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追風逐浪】白麗琪的成就解鎖

今年白麗琪決定單人上陣,一為挑戰自己;二為兩個慈善團體籌款。

【體路專欄】繼香港遊艇會於上周日(14日)舉行帆船香港環島大賽後,本周日(21日)舉行海岸賽艇香港環島大賽。帆妹知道,今年賽事有多名港隊賽艇運動員上陣應戰,包括白麗琪出戰「女子單人雙槳艇」項目、趙顯臻伙拍許詠淇出戰「混合組雙人雙槳艇」項目及洪詠甄與「2019世界海岸賽艇錦標賽」奪冠的隊伍一同出戰「四人有舵手艇」項目。

白麗琪表示港隊日常於城門河的訓練,已足夠應付體能所需。
白麗琪(右)去年伙拍趙顯臻在海岸賽艇香港環島大賽出戰「混合組雙人雙槳艇」項目。

現年二十六歲的白是第二次征戰海岸賽艇香港環島大賽。去年她尚未正式成為港隊運動員前,曾伙拍趙出挑戰「混合組雙人雙槳艇項目,更以4小時16分零9秒完成長達45公里的環島賽,組別排名第一。

今年白決定單人上陣,一為挑戰自己;二為兩個慈善團體籌款。去年,前港隊帆船運動員安宜單人匹馬挑戰「女子單人雙槳艇」項目,她在早上8時正開賽,最終以6小時44分59秒衝線。白表示由於她善於控制速度及節奏,故在長途賽的發揮相對較好,有信心完成賽事,造出佳績,更希望可以在6小時內完成賽事。

距離賽日尚餘四天,白表示正為是次賽事裝備自己。在體能方面,由於港隊日常的體能訓練已相對足夠,故需重點調節自己的飲食,多攝取碳水化合物,確保身體能量所需。賽日她亦預備了大量能量保充劑,邊扒艇邊補充體能,以防出現體力透支的情況。

白麗琪正言在城門河練習,一般都是2000 米距離,但今仗卻是 45 公里的環島賽。

港隊賽艇運動員白麗琪今年首次單人上陣「海岸賽艇香港環島大賽」。

說到對於這場賽事可有任何顧慮的情況,白笑言只擔心以單人艇環繞港島,生怕無人與她聊天而言。

最後,白指自己從來都不喜歡放棄的感覺,更指能以海岸賽艇環繞香港島一周,就好像人生多一項成就解鎖。因此,她定必盡力完成賽事,給自己及兩個慈善團體一個交代。


作者:帆妹
一位希望生活不太平凡的帆妹,熱愛水上運動,近期戀上帆船,全身投入學習。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追風逐浪】白麗琪的成就解鎖

Posted on

【專訪】延任體育專員 政策再遇熱議 楊德強談啟德、大球場、總會管治

【體路專訪】香港大球場的去留近日成為城中熱話。剛續任體育專員一年的楊德強接受專訪時指,大球場在七人欖球賽及港足賽事等移師啟德體育園後必須重新定位,轉型為運動場與其他場地互補不足,反問「大球場還剩甚麼比賽呢?基本上就是沒有」。他強調「絕對不用擔心」當局會因而拆卸灣仔運動場,惟體育園有機會比原定合約列明的2023年7月底完工日期稍延遲數月落成,同時稱現階段難以避免部分體育總會偶爾出現管治問題,冀政府、港協暨奧委會及公眾一同監察。

政府早前向灣仔區議會遞交改建香港大球場的建議文件,被傳媒報道後旋即受到廣泛關注。當局擬在大球場加設標準400米跑道、將其改成公眾運動場,並縮減現時的4萬個座位至9000個。雖然足總主席貝鈞奇等力挺計劃,但仍惹來不少球迷及體育界人士質疑。楊德強接受專訪時解釋,現時全港具有標準跑道的運動場不足,尤其港島區只有灣仔運動場及小西灣運動場,難以應付舉辦運動會及田徑訓練的需求:「要解決這個短缺就只有兩個方法,一是加建新場地,二是善用現有場地,前者可以靠『體育及康樂設施五年計劃』,後者就可在啟德體育園落成後將場地重新定位。」

