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逾百港將迪士尼慶祝巡遊 李慧詩盼多方面助年輕人追夢

【體路專訊】香港迪士尼樂園今日(6日)為一眾出戰東京奧運、殘疾人奧運、陝西全運會及殘疾人全運會的運動員舉行慶祝儀式,過百港將現身出席及巡遊,其中單車港將李慧詩亦有參與。「牛下女車神」活動後指享受活動,並談及自己將來的發展,盼在體育及社區發展都能幫助及鼓勵年輕人追夢。

香港代表團今夏先在東京奧運取得1金2銀3銅歷史佳績,繼而再在殘奧、全運及殘疾人全運交出好表現。運動員返港後曾出席過不少祝捷及商業活動,今次在迪士尼的慶祝儀式則為最墟冚、最多人參與的一次,出席過百名運動員包括東奧單車爭先賽銅牌得主李慧詩、乒乓球女子團體銅牌成員蘇慧音、李皓晴及杜凱琹、殘奧羽毛球銀牌得主朱文佳、硬地滾球銀牌劉慧茵及黃君恒、乒乓球銅牌王婷莛,以及李思穎、張小倫、蔡俊彥、張淬淇及任國芬等全運及殘疾人全運獎牌得主。

體育專員楊德強
左起:朱文佳、杜凱琹、李皓晴、蘇慧音、李慧詩

小鎮大街巡遊
蘇慧音、李慧詩等與米奇及米妮登上巡遊的士

運動員今早抵達樂園後,園方即安排於城堡舉行表演,並邀請部分獎牌運動員於台上與來賓分享,之後登上巡遊巴士沿美國小鎮大街巡遊,獲市民夾道歡迎及爭相拍照。

活動後一眾獎牌運動員接受傳媒採訪,李慧詩被問及今次活動的感受時指:「對上一次到迪士尼已是兩、三年前,自己都幾喜歡到主題樂園,因為可以暫時離開現實生活,又有不同玩樂設施。」這位單車港將早前多次談及未決定會否參與明年的杭州亞運,料於今年底決定前路,今日亦再談及自己的其他抱負:「自己的夢想不止於體育上,也希望可以同時在社區發展,藉自己的身份鼓勵更多青少年,不一定只在體育發展,而是可以在各方面幫助他們實現夢想。」

殘奧男子單打銀牌得主朱文佳則表示,現正於調整階段:「東京殘奧後暫時未有比賽時間表,故暫時仍在調整狀態,最快明年3月會到西班牙打比賽,重點目標則會放在杭州亞殘運。」朱文佳在3年前的2018年雅加達亞殘運勇奪短肢組男子單打金牌。

朱文佳(中)

今屆奧運政府購入轉播權予本地電視台直播,掀起本地體育熱潮,有份出席今日活動的嘉賓體育專員楊德強提到今次直播效果佳,政府會就是否購入明年杭州亞運的直播權作詳細討論。

體育專員楊德強(左)

圖、文:何子淵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逾百港將迪士尼慶祝巡遊 李慧詩盼多方面助年輕人追夢

Posted on

【渣打香港馬拉松.專訪】「零零後」新星的第一次 梁德洋黃卓寧初試啼聲

【體路專訪】渣打香港馬拉松2021曲終人散,但對兩位「零零後」新星梁德洋和黃卓寧而言,長跑之路才剛開始,前者今屆於男子半馬組摘季,以1小時10分26秒刷新香港青年紀錄;後者於初馬一擊即中,跑出2小時43分17秒奪亞,為長跑生涯打下強心針。

凡事總有第一次,面對前路的未知,有人畏手畏腳,有人迎難而上。21歲的香港中文大學健康與體育運動科學教育學士三年級生黃卓寧,讀中學時主練籃球,更為學界「長勝軍」協恩中學的主力,後來她兼練長跑創出一片新天地,先後打破香港女子半馬拉松(1小時21分26秒)及10000米(37分16秒12)的青年紀錄。

