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羽毛球】BWF年度大獎提名公布 最佳組合爭崩頭 安賽龍實食冇黐牙?

【體路專訊】世界羽聯(BWF)周四(11日)公布2020-2021年度頒獎典禮各獎項提名名單,東京奧運五個項目金牌得主全數榜上有名,丹麥名將安賽龍(Victor Axelsen)奪取最佳男子球員呼聲高唱入雲,最佳女子球員勢成馬蓮(Carolina Marin)、陳雨菲與戴資穎之爭,至於新增設最佳雙打組合的爭奪就最為激烈。

今屆世界羽聯共設7個年度最佳獎項,包括最佳男、女子球員、最佳雙打組合、最佳進步球員、最具潛力球員、最佳殘疾人男、女子球員及最佳殘疾人雙打組合。各獎項得主將於稍後在巴里舉行的印尼公開賽期間揭盅。

最佳男子球員提名(Credit : BWF)
最佳女子球員提名(Credit : BWF)

最佳男子球員4位獲提名球手包括丹麥「雙星」安賽龍、安頓臣(Anders Antonsen)、中國王懿律及日本渡邊勇大,估計今年大爆發的東奧男單金牌得主安賽龍獲獎「實食冇黐牙」!最佳女子球員方面,4位候選名將除了東奧女單冠、亞軍中國陳雨菲、台北戴資穎外,還有西班牙馬蓮及日本山口茜;馬蓮年初在泰國3站取得2冠一亞,惟及後在訓練時受重傷提前收咧,陳雨菲因疫情閉關半年,但東奧「復出」即一舉奪冠,至於戴資穎戰績就勝在夠「平均」,三位女將可說勢均力敵。

最佳雙打組合提名(Credit : BWF)
最佳進步球員提名(Credit : BWF)

新增設的最佳雙打組合,5對獲提名球手包括東奧男雙冠軍台北李洋/王齊麟、女雙冠軍印尼波莉/拉哈尤、季軍韓國金昭映/孔熙容、混雙冠軍中國王懿律/黃東萍、季軍日本渡邊勇大/東野有紗,各對組合在過去一年都表現亮眼,甚至創造歷史,令這個獎項的爭奪最為激烈。最佳進步球員方面,相信會是台北男雙拍檔李洋/王齊麟,以及全英男單冠軍馬來西亞李梓嘉之爭。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羽毛球】BWF年度大獎提名公布 最佳組合爭崩頭 安賽龍實食冇黐牙?

Posted on

【Ceci私語】因為恐懼,所以努力

楊文蔚,

【體路專欄】「她很努力」,怎麼可能不是讚美的說話?因「努力」一直以來都以積極包裹著。她會太努力嗎?我不以為然,直到我看到這本書:《過度努力:每個「過度」,都是傷的證明》。

「每一個過度努力的人,都是把傷藏得很深、藏得很好的大人。」剛剛看過它的推薦序,是一個很拼命的台灣新聞主播寫下的。她甚至不以努力居之,是以拼命。在她新聞生涯中多次冒死採訪:倫敦恐襲、汶川大地震、日本海嘯核事故。翻書數頁就已經看到自己,她說:「你以為你是心疼這些故事的主角,最後卻發現許多淚水其實是為了自己而流。」雖我未有冒死的勇氣,但我也不懼於耗盡自己,只怕我未有耗盡自己的方法;我想要燃燒生命,但怕就算燃燒成灰燼仍一無所有。

「不夠好」是一個無底的洞,未到底如何放過自己?記得有一次練不好跟男友訴苦,為什麼我已經很努力也沒有到預期,他要我休息一下,都未到預期怎可能休息。我害怕休息,是無力感,是沒有安全感,是我的心有一座高牆,總覺得要做很多才「可能」攀得過,甚至做太多也不為然,覺得都是應該的、是基本的,我就試過敷冰到凍傷脫皮……

沒有安全感,我總是接受辛苦是必然的,不敢相信美好會無端從天而降。十六歲就獨自生活,我得努力,我只能努力。習慣每次遇到困難時,第一時間會想「如何解決問題」,很少照顧過自己,容許自己可以驚慌失措。「過度努力」,原來是面對恐懼時的一個習慣,一個想得到安全感的防衛機制與生存策略而已。或許,每一個鋼甲之下都有一顆軟弱的靈魂,一些情緒和感受,而在鋼甲之外願不願意給自己一點理解與接納、溫柔與問候?

