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現正預售】體路 x Solibad 彩虹鞋帶慈善團購| $29港元一對

【體路eShop】香港羽毛球混雙組合鄧俊文/謝影雪周日(21日)在印尼大師賽奪得亞軍,當中謝影雪戰靴上的彩虹鞋帶引起關注,她昨日表示該鞋帶是為名為Solibad的羽毛球慈善活動宣傳,盼透過羽毛球去籌款,幫助於世界各地不同地區的貧窮小朋友接觸羽毛球。報導不足一日下,不少香港球迷均希望參與此項有意義的慈善活動,故《體路》聯同《Solibad》特別為香港讀者推出慈善團購,今次將率先預訂Solibad 彩虹鞋帶,團購日期為即日起至2021年11月30日,所有收益將全數捐至 Solibad Charity

是次團購將免除海外至香港的運費,減輕香港讀者購買的運費成本,預計貨物將於12月初運到本港,屆時讀者可持電郵通知前往體路辦公室(牛頭角偉業街103號振邦工業大廈10樓),或選擇以順豐到付形式領取貨物。

謝影雪的幸運彩虹鞋帶。(Credit : Badmintonphoto | Courtesy of BWF)
(Credit : Badmintonphoto | Courtesy of BWF)

Solibad 彩虹鞋帶 介紹:

Solibad 是法國當地的慈善組織,以彩虹為主色是希望透過羽毛球助世界各地的貧窮小朋友接觸羽毛球的機會,為他們生命注入快樂及希望,故以彩虹色為主題。Solibad一直邀請不同的世界級羽毛球運動員任大使,宣揚此項慈善活動。當中彩虹鞋帶最引人注目,Solibad 創辦人Raphael Sachetat 建議穿戴彩色鞋帶時可只穿戴單條,突出該慈善活動的獨特性(如上圖)。

如欲團購彩色鞋帶,可按此預訂

(彩虹鞋帶售價$29港元一對,由於是次團購為慈善活動,故僅接受轉數快及銀行轉帳付款。)

(Credit : Badmintonphoto | Courtesy of BWF)

Solibad 亦接受網上捐款,可按此瀏覽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現正預售】體路 x Solibad 彩虹鞋帶慈善團購| $29港元一對

Posted on

【跳遠・專訪】我的離開也是愛 跳遠教練Animo移英前最後專訪

【體路專訪】這是一個有關跳遠的故事。但這一跳不單是6米31或8米12,今次一跳就由香港跳到9,600多公里外的英國。個子不高但聲線嘹亮,不論學界賽、測試賽、錦標賽、亞運會的看台上也看到、聽到她的存在。陳慧賢(Animo)帶著4個跳遠港隊代表,戰過大小賽事,破盡學界和香港紀錄,卻突然放下一切,與同為田徑教練的丈夫陳沛定居英國。其實,這也是一個有關移民的故事。

2021年10月11日,香港剛經歷過「獅子山」的風雨,又預備面對「圓規」的逼近。就在這兩個颱風之間,剛好遇上一日天朗氣清,陳銘泰、高澔塱、馬嘉豪和俞雅欣正在將軍澳運動場把握這星期的唯一機會,備戰6日後的賽季最後一仗,也是Animo在香港領軍的絕唱。

最後一次帶領4名愛徒的這課訓練,她依舊拿著秒錶為運動員計算助跑時間,指點他們的起跳距離。「當年市面上很少教練專教跳遠,既然自己跳遠較叻,市場又缺這個項目,倒不如試試開私鐘去教。」Animo自2004年開始擔任田徑教練,那年香港體育學院剛剛成立,陳敏儀、鄧漢昇與李致和仍是當打當紮的運動員,往後成為她高徒的陳銘泰還只得11歲。「我要家長也聽從我,不喜歡由他們支配我的訓練。曾經有家長打來說小朋友翌日比賽,所以要練全程起跳,但我拒絕了。因為我有我的安排,不會因為你叫我而做甚麼甚麼。」升中前正是課外活動的「搏殺期」,也是那年代當小學生的我亦試過游泳、跆拳道、鋼琴接踵而來。家長們之所以緊張地要求Animo賽前轉變計劃,正因為想用成績換取入學加分。「但很多對手到初中已經不見了影,反而陳銘泰就會繼續跳上去。」