雖然她於長跑潛力盡顯,惟從未參加全馬,今年8月香港田徑總會宣佈渣馬落實於10月重開,即使備戰時間很短,黃卓寧花了3個小時思考就決心報名要一戰全馬,「我一路都想搏去2022年亞運,但我冇馬拉松成績,所以想試。我知道渣馬條路好辛苦,如果第一次跑得差會有心理陰影,不過可見未來都無咩機會可以出外地跑,所以決定點都要試。」由報名起黃卓寧只得九星期備戰,時間倉卒,練習長課機會不多,但今次參賽目標明確,旨在達到港隊2小時49分的精英級別培訓門檻,心態積極,訓練事半功倍,「我之前喺樽頸位好耐,有咗目標之後練習變得好有火,搵到自己有咩想做。」最後黃卓寧亦成功達到體院精英項目的標準。

相對黃卓寧的專心致志,渣馬場上另一令人動容的畫面,是19歲小將梁德洋在男子半馬組以第3名衝線後,獲在他之前衝線的冠、亞軍跑手陳家豪和紀嘉文擁抱鼓勵。賽後三人接受傳媒採訪時,已屆37歲的陳家豪和紀嘉文更刻意把中間位置讓予梁德洋,希望香港長跑界有人接棒。

然而梁德洋今次渣馬備戰過程卻屢遇阻滯,他曾三次報名參加渣馬,惜年年未能中籤,今年終於入圍,一心衝擊由謝俊賢保持的1小時11分44秒青年紀錄,但因來年應考DSE,要兼顧學業和訓練,賽前甚至絞肚痛,感覺力不從心,「我練得好差,因為DSE令自己休息唔係咁好,形成咗一個惡性循環,唔敢奢求太多。」梁德洋憶述開賽一刻,心中仍然十五十六,但起跑後他緊跟長跑前輩陳家豪及紀嘉文等身後,越跑越順,雖然跑入西隧後被拋離,但最後直路沿途獲支持者打氣,為他注入能量,「臨尾我都唔望錶喇,衝埋佢,同埋又見到教練同朋友打氣,嗌我個名,聽到聲個人即刻有動力。」

梁德洋(中)於渣馬衝線後,獲亞軍紀嘉文(左)和冠軍陳家豪上前擁抱鼓勵。(圖:體路資料庫)

 

談起跑渣馬的過程,兩人皆特別提及被一眾跑手視為畏途的西隧,黃卓寧說:「起跑時覺得冇嘢好輸,所以冇乜壓力,開得幾順,不過上昂船洲大橋時好斜,冇預計過咁長,隻腳有少少抽筋,開始跟甩前面嘅跑手。」當刻她減速調整讓肌肉放鬆,跑至長青隧道已回復正常,不過跑出西隧後又體力開始不支,「上完西隧斜我迷迷地,唔係好掂,我望錶仲有幾公里,諗緊如果『爆偈』去到5分鐘配速,計數都仲達到目標,所以都算放心。」每逢比賽,黃卓寧腦海中會不斷浮現「Stay focus」(保持專注)二字提醒自己,臨尾「頂住」跑入維園,衝線後體力旋即耗盡,她笑說:「一停低個腦就熄咗機,要用意志叫自己企起身行。」梁德洋在旁聞言即連連點頭認同西隧的可怕,謂賽前學校老師千叮萬囑他賽後翌日別要請假,他自嘲第二天從碌架床落床準備上學時,雙腿痛得似「落地獄」。

梁德洋的背包上掛著這個匙扣,時刻提醒自己。

 

賽後身體的痛,正是賽場上全力以赴的憑據,今次渣馬二人同創佳績,黃卓寧認為是次表現為日後征途打下一支強心針,冀明年能於世大運、甚至亞運更上一層樓,未來更願望能躋身奧運,「我覺得原來我這個年紀都做到(成績),我仲有好多進步空間,可以再畀多啲時間,放膽再試,睇下之後兩年嘅進步有幾多,去到2024年巴黎奧運都係23歲,又可以再衝擊多一屆去到2028年。」