啟德體育園主場館

他指欖球總會早已決定將國際七人欖球賽移師啟德主場館,國際足球賽及港足賽事亦會改到新球場上演:「這樣大球場還剩甚麼比賽呢?基本上就是沒有。港超球隊都不願意在大球場比賽,主要因為收費比其他場地昂貴,氣氛亦因坐不滿觀眾席而不夠好。」上季港超煞科戰有破紀錄的7082人入場,傑志星將丹恩奴域賽後大讚大球場「與球迷可以親近在一起,感受到球迷的歡呼及支持」。楊德強認為當啟德主場館舉辦萬多觀眾的賽事時,只開放中下層看台亦會相當有氣氛,並再三提到大球場在體育設施發展佈局下必須重新定位:「改建後既可辦田徑賽又可以踢波,功能可與啟德互補。屆時啟德有5萬及5000座位場地,新界東有將軍澳,新界西有重建後的元朗大球場,港島區就有大球場。」

有意見希望大球場重建後加設博物館介紹球場歷史,楊德強指建議可行:「新場地絕對有空間加建博物館或講解體育發展史的地方。」(圖:體路資料庫)

灣仔場必會留下 啟德體育園落成有延?

上屆政府曾提出研究拆卸灣仔運動場以擴建會展,當局今次提交改建大球場計劃令外界擔心會趁機重推這個被體育界極力反對的建議,但楊德強直言「絕對不用擔心」:「當時的反應比較強烈,所以今屆政府好早已講過連研究都不會做,加上我們要重建大球場是增加設施而非取代,完全無計劃拆卸灣仔場。」

我們要重建大球場是增加設施而非取代,完全無計劃拆卸灣仔場。

體育園佔地28公頃。圖為工地今年4月底時的情況。(圖:體路資料庫)

楊德強一再強調改建大球場緣於啟德體育園能提供一個全新的主場館,目前場館已興建至約5層樓高,預料年底可展開上蓋工程。雖然距離落後限期尚有兩年,但楊德強未敢輕言對進度感樂觀,透露工程於過去兩年遇上不少困難:「例如項目開始的2019年,大家都知是香港比較多事的一年,2020年到現在又有疫情,整個團隊都很努力地盡量不讓這些事影響進度,但有些外在因素的確是控制不同。」

他透露鋼材供應於去年初曾因武漢封城而受影響,其後製造及運送鋼架組件又遇上內地收緊隔離政策及限電令,不斷出現非一般情況:「過去這兩年及未來一年多都一定會盡力去追這個進度。其實進度也是可以的,目標是2023年底完工,我們必定會積極推進,但不敢說會百份百無阻滯。」根據政府前年4月向立法會提交的文件,啟德體育園有限公司需在合約開始的54個月內,亦即是2023年7月31日完工。若有任何工程延誤,公司須繳付每天430萬元的違約賠償金。

對抗疫情難度大 主動提運動員隔離可訓練

佔地28公頃的啟德體育園公眾諮詢、撥款、招標到動工,全部都在楊德強任內發生。7月踏入60歲的他原本已達公務員退休年齡,早前因東京奧運延期獲政府以公務員條款延任4個月,近期再轉成合約制、續任一年至明年10月。回顧過去5年多,他坦言遇上不少挑戰,除了啟德體育園外,由甫上任被質疑公務員身分是「換湯不換藥」,到爭取不同政策撥款、康體設施五年計劃,以至近兩年的疫情均有不同程度的難度。

理文完成亞協盃分區決賽從烏茲別克返港,隔離期間亦有保持訓練,到上周五作首課隔離後的正式操練。(AFC圖片)

 

說到疫情,經歷近年半的賽事取消潮後,多項在本地舉辦的大型賽事陸續上演,包括5月的場地單車國家盃、6月的亞協盃分組賽及上月的香港馬拉松等,羽毛球、劍擊及乒乓球等不同項目的港將近日亦陸續出外比賽。然而受制於本地的防疫措施,運動員回港後大多仍要接受14至21日隔離。楊德強指,運動員在隔離期間仍有機會訓練,並以何詩蓓去年底參加國際游泳聯賽後回港時,「幾乎每日都可以去泳池練水」為例,解釋當局為港將安排的豁免:「我們在他們回來後會因應情況,例如比賽的『隔離泡泡』安排、有否運動員因參賽染疫等,認為合適便會安排他們隔離期間外出訓練,像近期的欖球隊、理文及U23港足亦是同樣做法。」