「跳遠王子」初中時期跳遠成績並非特別驕人,到中五的學界才以破紀錄距離奪冠,一年後卻突然大爆發,跳出7米64打破塵封26年的香港紀錄。再過13個月,他在兩個月內再連破兩次,將港績推前至7米70。「當陳銘泰破紀錄時,很多人都問過我有否預計過他能有這成績,其實真的沒有,我一直與他合作都沒想過能教到他這麼勁。」勁,絕對是當年陳銘泰的最恰當形容詞。7米7後,他先於2015年6月單場兩刷港績,半個月後再跳出7米89,16年4月再造出7米99,距離轉全職後的「衝8米、衝奧運」目標1厘米。

當陳銘泰破紀錄時,很多人都問過我有否預計過他能有這成績,其實真的沒有。

結果里約奧運前3個月,陳銘泰一躍到8米12,成為首個突破8米的香港人。「現時想起都估不到他能跳到這麼遠,那時才發現我的訓練是真的做得到,覺得其他有能力的運動員也可以跟我的方法做得好。陳銘泰絕對打通了我們的路。」憑著這個與奧運標準僅差3厘米的港績,他獲得「外卡」成為香港第2位跳遠奧運代表。「以前會有人講『跳遠可以去到哪裡?不如分他出來跑4×100米吧』,那時候的接力更加吃香嘛。」倫奧席位、亞錦金牌、亞運銅牌,再奪亞錦銀牌,男子接力隊在里奧前4年是香港田徑界炙手可熱的一員。以陳銘泰當年10秒63的最佳時間,大可以發力轉項短跑,「直至我們沒有放棄跳到去奧運,自此就沒有人再講這件事,連田總都不夠膽『郁佢』。我們算是跳遠的一個好指標,讓人知道田徑發展不只有短跑,之後也有跳高、跨欄、標槍等所有項目都開始好看。」

我們算是跳遠的一個好指標,讓人知道田徑發展不只有短跑。

當一個冠軍的教練難,令麾下所有運動員都成為冠軍更難。陳銘泰之後,Animo再有弟子高澔塱及馬嘉豪包辦學界冠亞軍,前者及後成為亞運代表,亦有俞雅欣一年內八度刷新香港紀錄。「當香港有了第一個,就可以一起進步。所以陳銘泰是一隻模,之後的一直複製就『唔使死』,加上體院總教練都教懂我很多訓練計劃,慢慢大家互相更有信心。」

運動員常說Animo很惡。在訪問這個多小時中,我也完全感受到她那嬌小身型不合比例的自信、霸氣。當然,她的霸氣的確有她的道理,因為就算想複製她的成功,也可能要付出比她多十倍、百倍的努力,「香港的資源是不夠的,所以要花自己時間,就算抄外國也要時間!要推他們去亞洲、世界的水平,是要出很多功力,甚至和老公在家中也要『傾下拗下』,反而可能撞到新衝擊,但就好慘囉!」由開創先河,到無師自通,Animo在跳遠教練這條路上一直摸索,未必能夠承先但也至少可以啟後,「香港有種文化是教練間不會分享,幸好新一代都很好,因為分享才能互相幫助、增值。」

啟後的「後」,是後輩,也是後代。那些年腹大便便在體院指導跳遠隊的畫面還深深印在我腦海中,轉眼間Animo兒子陳諾已經3歲有多。近兩年香港再現移民潮,很多離港的先頭部隊也是膝下有兒的中產家庭,「我倆覺得社會不穩定,教育也愈來愈差,為了小朋友便想離開。」也說了今次是一個移民的故事,訪問見街之時,他們一家應該已在英國稍稍安頓下來,感受到當地深秋的氣息。只是在此之前,每一個有離開意慾的香港人,也與他們一樣經歷過無數掙扎,「經常都問何時走、如何走,想過先送兒子去讀高中,待我們退休再去,又或者先讀完小學?但永遠只得『講』字,很難行出這一步。不過社會情況已經等不到了,我們都想快點離開。」

