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讓學童動起來!

【體路專欄】相信眾多家長及教師都希望學生在上課時能保持安靜,可是身體長期太「靜」,或對學童健康有長遠影響。靜態行為泛指以坐著,倚靠或躺著的姿勢進行的低能量消耗(不超過基礎代謝率的1.5倍)活動,其中包括使用電子屏幕和其他非使用電子屏幕的活動(例如坐著做功課或聊天)。據全球統計數據顯示,兒童平均每日累積的靜態行為長達八小時,佔非睡眠時間的一半。此外,於「2018香港健康活力兒童─ 香港兒童及青少年體力活動報告卡」的評級中,本港兒童及青少年在靜態行為的評分為C-,即僅約四成半兒童和青少年能達到每日使用屏幕不超過兩小時的標準(娛樂性質)。過多的靜態行為會妨礙兒童和青少年的身心發展,對學習造成負面影響。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的最新建議,應限制5-17歲兒童和青少年的久坐時間,尤其是娛樂性質的電子屏幕時間。

(圖一:2018香港兒童及青少年體力活動報告卡 – 靜態行為)
圖片來源︰https://www.activehealthykidshongkong.com.hk/en/index.asp

學校相關靜態行為建議

過往發表的靜態行為指南多重點討論學童於休閒時間使用電子用品,以消閒娛樂的用途為主。然而, 近年電子產品被廣泛應用於教學,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網上教學更成為主流的學習模式。因此,學校應多關注長時間使用電子屏幕產品對學童健康的長遠影響。有鑑於此,靜態行為研究網絡(Sedentary Behaviour Research Network, SBRN)於2020年底成立一個了專家小組,此小組由不同國家的學者及各持份者組成,負責制定和發布「學校相關靜態行為建議」,旨在為學童在校期間(例如課堂及課間休息)或校外學習時間(如功課及分配給學生的學習任務)的靜態行為提供指引。經過一年半的籌備,「學校相關靜態行為建議」於2022年4月正式發布。此建議適用於學齡期兒童及青少年。以下為「學校相關靜態行為建議」的內容,一個健康的學校日應包括:

1)學校應適時(包括定時及不定時)安排學童進行各種體力活動,間歇中斷學童長時間的靜態行為。在5-11歲的學童群組,應最少每30分鐘進行一次體力活動。而在12-18歲的學童群組,應最少每小時進行一次體能活動。學校可考慮進行不同強度和持續時間的體力活動,例如站立、進行伸展活動、步行至另一間教室、動態學習方式或動態休息方式等等

2)學校應盡量將不同類型及強度的體力活動(如移動任何身體部位的低強度活動,及中等至劇烈強度的體能活動)融入到功課中,並將靜態的做功課時間限制在每學級每天不超過10分鐘。

3)無論是面授課程或電子學習,學校應周詳考慮及確保在教學時使用電子屏幕產品,能更切合課程內容、教學目標及提升學習效能。在實際應用電子屏幕產品時,學校應善用不同類型的學習方式,例如配合動態教學。當必須使用電子屏幕產品進行與學習相關的活動時:

    • 應限制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尤其是5-11歲的學童。
    • 每使用電子屏幕產品30分鐘,應最少休息一次。
    • 鼓勵學童在課堂和做功課時,避免同時使用多於一種的電子屏幕產品或在非電子學習時間內,使用電子屏幕產品。
    • 避免在睡前一小時內使用電子屏幕產品做功課

4)爲了進一步促進學童的健康和福祉,應以動態的學習活動(包括站立)代替靜態的學習活動,以使用非電子屏幕的學習活動(例如戶外課程)代替使用電子屏幕的學習活動。

(圖三:學校相關靜態活動指引)
圖片來源︰https://www.sedentarybehaviour.org/school-related-sedentary-behaviour-recommendations/

除此之外,此建議還提出,教育工作者、學校行政人員、政策制定者、家長或監護人、看護者、醫生和醫療保健提供者可以根據四個M的原則來實施這些建議 (詳情請參閱SBRN網站)。同時,在執行這些建議時,學校應針對不同學童的優勢、需求和興趣而進行調整。

