外比賽,他表示過程中自己會相當肉緊:「自己由不是參與者變成參與其中,知道硬地滾球的玩法。香港很多人指父母會與時代脫節,與子女沒有話題,但我們因為硬地滾球有共同話題,生活上有很多交流。」

在運動路上,家棟直言偶像是港隊「大師兄」梁育榮:「雖然與他傷殘級別不同,但他為人很謙卑,做任何事都很冷靜,不會因為自己是奧運獎牌得主而高高在上,閒時都會與我們年青運動員交流,很欣賞他的心態。」談到未來目標,家棟坦承自己年紀還小,暫時未有視2024年巴黎殘奧為目標,會先專注月底的亞洲青少年賽,爭取積分出戰來年的杭州亞殘運。

同場還有剛在東京殘奧摘銅的陳浩源,這次他首次與媽媽一同出席公開活動,他透露奪牌後致電母親,當下差點被「嚇死」:「奪牌的經歷很神奇,背負很多壓力,有很多不如意的事。贏得獎牌後打電話給媽媽,她哭到『嚇死我』,希望我的成績可以報答她,讓她可以在朋友面前『認叻』。」陳浩源能夠達到現時成就,亦全賴母親在其意外後不斷鼓勵,陳媽媽指:「陪他康復那段時間是最難過,他受很大打擊,但會與他講傷殘不是沒希望,閒時亦會弄甜品,讓他在苦中都有一點甜。」談到陳浩源的奪牌之路,陳媽媽指自己只是盡母親的責任,在過程中支持他追逐夢想,並對愛兒能夠在最高舞台奪得獎牌感到驕傲。

至於2008年在北京殘奧奪金的郭海瑩,其父母都因為她成為教練及裁判員,「郭爸」郭克榮更是現時香港硬地滾球隊總教練,談到在隊內同時兼任教練及爸爸的身份,郭克榮亦激動得流下眼淚:「作為教練有守則,不會因為是自己女兒就有優待,我相信她都明白我的工作崗位,雖然大家都有哭過,但都能夠應付。」郭海瑩亦藉此機會感謝一直在身旁支持自己的父母:「有時候回到家喝一碗湯,都令我更有力量打每一球波,感謝他們一直以來的照顧。」

屈臣氏蒸餾水在剛舉辦的『全城奪「金」心連心』行動中,每賣出一支2020東京殘奧特別紀念版蒸餾水都會捐出1元,最終成功籌得20萬港元款項,屈臣氏蒸餾水亦將善款捐予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幫助推動殘疾運動的地區發展。

圖、文:彭淬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硬地滾球】父母成生活左右手 張家棟:很幸福生於一個美好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