經常都問何時走、如何走,但永遠只得『講』字,很難行出這一步。

英國政府年初接受BNO申請「5+1」移民簽證,加速Animo與丈夫的動作,但再真正令她動身的催化劑,Animo不諱言是母校的一個決定:「我教了德望這麼久,帶隊又有成績,但始終升不了職,便覺得是時候了,可能去到發展到的話又有另一片天地。」Animo過去10年一直身兼兩職,既是德望中學的體育及田徑隊負責老師,也是跳遠教練,卻不時惹來分身乏術、只顧跳遠隊的質疑。「我好鍾意德望,全心全意教德望,放了很多時間在她們身上。有哪個老師在運動場的時間比我多?我由讀書到現在未曾在聖誕新年去旅行,因為她們要去集訓營。不過有人覺得為何德望還未贏而我教跳遠班很叻,但教一間學校是有很多項目,不能從單一訓練去看。」德望出產過陳佩琦、俞雅欣、陳樂悠及劉晞庭等學界紀錄保持者,但對上一個田徑總冠軍已要數到2005至2006學年的一屆。

陳沛(左)與陳仲泓

既然再無懸念,她也於6月一次訓練後向徒弟正式說出「移民」二字,「之前都經常會說說移民怎樣,一兩年後會在哪裡,但今次真的要走了。」原來這年頭移民很快。我也經歷過親戚這個月說離開,兩個月後便已經身處倫敦的一幕。Animo到7月向體院交代離港事宜,預備10月飛越半個地球。「他們(陳銘泰等人)初時都未有特別反應,情緒慢慢地才浮現出來。」再見偏說到紅眼,被時代拆散才道別那樣難。「Animo Team」的情緒爆發點,也許就是9月的陜西全運會。

今屆全運受疫情影響,港隊隨團人數大減,即使可以北上也要先隔離21日才能出賽。陳銘泰和俞雅欣是香港男、女子跳遠獨苗,然而Animo卻只能留在香港遙距督師。「原本我很想隨隊,當是與他們的一個總結。其實有與老公談過,不如我真的去一去?不過他也剛剛去完奧運,這段時間要處理移民的事實在分身不暇,21日真的太長,如果我又走便真的處理不及。」陳沛徒弟陳仲泓是香港首個男子跨欄奧運代表,兩人並肩在東京獻出第一次,回港隔離過後,已是跳遠隊北上之時。

「不能在現場真的很可惜,也很傷感,但開心在兩人也總算入到決賽,只是一定想要更多。」陳銘泰與俞雅欣在西安同樣躍入決賽,前者甚至以7米68的成績4年來首次在大賽晉級。然而兩人未能在決賽延續勇態,俞雅欣在雨戰下僅跳出5米92。「她最想對我說『我跳到了』,但卻跳不到成績,所以就很不開心⋯⋯」那日賽後,俞雅欣在Instagram寫上「比起『對不起,我盡力了』更想有能力說的其實是『我做到了』」。說到這個由中學已看著成長,卻到中學畢業才正式跟隨訓練的「小丸子」,Animo雙眼也突然通紅、哽咽、語塞,「我覺得她還有很多機會,但她說是想和我一起。我一聽到便覺得很心痛⋯⋯」再看俞雅欣的帖文,其實還有一句,「很想還有很多機會的是『我們』而不只是我。」

我覺得她還有很多機會,但她說是想和我一起。我一聽到便覺得很心痛⋯⋯

時間早一秒一秒走,誰錯失多少春與秋。離開的計時器滴答滴答倒數著,要在這時候叫Animo回想過去10多年的深刻、遺憾,確是有點殘忍,「我們應該未試過全隊人一起出外比賽,一直都很想試一次。經常都想可以繼續和他們攞獎、去亞運奧運。」奧運,陳銘泰去過,但Animo同樣只在香港;亞運,Animo、陳銘泰、高澔塱終於能一起飛到雅加達。「亞運很深刻,他倆哭了,我都好傷心。」高澔塱初賽成績7米67、決賽稍稍緊張下只有7米47,「其實還好吧,第一次去不用哭啦。」但陳銘泰好歹也是跳過8米的「香港一」,最後7米11初賽止步,甫回到觀眾席已搭著Animo嚎哭起來,「你想想陳銘泰怎會跳不到?隨便跑都得吧這麼快,但他也自知狀態不好,那陣子怎搏也搏不到,只是感到是有些事不同了。」