讓我好好看書,讀畢,再跟大家訴說。

文:楊文蔚(女子跳高香港紀錄保持者)
原文刊登於Sportsroad Junior Issue#53

Sportsroad Junior

Sportsroad Junior》為全港首本月刊學界體育報,創刊號於2016年1月隆重出版,內容涵蓋全港各區學界體育賽事,現時派發據點超過全港200間中、小學。我們正陸續增加免費派發的學校數目,如學校有興趣訂閱本刊,請電郵至 junior@sportsroad.hk,或填寫網上訂閱表格,並留下負責老師、班級數目、所需訂閱數量等資料,我們會盡快回覆及安排,謝謝你對《Sportsroad Junior》的支持。

我們目前亦設有以下公眾派發點:油麻地百老匯電影中心太子閱讀時代書店尖沙咀YMCA會員服務部修頓室內場館票務處麥花臣室內場館九龍灣Mega Ice元朗區體育會沙田體育會大埔體育會北區體育會荃灣球星羽毛球專門店,數量有限,派完即止。另外,我們亦有個人訂閱服務,詳情可按此瀏覽。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Ceci私語】因為恐懼,所以努力

Posted on

【桌球】全英賽抽籤出爐 吳安儀顏丙濤首圈合演「港中性別大戰」

【體路專訊】桌球壇三大賽之一的全英錦標賽將於11月23日假北約克郡開打,剛重登「一哥」寶座的「小丑」沙比,連同「準神」卓林普、「火箭」奧蘇里雲及「墨爾本機器」羅拔臣等世界排名前16的球星全部參加,香港「四眼Cue后」吳安儀亦會首次出戰,首輪即與中國「神童」顏丙濤合演「港中性別大戰」!

全英賽共128名球手參賽,賽會周三(10日)公布籤表,獲WST(桌球世巡賽)頒發兩季「外卡」的吳安儀首戰碰上世界排名12位的21歲中國新星顏丙濤,賽事安排在11月25日香港時間晚上9時半上演。

經過長時間等待,吳安儀上月終於踏上職業賽征途,遠赴英國參加巡迴賽,繼續挑戰男子球員,「四眼Cue后」先後打過3項賽事,其中在德國大師賽外圍賽在領先情況下以4:5惜負英國球手史特曼,及後轉戰英國公開賽又在前世界冠軍冰咸手中贏得一局,表現愈來愈有進步。不過今年初奪得大師賽冠軍的顏丙濤近年成績亮眼,上月更在北愛爾蘭公開賽擊敗奧蘇里雲,狀態火熱,估計吳安儀此役將受到更大考驗。

吳安儀即將首次在全英桌球賽亮相。(Photo Credit:World Women’s Snooker Twitter)
顏丙濤今年初勇奪大師賽冠軍。(Photo Crredit : WST)

除吳安儀對顏丙濤這場「港中大戰」,今屆首輪共有6場「中國打吡」,是2013年改抽籤制度後最多的一次,包括世界排名第10的丁俊暉迎擊張安達。此外,七屆盟主奧蘇里雲首圈出戰米高韋特,「桌球皇帝」亨特利則與泰國名將塔猜亞爭入64強。

全英賽於11月23至12月5日舉行,首輪到4強採用11局6勝制,決賽以19局10勝進行,冠軍將可袋走20萬英鎊。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桌球】全英賽抽籤出爐 吳安儀顏丙濤首圈合演「港中性別大戰」

Posted on

【銀牌籃球】籃總決賽擺烏龍 按分員「過於用力」錯加南華兩分

【體路專訊】2021香港銀牌籃球賽男子高級組決賽前晚(9日)曲終人散,賽後電子板顯示南華以71:59擊敗滿貫,惟香港籃球總會日前卻於官網發聲明,指紀錄台按分員「過於用力按掣」,錯加南華兩分,更正賽果為「69:59」,籃總並表示「會本著嚴謹態度」改善。

銀牌決賽當晚,隨南華後衛楊和於最後28秒籃底上籃得手,比分變成69:59,其後兩軍再無進帳,惟球證鳴笛一刻,電子板賽果卻變成71:59,楊和得分亦由22分變成24分。賽後兩日,籃總突於官網發聲明,更正賽果為「69:59」,籃總解釋比賽小組翻看錄影時,紀錄台按分員最後階段按入分數時「過於用力按掣」,連續兩次為南華添加兩分,紀錄員於「匆忙中跟著記錄」,致令賽果有誤。籃總表示「幸好」錯誤未有影響勝負,但會「本著嚴謹態度,除作出更正外,將檢視錯誤原因,務求作出改善」,並感謝提示出錯的觀眾。