(圖四:學校相關靜態活動指引)
圖片來源︰https://www.sedentarybehaviour.org/school-related-sedentary-behaviour-recommendations/

總括而言,「學校相關靜態行為建議」綜合了現有的數據,並且歸納了各方專家和持份者的意見,筆者希望業界及相關人士能參考建議內容,為學童提供適切幫助,使他們可受益於全面均衡的多元化學習活動,包括室內和室外,以及各種靜態和動態活動。在政府發佈的策略文件《邁向2025:香港非傳染病防控策略及行動計劃》當中,列明了在2025年或之前須實現的9項本地目標,而其中一項目標是將青少年和成年人體能活動不足的普遍率降低一成。「學校相關靜態行為建議」有助推行及實踐上述的計劃及行動,協助學校開展介入措施,例如加強教育相關的電子屏幕使用及監管,和推動代替長時間靜態學習活動的有效學習方法等等。

參考資料:

  1. Huang, W.Y., Wong, S.H.S., Sit, C.H.P., Wong, M.C.S., Sum, R.K.W., Wong, S.W.S., Yu, J.J. (2019) Results of the Hong Kong’s 2018 Report Card on physical activity for children and youth. Journal of Exercise Science & Fitness, 17(1): 14-19.
  2. Saunders, T. J., Rollo, S., Kuzik, N., Demchenko, I., Bélanger, S., Brisson-Boivin, K., Carson, V., da Costa, B. G., Davis, M., Hornby, S., Huang, W. Y., Law, B., Ponti, M., Markham, C., Salmon, J., Tomasone, J. R., Van Rooij, A. J., Wachira, L.-J., Wijndaele, K., & Tremblay, M. S. (2022). International School-related sedentary behaviour recommendations for children and Yout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Nutri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 19(1). https://doi.org/10.1186/s12966-022-01259-3
  3. Kuzik, N., Da Costa, B. G., Hwang, Y., Verswijveren, S. J., Rollo, S., Tremblay, M. S., Bélanger, S., Carson, V., Davis, M., Hornby, S., Huang, W. Y., Law, B., Salmon, J., Tomasone, J. R., Wachira, L., Wijndaele, K., & Saunders, T. J. (2022). School-related sedentary behaviours and indicators of health and well-being among children and youth: A systematic 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Nutri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 19(1). https://doi.org/10.1186/s12966-022-01258-4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專欄】

王香生 教授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 幹事 (2020-22年)
Journal of Exercise Science & Fitness 主編 (2017至今)
香港中文大學 體育運動科學系 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教育研究所 所長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讓學童動起來!

Posted on

【體育舞蹈】「廖氏兄妹」塞爾維亞國際賽標準舞摘金

【體路專訊】香港體育舞蹈代表廖啟森/廖雲軒再傳捷報。「廖氏兄妹」周日(8日)在塞爾維亞查查克舉行的「Serbia WDSF International Open Cacak」,贏得「Rsing Stars Open Standard 」標準舞金牌。


兄妹二人分別參加兩組標準舞賽事,首埸「Rsing Stars Open Standard 」共有11個國家或地區共26隊代表參加,包括塞爾維亞丶意大利丶保加利亞丶丹麥丶斯洛文尼亞丶克羅地亞丶羅馬尼亞丶匈牙利丶愛沙尼亞及馬其頓等,香港是此賽事唯一亞洲代表,兄妹經三圈賽事勇奪金牌。

第二埸世界成人標準舞賽事「WDSF Adult Open Standard 」,除了加入了WDSF世界十項舞蹈世錦賽金牌得主以色列選手外,還有其餘世錦賽前列的阿塞拜疆及斯洛文尼亞選手,共36隊來自14個國家地區選手出戰;「廖氏兄妹」最後經四圈賽事挺進決賽,最終拿下第4名。

哥哥啟森賽後表示:「終不負眾望,繼2021年底歐洲賽區金牌後再下一城,心情非常興奮,在此要再次多謝香港體育舞蹈總會對我們的支持及信任。當然還有家人們的支持!當日是母親節,這個金牌相信是最佳禮物!」妹妹廖雲軒賽補充說:「 除了今次佳績外,我們上月底完成西班牙訓練營後前往意大利參加了一埸『Star Cup』大型賽事,選報『Rising Star Latin』,有113隊選手,我因太大意加上舟車勞動,在身體抱恙 不適下作賽,雖未能好好發揮,但成績也不錯,第二圈成績曾攀上第七位,最終排名17,期望下次同級賽能進決賽。」