陳銘泰在Animo 17、18年懷孕期間北上隨蘇炳添的教練練習,幾乎將過往十多年的技術整套改變,為的就是讓自己能遠離傷患、穩定地跳出好成績。只是那數年的他光芒盡失,每次賽後訪問也總會聽到他說技術調整中。「我們經常都質疑應不應該走回頭路,因為以前都跳到8米12,但其實已經不能用回舊技術,所以很模稜兩可,連我都會像賭博般心大心細時就出現危機了。」幸而,危機在Animo離開前的全運暫且解除,連陳銘泰也自言希望可重回天空。

我們經常都質疑應不應該走回頭路,因為以前都跳到8米12。

同一天空下,畫面卻兩樣。此刻的Animo與丈夫兒子已身處新家園,「原來我們也算行得好前,也有很大勇氣,之前都沒人想到我們能放得低。」其實也不完全放得低,至少教練這身份仍然會繼續、仍然會嘗試在當地田徑會學師、仍然會遙距跟進4名高足的狀況,直到體院聘請的新教練上場,「我有時也覺得,我一日不離開,體院都未必會請人,可能去到埋身才會想起找教練。」但新教練預料最快也要明年一月才到任,距離杭州亞運只剩半年時間,「好的要等,不好的就更要再找。在一切情況仍然未知下,其實可以找更多機會出去練習,甚至陳銘泰可用3年搏多一次,去巴黎。」

陳銘泰可用3年搏多一次,去巴黎。

「希望他們能夠維持得到之餘,有更多運動員冒起。只要有一班能穩定在亞洲賽出現,香港的水平就自然去到世界賽。」談到離開才令體院驚覺要聘請教練,我腦海不知怎地冒出「我的離開也是愛」這歌詞。對了,那個Animo領軍絕唱的比賽,3子一如所料包辦頭三,陳銘泰的成績更比全運一槍要好,俞雅欣也在女子組輕鬆奪冠。但任成績如何也好,看台上的Animo也依然用盡了每一分鐘,掏盡自己口袋裡的所有知識,繼續將他們推上更高。Animo Team,說了再見,約定再見,就會再見。


後記:

由在奧運現場的陳康,到今次的陳慧賢,3個多月來訪問了兩個離開的港隊教練,兩次離別感覺也截然不同。陳康那次雖然與運動員一起到機場送機,但始終是在奧運期間才真正認識教練,感覺總像隔了一重,但看著Animo時卻更有感覺一點。縱然這次也只是與她第一次訪問甚至真正交流,但可能早早已在體院見過她腹大便便地指導的一面,又與陳銘泰、俞雅欣等做過訪問,對Animo也總有點認識。

全運前聽聞Animo將要移民,本也未想到做今次這個小計劃,也是到了俞雅欣那個賽後的失落回覆以及IG帖文,加上陳銘泰對特首的一番話,才令我決定硬著頭皮託同事、託陳銘泰詢問Animo會否接受訪問。因為不知怎地總覺得移民這課題有點尷尬,不是每個人都肯在離開前吐心聲,豈料她一口答應,先要感謝。從將軍澳那一課練習、到Animo離開前的比賽,再到照片中見到送機的一幕幕,看見的是Animo Team的感情,也是體育界以至香港人的唏噓。有多少家庭、朋友、戀人在最近兩年被逼分隔兩地,又有多少人未來會像他們帶著不捨遠走他鄉?但願大家同樣,說了再見、約定再見、就會再見。

重溫是次訪問的運動員篇


圖:李子正、麥景智
文: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跳遠・專訪】我的離開也是愛 跳遠教練Animo移英前最後專訪