梁德洋克服重重困難,如願刷新香港青年紀錄,他指DSE臨近,年底就會閉關溫習,預計公開試前會避戰,但這位小將已立下宏願,深信假以時日,能追上前輩腳步,「畀兩年時間我練得好,香港紀錄或者去亞運都可以,因為我呢幾年練得好少里數,但都練得唔差,如果再畀多啲休息時間我,我覺得有機會。」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又一代舊人漸漸退去,獲得姚潔貞、陳家豪、紀嘉文盛讚的兩人,且看新一代能否接過衣缽,再上高峰。

圖、文:洪量丰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渣打香港馬拉松.專訪】「零零後」新星的第一次 梁德洋黃卓寧初試啼聲

Posted on

【德國羽賽】不敵印度名將 伍家朗8強止步

羽毛球, 德國公開賽, 伍家朗【體路專訊】香港羽毛球男單「一哥」、世界排名第9的伍家朗周五(5日)在世界羽聯超級500德國HYLO公開賽男單半準決賽,打足3局後以11:21、21:12及19:21不敵賽事6號種子、來自印度的名將斯里簡夫(Kidambi Srikanth),無緣晉級4強。

身為賽事3號種子的伍家朗過往曾經與世界排名15位的斯里簡夫交手5次,在對賽往績上稍稍佔優,取得3勝2負,包括雙方最近期一次對壘、在今年初的世界羽聯世界巡迴賽總決賽分組賽,於先落後一局的情況下反勝2:1。兩人今番再遇,斯里簡夫在首局佔得壓倒性的優勢,甫開賽已經連取3分搶得領先。這位印度名將在小休時進一步將領前優勢擴大至11:5,之後更拉開至19:10,斯里簡夫最終以一局21:11先拔頭醜。

第2局的開局和首局如出一轍,斯里簡夫早段領先過4:1。不過,伍家朗之後打出一波10:2的攻勢,至小休時領先11:6。港將之後接連得分,以較大比數的21:12扳成平手,將賽事帶入決勝的第3局。

伍家朗(圖:體路資料庫)

斯里簡夫在決勝局早段連取5分曾經領先6:2,伍家朗之後追至8:8平手,但小休時又再落後8:11。佔得上風的斯里簡夫之後連續得分,領先至15:8、20:15,握有5個賽點(match point)的斯里簡夫此際遭伍家朗連追4分,不過他最終仍以21:19拿下第3局,以總局數2:1贏波打入準決賽。

隨著伍家朗在德國HYLO公開賽止步,港隊眾將已完成賽事,之後會飛赴印尼,出戰本月中開打、屬世界羽聯超級750的印尼大師賽。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德國羽賽】不敵印度名將 伍家朗8強止步

Posted on

【壁球】葉梓豐闖CBS錦標賽決賽 明與埃及球手爭冠

壁球, CNS國際壁球錦標賽, 葉梓豐, 梁子軒, 劉子均, 李浩賢, 黃祉謙, 鄧銘漮

【體路專訊】香港壁球「一哥」葉梓豐周五(5日)在巴基斯坦卡拉奇舉行的CNS國際壁球錦標賽2021,於男單4強以3:1擊敗被列為賽事頭號種子的美國球手夏列堤(Todd Harrity),強勢殺入決賽,周六(6日)將會與埃及球手爭冠軍。

港隊在今站賽事共派出6位男子球員包括葉梓豐、梁子軒、劉子均、李浩賢、黃祉謙及鄧銘漮參賽,當中前3者均為種子球員,首圈無須作賽就直入次圈。餘下3位港將李浩賢、黃祉謙及鄧銘漮在首圈不約而同擊敗主場的巴基斯坦球手晉級。

在次圈賽事出現兩場港隊內訌,賽事3號種子葉梓豐以3:2擊敗李浩賢,7號種子劉子均亦以同樣比數擊敗隊友黃祉謙打入半準決賽。餘下兩位港將鄧銘漮以0:3負予埃及球手無緣晉級,6號種子梁子軒就以3:0輕取科威特球手過關,惟隨後以1:3不敵巴基斯坦球手止步8強。