我們在他們(運動員)回來後會因應情況,認為合適便會安排他們隔離期間外出訓練。

雖然近日有免檢疫機師回港後確診,衞生部門及專家均稱應收緊豁免,但楊德強強調運動員與免檢疫人士情況不同:「運動員一樣要住隔離酒店,頭數天亦不能外出,要到確定陰性檢測結果才可以外出訓練,所以與機師的情況絕對不同。」他亦指一旦疫情持續將維持這行之有效的訓練安排。

楊德強去年多次代表政府出席帳委會聆訊及民政事務委員會會議。(圖:體路資料庫)

總會管治已有規矩 舊人需摒棄舊思維

體育總會管治問題近年亦成為大眾關注的議題之一。足球、游泳、空手道以至近期的排球總會等不時傳出不同問題,當中足總及泳總更被審計報告大篇幅羅列不足,及後再被立法會帳委會嚴辭批評。去年有份出席帳委會聆訊的楊德強坦言,多個總會現正處於由過往業餘過渡至專業管理的階段,跟從公司條例註冊之餘,亦在廉政公署及平機會等機構協助下制定多項守則,但在管治思維上仍有大量進步空間:「有些人士心態或思維可能還是用多年來的舊方式處理問題,所以即使已有規有矩,但在人的執行上仍要因應新形勢而改變。」

有些人士心態或思維可能還是用多年來的舊方式處理問題,執行上要因應新形勢而改變。

楊德強早前評論排總最近的會籍風波時,曾不點名指有總會做法有值得斟酌的地方,惟不能就單一事件就認為所有總會都有管治問題。今次再被問及風波時,他稱了解到排總已就事件諮詢法律意見,會交由總會及屬會處理,但同時指有總會偶爾出現問題或難以避免,最重要是相關人士本身有守法意識:「有些我處理過、甚至被傳媒報道或上過帳委會的投訴,固然是總會做得不好,但有時候只是程序上做得未夠盡善盡美而被人詬病。至少他們不是罔顧所有法則、偏私或不公正,便由我們幫他們做好。」

他強調政府、港協暨奧委會、傳媒及公眾監察非常重要,當中港協暨奧委會在審計報告後已成立「體育總會機構管治小組」,審視60多個政府資助總會的入會、選舉及運動員選拔制度,預計5年內完成檢討及落實改善建議。

展望未來工作,楊德強形容對抗疫情將是一大挑戰,尤其平衡防疫需要及維持運動員狀態,以及盡量留著有潛質的年青運動員:「很多人都擔心青少年運動員會出現斷層,因為體育學院曾作封閉管理,當時年青運動員不能練習,同時學界賽事又取消,青年人參與運動的機會的確減少不少,長遠要留意這個情況。」

甚麼身份不重要,甚麼身份都會支持運動發展。

更長遠的2025全運將破天荒由粵港澳合辦,楊德強指暫時仍未有三地商討的具體細節透露,惟港府會爭取主辦羽毛球、劍擊、乒乓球、場地單車、滑浪風帆及足球等賽事:「因為香港場地支援到,市民又鍾意看。但要三方面再商討,甚至不一定一項在一個地方舉辦,現時大灣區交通都非常方便。」今次延任僅續一年,惟啟德體育園落成、巴黎奧運及粵港澳全運等都在其約滿後才實現。被問到會否希望續以體育專員身份見證,楊德強笑言甚麼身份實不重要,「作為運動愛好者也一定樂意見到,以及支持運動發展。」

圖、文: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專訪】延任體育專員 政策再遇熱議 楊德強談啟德、大球場、總會管治

Posted on

【籃球】李祉均演WCBA地標戰 上陣13分鐘錄3分3籃板

李祉均

【體路專訊】李祉均正式於中國女子籃球聯賽(WCBA)亮相!這位香港首位於WCBA競逐的女子職業籃球運動員,今日代表陝西女籃出戰常規賽首場賽事,個人上陣13分鐘並取得3分、3籃板、1助攻、2偷球的數據,惟球隊最終以70:86不敵上海隊。