Posted on

【港超聯】亞洲賽代表之戰 理文回歸本地逼和傑志:劍指冠軍

【體路專訊】上月在亞協盃分區決賽加時落敗的理文經過14日隔離後,今日(21日)回歸主場將軍澳運動場迎戰傑志。「藍鳥」有丹恩奴域及巴爾拿於20分鐘內各入一球領先,但理文完半場前先由金承龍追近,換邊後再乘傑志有丹尼受傷離場之際,憑洛迪古斯禁區內熨射追和2:2完場。落選理文亞協盃外援名單的洛迪古斯直言,過去一個月獨自在香港訓練非常難捱,但會盡快尋回最佳狀態,並相信自己可與新援杜查祖利亞共存,為球隊爭標。

基爾頓(左)今季首次上陣。

完成亞協盃分區決賽後的隔離,理文個多星期前才重新投入正式操練,上周末對香港U23的菁英盃亦延期舉行。這場今季聯賽的開鑼戰,理文未有立即派遣新加盟的巴西前鋒杜查祖利亞掛帥,反以未有隨隊到烏茲別克的洛迪古斯正選攻堅,同時收到基華尼頓及金承龍,改由鄭兆均及與亞哥斯達支援前線。傑志就有基爾頓今季首度上陣,代替查理史葛的中場位置,前線續有丹恩奴域、安永佳及加維蘭。

丹恩奴域左腳先開紀錄。

開賽僅6分鐘就把握到理文後防的不集中,巴爾拿的快開罰球找到丹恩奴域,後者心口控定後左腳抽遠柱成10。理文今仗以三後防陣容迎戰,但後衛的不集中在上半場早段成為一大問題,當中荷西安祖一次被偷波後,加維蘭的射門僅省中人出界。不過主隊亦非坐以待斃,鄭兆均15分鐘的罰球彎向死角,被保羅及時飛身撲出。正當理文站穩陣腳,傑志於20分鐘就憑一次角球擴大優勢,巴爾拿把握彈出不遠的解圍在禁區外遠射,袁皓俊即使拍到皮球仍然入網。理文在飲水時間後以金承龍入替余沛康,重新排出四後防,亦重拾更多控球率。完半場前,顏樂楓的射中省中人後彈前,迪高小禁區車身補射被保羅拍到後中楣,金承龍頂入空門追至12。不過追近的理文補時階段有鄭兆均及洛迪古斯的射門無功而還,半場仍要落後一球。

丹尼(倒地者)與杜查碰撞後離場接受治理。
洛迪古斯為理文追和。

雖然理文換邊後加強進攻,但傳送只是在中前場橫傳居多,少有殺入禁區威脅傑志大門。直至傑志中堅艾里奧65分鐘傷出由杜馬思入替,令理文的進攻愈趨具威脅性。亞哥斯達70分鐘一次前場偷波帶入禁區,不過在杜馬思力逼下起腳被保羅救出。理文再次在飲水時間後作出調動,換入中鋒杜查祖利亞及進攻主力基華尼頓,改到雙箭頭繼續加大傑志後防壓力。相反傑志下半場進攻啞火,丹恩奴域一直保持沉寂,而且多名球員先後受傷要接受治理。丹尼一次與杜查祖利亞碰撞後離場治理成為今場轉淚點,理文把握人數優勢由洛迪古斯接應顏樂楓長傳,十二碼點附近熨入追成平手。兩軍在最後10分鐘及7分鐘補時搏槌,查理史葛的罰球被袁皓俊救走,余煒廉門前踢走丹恩奴域的射門、基華尼頓的快射亦被保羅拍出,最終維持2:2完場。

金東進

傑志雖然保持不敗,但只取1分下在聯賽榜落後踢多一場的冠忠南區5分,代表暫時只能坐穩第2名。暫代主帥金東進指球隊開賽首35分鐘有上佳表現,既入兩球亦控制戰局:「但之後就失去了集中力,被對手追回一球,到下半場的表現就更是明顯踢得不好。但至少我們沒有落敗、取走1分,現在就展望下一場比賽。」他亦指艾里奧的受傷是後防下滑的關鍵,加上對方有數名速度高的球員,球隊攻守轉換時也受到一定壓力。