比賽當晚電子版顯示大分為71:59,惟把南華球員得分相加,實際只為69分。
楊和(右)決賽射入全場最高的22分。(圖:體路資料庫)
籃總於官網發聲明更正比分。(圖:網上截圖)

 

翻查紀錄,籃總紀錄台非首次「蝦碌」,2019年的「手機VAR」事件曾惹爭議,其時永倫與滿貫於季後賽四強第三戰爭持不下,泰那最後一擊命中三分扳平,由於未能判斷泰那出手時是否已經完場,球證竟即場查看「手機錄影」片段再判定入球無效,由於球例不容許球證翻看未獲授權的即時重播,故事件引來永倫抗議,籃總裁判委員會事後亦有致歉。

2019年季後賽滿貫對永倫一役曾發生「手機VAR」事件。(圖:體路資料庫)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銀牌籃球】籃總決賽擺烏龍 按分員「過於用力」錯加南華兩分

Posted on

賽馬會『跳跳樂』計劃跳入劉皇發中學 為學生建立團隊氣氛

【體路專訪】中國香港跳繩總會今年透過「賽馬會社區持續抗逆基金 -『跳跳樂』計劃」在各中、小學舉辦跳繩活動,為學生提供接觸跳繩運動的機會外,同時希望藉著跳大繩凝聚學生、促進同學之間的互動、團隊精神。繩總一眾教練到訪過世界龍岡學校劉皇發中學,在校內舉辦班際跳大繩比賽。活動期間同學們都相當投入,劉皇發中學體育老師吳宇文冀望藉這次活動,令參與級別的中一、二的同學們更有團隊氣氛。

於校內安排跳繩活動,為學生提供一個集體運動的機會。
同學們對跳繩運動都有相當興趣,表現踴躍。

為積極推廣跳繩運動,繩總除了推行賽馬會「齊跳高飛」跳繩計劃外,亦透過「賽馬會社區持續抗逆基金 -『跳跳樂』計劃」將跳繩運動帶入校園。一眾繩總教練曾到世界龍岡學校劉皇發中學,舉行班際跳大繩比賽。對於這次大繩活動,校內體育老師吳宇文表示:「過去兩年因為疫情關係,校內的體育堂都斷斷續續,同學們的運動量少之又少,聚首的時間亦相對較少,相對起往年同學們之間的認識不太深,所以希望藉著這此活動,為他們提供一個集體運動的機會,透過跳大繩活動令他們之間更有團隊氣氛。」

談到為何在紜紜眾多項目中選擇跳繩,吳老師解釋道:「始終跑、跳、拋是人類的基本技能,跳繩相對容易入手,不需要特製器材或太多空間,而且跳繩能夠鍛鍊學生們的體能及心肺耐力,花式跳繩又能提供一個自我挑戰的機會,讓同學們可以建立信心。」吳老師直言他喜歡將跳大繩項目帶到他任教過的所有學校,藉此希望為學生建立班內積極,有活力而融洽的氣氛。

中二的歐陽啟康首次接觸跳大繩,他坦言過程刺激,對此運動甚感興趣。
中一的謝永琦認為跳大繩活動能夠與同學增進溝通。

這次活動供校內中一及中二同學參與,其中中一的謝永琦參與後表示這次活動能夠提升班內的團體合作:「跳大繩講求打繩及入繩的節奏,組內會不斷通過溝通解決問題,在過程中發掘大家各自的長、短處,互相合作及提點,目的希望大家可以跳出好成績。」中二的歐陽啟康在這次活動首次接觸跳大繩,他坦言活動過程刺激,令他在日後更有興趣學習跳大繩:「跳大繩難度比較高,要與其他人配合才可以完成,過程中令我們學懂如何與人合作及解決問題。今次活動讓我體驗到跳繩的樂趣,當中與同學們一起跳大繩,以及玩不同花式,令我很有成就感。」

「賽馬會社區持續抗逆基金 -『跳跳樂』計劃」的目的正是希望在推廣跳繩的同時,可以增進同學之間的凝聚力及促進他們的團隊精神,為校園注入正能量。也希望透過一條繩在疫情緩和的情況下再次連結同學們一起齊心做運動的心志及興趣,為大家注入能量及建立健康活躍的生活模式。而「賽馬會社區持續抗逆基金 -『跳跳樂』計劃」至今已有超過一萬名學生參與。

「賽馬會社區持續抗逆基金 -『跳跳樂』計劃」至今已有超過一萬名學生參與。
活動希望透過一條繩在疫情緩和的情況下再次連結同學們一起齊心做運動的心志及興趣。

圖、文:彭淬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賽馬會『跳跳樂』計劃跳入劉皇發中學 為學生建立團隊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