26歲的李祉均原為香港籃球聯賽女子甲組球隊偉邦的成員,今年5月起輾轉在東莞及武漢試訓,最終在陝西獲得落班機會,成為首位登陸WCBA的香港女子籃球運動員。隨著WCBA常規賽展開,港將隨陝西隊於今晚(15日)出戰首場賽事,迎戰上季第5名的上海隊。上海隊在身高佔優下取得優勢,首節已領先33:20,半場拉開至50:30。陝西女籃於換邊後緊咬對手,稍微收窄差距下最終仍以70:86告負。數據統計顯示,李祉均今仗共上陣13分鐘,取得3分、3籃板、1助攻、2偷球完成個人首場職業賽事。

陝西的第二場常規賽將於周三(17日)上午10時鬥武漢隊。

相關文章:李祉均打入WCBA成香港第一人 圓兩代人的籃球夢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籃球】李祉均演WCBA地標戰 上陣13分鐘錄3分3籃板

Posted on

【學界羽毛球精英賽】喇沙洪峰男單稱王 協恩陳穎霖女單封后

學界羽毛球精英賽,學界羽毛球

【體路專訊】「2021-2022年度全港學界精英羽毛球比賽」今日(15日)於坑口體育館決出冠軍得主,中學組男單最終由喇沙書院的洪峰跑出,決賽直落2:0擊敗拔萃男書院翁璟滔奪得冠軍。女單決賽方面,協恩中學陳穎霖以2:0擊敗德望學校的陸思穎封后。

學界羽毛球精英賽,學界羽毛球
洪峰
學界羽毛球精英賽,學界羽毛球
翁璟滔

學界羽毛球精英賽,學界羽毛球

受疫情影響,學界羽毛球精英賽已連續第二年未有舉辦雙打賽事,今日比賽亦不開放予觀眾入場。中學組男單賽事共250人報名,早前初賽決出最後八強於今日爭奪冠軍。喇沙的洪峰於八強先以2:1(20:22、21:9、21:16)擊敗去屆得殿軍的英華書院陳昊泓,緊接於四強及決賽接連遇上男拔球手,先以2:0(21:16、22:20)擊敗林家滔,再直落21:13、21:12挫翁璟滔奪得冠軍。

學界羽毛球精英賽,學界羽毛球

學界羽毛球精英賽,學界羽毛球

學界羽毛球精英賽,學界羽毛球

學界羽毛球精英賽,學界羽毛球

學界羽毛球精英賽,學界羽毛球

洪峰去年於精英賽十六強出局,經過一年磨練後捲土重來封王,賽後直言高興:「去年一落敗後就好積極訓練,為今年比賽準備好長時間,覺得自己經驗較去年豐富,技術及體能都較往年有進步。好開心贏得今次冠軍,覺得付出真的有回報。」他亦特別感謝教練及學校老師在比賽中提點及提供建議,其冠軍亦讓喇沙連續兩年贏得精英賽男單冠軍,他指:「希望以冠軍延續師兄的好成績,不會辜負學校及隊友。」中六的洪峰指之後會把目標放在港九區D1學界團體賽,盼與隊友一同奪得冠軍,隨後就會減少訓練量,預備應考文憑試。

學界羽毛球精英賽,學界羽毛球
陳穎霖
學界羽毛球精英賽,學界羽毛球
陸思穎

中學組女單方面,未被列為種子球手的協恩陳穎霖先於八強2:1(10:21、21:10、21:13)反勝上屆得第五名的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洪富淇,再於四強直落21:13、21:8挫拔萃女書院的李凱琳。決賽迎戰上屆季軍陸思穎,陳穎霖首局領先20:16時被對手從後追上,不過經過4次「刁時」後仍順利以25:23先拔頭籌。陳穎霖在交換場區後續有好表現,順利再贏21:14,以局數2:0奪得冠軍。

學界羽毛球精英賽,學界羽毛球

學界羽毛球精英賽,學界羽毛球

學界羽毛球精英賽,學界羽毛球

學界羽毛球精英賽,學界羽毛球

學界羽毛球精英賽,學界羽毛球

陳穎霖賽後以意料之外形容今次冠軍,但認為結果是對自己的肯定:「自己較多打雙打或混雙,有一段時間無打單打,今次為精英賽而刻意去練單打。本身只以打入四強作目標,奪得冠軍對自己是一個肯定。」今次是繼2017-18學年後再度有協恩球手贏得精英賽女單冠軍,陳穎霖指當時中一的她看著師姐梁悅儀奪冠,相隔3年後由自己助協恩重奪冠軍特別激動,之後同樣會把目標放在港九區D1學界賽,盼與隊友一同再登后座。