二人亦表示,今年疫情下亞洲區的國際賽事一直停辦,為了提升技巧及寓賽於操,不得不長註歐洲,遊走各國,與來自各地舞林高手齊聚切磋,雖競爭激烈,但比賽能累積更多實踐經驗,尤其延期至明年的亞室運將至,希望我們在技術及表現力上能更上一層樓。「廖氏兄妹」下一站將移師荷蘭參加集訓營, 然後回港準備第一站香港排名賽。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體育舞蹈】「廖氏兄妹」塞爾維亞國際賽標準舞摘金

Posted on

【田徑】歐洲訓練寓賽於操 港隊奪2金2銀

【體路專訊】正在歐洲訓練的田徑港將近日分別出戰當地賽事,其中正於葡萄牙的跳遠代表高澔塱及俞雅欣在當地賽稱王封后,跳高港將楊文蔚亦以1米7的成績摘銀;至於在法國的男子跳遠港績保持者陳銘泰則跳出7米27,屈居銀牌。

俞雅欣(左)及高澔塱在跳遠稱王封后,楊文蔚(右)摘銀。(香港田徑總會圖片)
(香港田徑總會圖片)
(香港田徑總會圖片)

香港不少田項港將現時均在歐洲訓練,近日亦先後參與當地賽事寓賽於操。其中於葡萄牙的女子跳遠香港紀錄保持者俞雅欣就在賽事跳出6米19,與香港紀錄僅差0.12米,順利封后。至於男子跳遠港將高澔塱則跳出7米61,與俞雅欣攜手奪金。跳高方面,港將楊文蔚跳出1米7的成績摘銀。

陳銘泰(圖:體路資料庫)

至於正在法國的男子跳遠香港紀錄保持者陳銘泰近日同樣參與當地賽事,結果跳出7米27,雖然與他自己保持的香港紀錄(8米12)相差0.85米,但仍成功摘下一面銀牌。

資料來源:香港田徑總會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田徑】歐洲訓練寓賽於操 港隊奪2金2銀

Posted on

【網球】艾卡拿斯僅失4局擊潰施華利夫 奪第2座大師賽冠軍

(Credit : twitter@MutuaMadridOpen)

【體路專訊】19歲西班牙超新星艾卡拿斯(Carlos Alcaraz)勇不可擋,周日(8日)在ATP 1000馬德里大師賽決賽,只花62分鐘僅失4局,但以直落兩盤橫掃世界排名第3位的施華利夫(Alexander Zverev),繼3月的邁阿密網賽後,贏得生涯第2個1000分賽事冠軍。

艾卡拿斯延續擊敗兩大「天王」拿度(Rafael Nadal)及「一哥」祖高域(Novak  Djokovic)的銳氣,昨於男單決戰力爭衛冕的施華利夫火力全開,全場4度破發徹底壓制對手,最終以6:3、6:1輕鬆獲膀,在家鄉觀眾面前首度贏得這項泥地大師賽冠軍,亦是他今季第4項錦標,戰績28勝3負,冠絕群雄。這位「拿度接班人」巡迴賽面對Top10高手,現已締造7連勝壯舉,最新世界排名將升至生涯最高的第6位。

(Credit : twitter@MutuaMadridOpen)
(Credit : twitter@MutuaMadridOpen)

連續擊敗世界前列球員奪魁,艾卡拿斯形容「這是人生最美好的一週」,惟他仍保持謙虛,坦言還有一段路要追趕:「去年我來到馬德里是為了感受全新體驗,並與世界上最好的球手對抗,今天我感覺自己已是他們當中的一員了,儘管我在馬德里拿下冠軍,又擊敗祖高域,但我依舊不是世界上最好的球員,祖高域才是世界第一。我的排名會升到第6名,但也代表還有5位球員在前面等著我變成最好的球員。」