梁子軒(圖:體路資料庫)

至於在半準決賽於落後兩局的劣勢下連追三局,最終以總局數3:2(8:11、 9:11、11:8、11:8、11:5)淘汰埃及球手Yahya Elnawasany的葉梓豐,在4強面對頭號種子、世界排名43位的美國球手夏列堤續有好表現,他以局數3:1(11:6、11:5、12:14、11:4)殺入決賽,周六將會與埃及球手爭冠軍。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壁球】葉梓豐闖CBS錦標賽決賽 明與埃及球手爭冠

Posted on

跳繩好處多籮籮 「眾志成『繩』」教上班一族跳繩奧秘

【體路專訊】由中國香港跳繩總會主辦、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的「賽馬會社區持續抗疫基金 – 『跳跳樂』計劃」,為機構舉辦 “Team-Building” 暨「眾志成『繩』Get•Set•Go!」課程,讓機構員工們透過輕鬆有趣的跳繩課程,讓他們強健體魄之餘,並促進員工間的關係,為機構創建共融環境。該活動除了獲得相關機構員工一致讚揚外、活動教練之一朱梓健亦認為是次活動除了達到以上益處外,更可藉此推廣跳繩活動,讓都市人舒緩工作上的壓力。

“Team-Building”暨「眾志成『繩』Get•Set•Go!」課程分為兩節,課程內容除了包括學習個人花式、雙人花式、團體花式外,還有大家於學生時代都一定參與過的跳大繩環節,機構員工們會分成不同隊伍,在限時內累積最多下數為目標去奪得相應分數。於挑戰當日所有參與隊伍的總分數將作為該機構的總成積,而總成積獲最高分的一間機構將可獲大會頒發獎座一個。換言之,機構參與該計劃除了可讓員工享受跳繩,促進彼此關係外,同時亦與其他參與的機構一同競賽,使活動更添趣味。

除了機構與機構之間在跳繩活動上的競賽,實際上同一機構內的隊際賽,亦使員工們擦出了不少新火花。參與機構之一,從事舞台工程的公司負責人Phoebe,認為這些競爭環節更能培養出員工們之間的團隊精神:「我們最喜愛的環節是跳大繩,因為我們整班員工都朝着同一個目標。在該環節中,教練大概透露了另一隊伍共跳了多少下,因此我們便會很積極地去挑戰另一隊伍的紀錄,我們會研究有什麼方法可以令大家跳得更快、盡量不要『kick繩』,入繩更流暢等,這些交流亦令我們同事們促進了彼此間的關係。」

Phoebe又指自己小時候對跳繩的印象只是能讓自己快高長大、減肥等,亦直指自己不是「運動人」,不常跳繩。但在接觸該這個機構跳繩計劃後則認為跳繩確實可為她帶來樂趣,且不需太多空間去進行,故她會經常在家中利用大會贈送的「拍子繩」去跳繩,鍛練自己。如日後再舉辦類似跳繩活動時也會參與。

大會向每位參與者贈送拍子繩作其中一份紀念品。

「眾志成『繩』Get•Set•Go!」課程除了跳大繩環節外,教練亦會安排員工以花式跳繩為主的熱身環節及表演環節,好讓員工們看到跳繩有趣好玩的另一面。

同為參與機構之一的廣告制作公司負責人Flora,在熱身環節中對教練們的專業態度表示欣賞,即使有部分同事跟不上進度亦會耐心教導他們完成花式動作:「有一兩位同事是比較靜的,他們不是未能掌握花式動作,只是需要多少少時間學習。因此教練亦有特意地教導這些同事,而同事們之後也發揮得不錯,到最後也有完成整個動作。」她亦指在該熱身環節中,員工們在學習一些合作之花式跳繩動作期間,的確會觀察到彼此間的合作,例如會互相數拍子、一同研究腳的踏出時間等。