理文球迷自製橫額歡迎球隊回港。
陳曉明
杜查祖利亞(右)
洛迪古斯

為理文追和的洛迪古斯落選亞協盃外援名單,當球隊在烏茲別克比賽時只能獨自在香港訓練,坦言過去一個月的獨練非常艱難:「不過我明白球隊的情況,也會繼續做到最好。當我與理文簽約時都有差不多一年沒有上陣,我相信今次比那時候過得更易,會在今季尋回最佳狀態。」理文簽入曾在日職效力的杜查祖利亞後,有球迷認為代表洛迪古斯在球隊已無位置,但他直言每支球隊都有競爭,自己會做到最好去爭取上陣:「我也覺得我們可以一起落場,但當然視乎教練安排,我的工作就是做足100%。」杜查祖利亞就指自己加盟理文的目標就是為球隊取得冠軍,並高興能在長時間缺賽下有上陣時間。

主教練陳曉明就指球隊自上月亞協盃分區決賽後一直缺賽,加上隔離等因素明顯並非在最佳狀態:「甚至有部分球員我仍未敢派落場,但對手亦非善男信女,所以今日就全靠球員的鬥志。雖然早段是有點不集中,但下半場都已經入局,節奏都提高了很多。」在缺態兼人腳不齊下仍能與衛冕的傑志合演精彩一仗,陳曉明亦直言球隊上下的目標必定是聯賽冠軍,同時亦樂見陣中的球員不斷進步:「陣中很多本地訓練出來的球員,例如徐宏傑、顏樂楓、余煒廉、鄭兆均及黃俊皓等,今場所展示出的能量及能力很令我感動,心態也比以往成熟得多。理文就是希望顧及成績之餘見到他們成長,維持自己定位同時爭取冠軍。」

同日早場的另一場聯賽,香港U23有黃威先開紀錄,不過被港會的里奧及喜比特完半場前入球反先,最終靠袁世傑於76分鐘追和,各得1分。

余煒廉(左)
鄭兆均(右)

圖、文: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港超聯】亞洲賽代表之戰 理文回歸本地逼和傑志:劍指冠軍

Posted on

【印尼羽賽】幸運「彩虹口罩 x 彩虹鞋帶」 謝影雪親述背後故事

(Credit : Badminton Photo)

【體路專訊】香港羽毛球混雙組合鄧俊文/謝影雪周日(21日)在印尼大師賽決賽,雖然以直落兩局不敵世界排名第2的泰國拍檔Dechapol Puavaranukroh/Sapsiree Taerattanachai,只能屈居亞軍,但這仍是兩人兩年來首次踏上頒獎台,亦是「鄧謝配」出戰同級賽事(超級750賽事)所取得的最佳戰績。「阿雪」在今站賽事出場前都戴上彩虹口罩,亦在比賽鞋上繫上彩虹鞋帶,港將在賽後特意為這兩個頗受注目的「謎團」解畫。

談及彩虹口罩和彩虹鞋帶的背後故事,謝影雪透露這一切都與一個叫「Solibad」的羽毛球慈善活動有關。她說:「活動一直宣揚 Badminton Without Borders 的信息,希望透過羽毛球去籌款,幫助於世界各地不同地區的貧窮小朋友接觸羽毛球,希望他們在困難的生活中都有機會享受羽毛球的樂趣。今次帶著口罩和繫上鞋帶出賽帶給我幸運,我也希望更多小朋友可以幸運地有機會接觸羽毛球。」

(Credit : Badminton Photo)
謝影雪的幸運彩虹鞋帶。(Credit : Badminton Photo)

談到比賽方面,謝影雪表示:「我和俊文慢慢重拾比賽節奏,過程一定得多於失。今站首2場比賽其實未進入狀態,但今個星期一直得到幫忙治療傷患,由最初膝蓋不能屈曲,到最後竟然可以站上頒獎台,整個過程真的很奇妙。四強賽,大家都知道我們從未贏過這對日本組合,我倆集中每一分,打出賽前部署,這一場一定難忘,除了打出水準外,更重拾打到忘形的感覺,這比拿到冠軍更加重要。至於決賽明顯體能未回復好,但這令我們知道弱點,知道自己需要繼續努力去進步及改善。」至於其拍檔鄧俊文則說:「很開心相隔兩年終於可以上台,加上可以贏到『死敵』日本隊,意義更加大,可以增強信心來應付以後的比賽。」