不過,艾卡拿斯揚威馬德里後卻宣布退出本周的羅馬大師賽,養精蓄銳希望在法網大展身手,他表示:「我的腳踝因在8強賽摔倒有點腫脹,而且腳上一個水泡還被感染,所以走路有點困難。我須要先好好休息一下,讓腳踝康復,以在巴黎(法網)拿出百分百的表現。」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網球】艾卡拿斯僅失4局擊潰施華利夫 奪第2座大師賽冠軍

Posted on

【露營.專訪】車中泊概念興起 前單車港將何兆麟推越野車車頂露營

【體路專訪】疫情久久未散,「去旅行」仿如似曾相識的都市傳說,與其坐困愁城,倒不如在香港發掘更多新玩意。「車中泊」概念近年傳入香港,疫情下港人興起露營熱潮,前單車港將何兆麟(Alan)遂把自家Land Rover Defender越野四驅車租予遊人作車頂露營,齊齊享受「男人的浪漫」。

疫情爆發之前,Alan時常主辦單車遊行團,每年帶領旅客到日本、歐洲、台灣等地騎車遊玩,然而疫情下外遊盡化泡影,他只好思考轉型,尋找新出路。過去兩年郊遊露營蔚為潮流,Alan同樣投入露營世界,有時駕駛堪稱「男人的浪漫」的Defender型號越野車愛四圍暢遊。眼見港人嗜好嘗新,普通紮營再不能滿足大眾胃口,他忽發奇想開辦「DefenderLand」,替越野車加裝車頂架及帳篷,租出予愛好者作車頂露營,讓大眾一嘗車中泊體驗,沒料反應大好,收到眾多查詢,「我一開始買呢部車都係自己玩,後來就諗不如試吓租架車畀人,點知一推出就好好反應。」

越野車車頂露營計劃富有特色叫好叫座,眼見反應熱烈,Alan後來「添食」再購置一部四驅車。他透露曾考慮租置地方營運,惟打理營地業務繁瑣,須重新鋪設草坪和添置洗手間等設施,決定與露營場合作營運。假如客人有意於其他營地露營,Alan則會專程驅車前往,為客人架置營頂,打點一切。

相比「Staycation」單單帶齊行李入住客房,露營必要須添置器材,新手露營一次起兩次止,為免浪費資源,Alan會一併租出基本露營物資,桌椅及煮食工具一應俱全,他笑言客人只需帶備衣物及食物即可到場,輕鬆體驗露營樂,「檯檯櫈櫈、仲有爐具全部都係我哋畀晒,可以成set咁租,客人帶嘢食嚟就得喇,營地有廁所又有得沖涼,咁樣初玩嘅客人就易入口好多。」Alan笑說器材以外,客人如有特別慶祝需要,他亦可提供一站式服務,其中最難忘協助客人求婚,撮合良緣,「因為佢女朋友鍾意Defender款,我事前就陪佢睇環境,準備好啲燈,早一兩日已經諗定佈置,我有朋友賣花,所以幫佢訂埋,收喺另一架車度,一搭正12點準備妥當就可以順利求婚。」

有人以為車頂營空間狹窄,實則不然,「DefenderLand」旗下越野車的車頂營面積達2.8米X1.5米,Alan指三位女士住入綽綽有餘,因此車頂露營既適合情侶二人世界,一家大小出遊亦能同鋪共寢。第五波疫情爆發前,Alan透露「DefenderLand」12月最旺時平日每日也有一兩位客人,假日更是連連爆滿,隨疫情緩和,隔離措施逐項解封,趁盛夏來臨前,大家快收拾行囊來一趟越野車車頂露營吧!

Defender小知識
屬車廠Land Rover出產的Defender越野四驅車外型經典,初時為英軍軍車,後來轉為民用,推出多年歷久嘗新,全球愛好者眾。然而Alan笑言撇除外型型格,車主享受「男人的浪漫」自要接納其另外一面的代價,「男人嘅浪漫係要承擔得起,先可以擁有到。一嚟裝埋車頂架就會有2.4米高, 普通室內停車場好難入;二嚟架車係手造,罅位難免易入水;第三大部分車都係棍波,香港都唔太多人識。」

查詢:Facebook@defenderlandhk

圖/文:洪量丰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露營.專訪】車中泊概念興起 前單車港將何兆麟推越野車車頂露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