Flora(右)與其公司的吉祥物 —— 幪面川人一同展出課程中學會的「甫士」。

而Flora又透露公司分了前期員工及後期員工,在工作上需不斷適應合作的,例如設計師會與客戶溝通後,再根據客戶的要求去與後期製作的師傅商討用工材料、製作方法等,從而製定最合適的方案。公司業務與跳繩看似是毫無關連,但Flora指兩者的本質是完全相同的:「以上情況與跳繩一樣,例如如何於雙人或跳大繩減低出錯率的情況,或是需要更連貫去完成整件事時當中事們的協調。」

Flora最後亦指能從課程中看到公司得到正面成果:「前期與後期加入公司的同事在參與活動前是比較少交流的,但大家一同經歷是次跳繩活動之後,大家之間的交流明顯增加。」

Flora指公司內不論是前期員工及後期加入公司的員工,於課程後彼此間的交流皆有明顯增加。

而活動教練之一朱梓健直言起初認為成年員工在課程中的態度都會比較拘謹,但實際課程期間才發現員工們很願意去接觸跳繩,且相處非常融洽,使他感到出乎意料。朱教練又笑指有一些較年長的員工更主動向他要求「加操」。他表示:「員工們(在課程中)確實是非常認真的,他們甚至希望想跳得更多,我也有點意想不到,例如有位年約50歲的女性參加者,在他們隊伍完成跳大繩比賽後再主動要求跳多一次,稱不滿意成績,便問我們可否再給他們多一次機會。」對於員工們展露出熱愛運動的一面,朱梓健教練指該反映了跳繩活動在辦公室層面推行的可行性,望將來會繼續有類似課程供上班一族參與。

活動教練之一 —— 朱梓健教練。

都市人經常舟車勞頓去上班下班,加上疫情令家中運動成為一大趨勢,而朱教練則希望藉是次機會去推廣跳繩運動:「上班一族比我想像的是更為喜愛做運動,但他們做運動的時間和機會是較少,可能基於工作後的時間、場地或是精神狀態等因素影響。加上疫情下很多人無法外出做運動,那大家逐漸習慣透過網上平台在家中做運動,而跳繩活動空間需求不大,可隨時隨地進行,因此非常適合現時趨勢。」

大會在活動後分別向每位員工及機構分別贈送拍子繩及大繩,繩總指希望此舉讓員工們每天在家都花一些時間去跳繩,只需跳10-15分鐘時間,便能達到基本的運動效果。

朱梓健教練望一起跳繩的樂趣和方便程度可吸引大眾嘗試接觸該運動。

除了針對上班一族的 “Team-Building”暨「眾志成『繩』Get•Set•Go!」課程外,中國香港跳繩總會今年亦透過「賽馬會社區持續抗逆基金 -『跳跳樂』計劃」在各中、小學舉辦跳繩活動,為學生提供接觸跳繩運動的機會外,同時希望藉著跳大繩凝聚學生、培育學生對跳繩的認識和興趣、鍛鍊身體、建立自信及團隊精神促進同學之間的互動、團隊精神。

「眾志成『繩』Get•Set•Go!」課程教練團隊介紹

陳怡教練,跳繩計劃課程顧問,逾14年跳繩經驗。2007年印度亞錦賽總成績第一名,2006年FISAC-IRSF世錦賽總成績第三名

朱梓健教練,前香港男子30秒、3分鐘速度、三重跳紀錄保持者。2018年上海國際交互繩大賽表演賽第三名;2017年上海國際交互繩大賽速度賽第一名、表演賽第三名。

湯子賢教練,超過15年跳繩經驗,2010-2011年代表香港前往英國及韓國出賽,分別獲得世界青年跳繩錦標賽個人總成績季軍、亞洲跳繩錦標賽男子團體總成績冠軍。現任教中小學、幼稚園及特殊學校學生,希望透過多年經驗能夠培育更多跳繩新力軍。

文、圖:張智傑(部分相片由中國香港跳繩總會提供)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跳繩好處多籮籮 「眾志成『繩』」教上班一族跳繩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