學界羽毛球精英賽,學界羽毛球

男單季軍戰方面,男拔的林家滔直落21:17、21:13擊敗聖若瑟書院的蔡淇安。女單季軍由女拔的李凱琳奪得,於季軍戰中2:1(13:21、21:12、21:16)反勝智新書院的盧舒庭。

學界羽毛球精英賽,學界羽毛球
男拔林家滔
學界羽毛球精英賽,學界羽毛球
聖若瑟蔡淇安
學界羽毛球精英賽,學界羽毛球
女拔李凱琳
學界羽毛球精英賽,學界羽毛球
智新盧舒庭

2021-2022年度全港學界精英羽毛球比賽成績(只列前八名)

中學男子單打
冠軍:洪峰(喇沙書院)
亞軍:翁璟滔(拔萃男書院)
季軍:林家滔(拔萃男書院)
殿軍:蔡淇安(聖若瑟書院)
第五名:陳昊泓(英華書院)
第六名:陳昌軒(喇沙書院)
第七名:李佳軒(福建中學)
第八名:張世成(浸信會呂明才中學)

中學女子單打
冠軍:陳穎霖(協恩中學)
亞軍:陸思穎(德望學校)
季軍:李凱琳(拔萃女書院)
殿軍:盧舒庭(智新書院)
第五名:駱健晴(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
第六名:洪富淇(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
第七名:黃怡(福建中學)
第八名:張凱晴(聖保祿學校(中學部))

圖、文:何子淵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學界羽毛球精英賽】喇沙洪峰男單稱王 協恩陳穎霖女單封后

Posted on

【拯溺】港隊比利時國際賽大豐收 勇奪2金5銀4破港績

【體路專訊】香港拯溺隊日前在比利時舉行的International Pool Meeting(IPOM)喜獲大豐收,5名港將合共獲2金5銀獎牌,刷新4項香港紀錄,同時有2項接力賽及2項個人賽達到明年世界運動會(The World Games)參賽標準。

2021年International Pool Meeting於11月13及14日在比利時安特衛普上演,這亦是明年世界運動會其中一項資格賽。港隊自疫情爆發後、逾1年半以來再次踏上征途,派出1男4女運動員包括李聲頌、陳芷晴、李穎欣、陳穎臻、司徒詠珈參賽。經過2天競逐後,港隊勇奪2金5銀佳績,改寫4項香港紀錄,當中以陳芷晴獨取2金1銀最為突出。

與此同時,港將亦在4個項目達標世界運動會,不過最終能否贏得入場劵,還需要視乎最終排名而定。

港隊成績列下:
金牌
陳芷晴(女子100公尺穿蛙鞋運送假人賽 )
陳芷晴(女子200公尺游泳障礙賽)

銀牌
陳芷晴(女子50公尺運送假人賽)*破香港紀錄
李聲頌(男子100公尺穿蛙鞋運送假人賽)
陳芷晴 李穎欣 陳穎臻 司徒詠珈(女子4×25公尺運送假人接力賽)*破香港紀錄
陳芷晴 李穎欣 陳穎臻 司徒詠珈(女子4×50公尺混合接力賽)*破香港紀錄
陳芷晴 李穎欣 陳穎臻 司徒詠珈(女子4×50公尺游泳障礙接力賽)*破香港紀錄

世界運動會達標項目:
女子4×50米混合接力賽 – 1:48.33(達標時間: 1:52.09)
女子4×25米運送假人接力賽 – 1:28.99(達標時間: 1:29.27)
陳芷晴(女子200米游泳障礙賽)- 2:17.10(達標時間: 2:17.12)
李聲頌(男子100米穿蛙鞋運送假人賽)- 48.04(達標時間: 49.55)

資料及相片來源:拯溺 x 運動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拯溺】港隊比利時國際賽大豐收 勇奪2金5銀4破港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