(相片由謝影雪提供)

戰畢印尼大師賽後,「鄧謝配」及其他港隊球手包括男單伍家朗、李卓耀及另一對混雙組合張德正/吳詠瑢將續留峇里,出戰11月23至28日舉行的超級1000印尼公開賽。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印尼羽賽】幸運「彩虹口罩 x 彩虹鞋帶」 謝影雪親述背後故事

Posted on

東奧後首戰賽艇環島大賽 洪詠甄四人賽摘冠

【體路專訊】由香港遊艇會舉辦的年度「賽艇環島大賽」(環島賽)今日(21日)於維港上演,75位海岸賽艇高手共分3個組別,22隊作賽。所有參賽者在銅鑼灣起步,順時針沿海岸線到鶴咀、石澳、赤柱、經過香港仔、數碼港、中環碼頭及灣仔,最後再回到銅鑼灣衝線,賽道全長45公里。多位香港賽艇隊精英均有參賽,當中東奧代表洪詠甄奧運後首次參加,即聯同隊友贏得「四人雙槳有舵手艇」項目冠軍。

白麗琪在整個比賽不斷提醒自己定必完成賽事,向自己及兩個慈善團體作交代。

今年的賽事焦點分別落在「女子單人雙槳艇」、「混合組雙人雙槳艇」及「四人雙槳有舵手艇」三大組別。香港賽艇運動員白麗琪(Claire Susan Burley)去年與趙顯臻初次出戰即勝,她今年更單人上陣環繞香港島一周。白表示今年單人出賽,身負重任,一為挑戰自己,二為兩個慈善團體籌款。最後,她以 5小時3分10秒畢業。賽後,白表示在比賽最後15公里開始體力透支及出現缺水情況,但仍不斷提醒自己定必完成賽事,最終摘金。

趙顯臻今年夥拍港隊女將許詠淇出戰「混合組雙人雙槳艇」項目。趙在雙人艇上負責發號司令及計劃路線及方向,許則為需與趙配合,聽從指令及帶領節奏。二人雖然首次一同以「拍擋」的形式出戰環島賽,不過由於日常在港隊訓練時已合作多時,加上二人狀態大勇,在比賽開端已掌握節奏,即使到達大風大浪的石澳卻無阻二人向前,最終以3小時38分10秒完成比賽,亦成為整場賽事,首過終點的隊伍,更於組別稱雄。

趙顯臻(左)今年夥拍港隊女將許詠淇出戰「混合組雙人雙槳艇」項目。

「四人雙槳有舵手艇」方面,謝欣妏、黃湘儀、梁瓊允、梁穎桉、洪詠甄這個5人組合曾一同出戰「2019世界海岸賽艇錦標賽」凱旋。這個組合在今年環島賽中再度合體,一同挑戰這場「海上馬拉松」。謝依舊擔任舵手角色,她表示2019年後五5人未有一同參加賽事,適逢疫情放緩,遂把握機會參賽,唯一憂慮是眾人的體能問題。洪詠甄表示是次賽事屬她奧運後首場大型賽事,最後5人以3小時54分26秒完成比賽,比預期4小時的衝線目標更快,眾人大感滿意,洪於衝線後指各人的體能更勝從前。5人亦成為「四人雙槳有舵手艇」項目的冠軍。

左起:梁穎桉、梁瓊允、謝欣妏、洪詠甄及黃湘儀自「2019年世界海岸賽艇錦標賽」再度合體參與環島賽。
洪詠甄表示是次環島賽屬她奧運後首場大型賽事

香港遊艇會舉辦的海岸賽艇環島賽是海岸賽艇項目的年度盛事,更有「海上馬拉松」之稱。是次賽事分單、雙人雙槳艇和四人有舵手艇全程賽,另設接力賽。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東奧後首戰賽艇環島大賽 洪詠甄四人賽摘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