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劍擊】兩站重劍世界盃明開鑼 江旻憓周六爭佳績

【體路專訊】2021/22賽季最後兩站劍擊世界盃分站周五(27日)展開,分別為男子重劍世界盃格魯吉亞第比利斯分站及女子重劍世界盃波蘭卡托維茲分站。香港劍擊隊將有2男3女劍手出戰,其中方凱申、何瑋桁、連翊希及李樂敏將於首日賽事登場,世界排名第8位的江旻憓則直接獲得周六正賽64強資格。

21/22劍擊國際賽賽季步入尾聲,6月各洲際錦標賽及7月埃及舉行的世界錦標賽前僅剩兩站重劍世界盃。在部分港隊成員選擇回港備戰6月10日於韓國仁川展開的亞洲錦標賽下,今次兩項歐洲重劍世界盃分站的港隊參賽人數較以往少,僅5位劍手參賽。男子港隊有現時世界排名63的何瑋桁及排名67的方凱申參賽,兩人將於周五出戰首日小組賽及預賽,力爭周六正賽64強的資格。不過由於港隊僅得兩位劍手,人數不足而未能出戰周日的團體賽。

至於女重港隊則有江旻憓、連翊希及李樂敏出戰波蘭舉辦的世界盃分站。排名62的連翊希及542名的李樂敏將於周五上陣,出戰小組賽及預賽爭奪正賽資格。至於世界排名位列前16的江旻憓免戰首日賽事,直接獲得正賽64強資格,將於周六登場。值得一提的是,女重港隊上一站賽事為5月中的世界盃阿聯酋分站,惟完成首日賽事後,江旻憓未及於次日登場,該站比賽便因阿聯酋總統逝世而腰斬,故今站世界盃將是江旻憓繼5月初的埃及大獎賽後再度出戰。女重港隊3人亦將於周日出戰團體賽。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劍擊】兩站重劍世界盃明開鑼 江旻憓周六爭佳績

Posted on

【法網】拿度大滿貫生涯300勝 祖高域速勝艾卡拿斯逃生

(Credit : Roland Garros)

【體路專訊】同處「死亡上線」的法網男單三大熱門祖高域(Novak Djokovic)、拿度(Rafael Nadal)及艾卡拿斯(Carlos Alcaraz),周三(25日)在次圈攜手闖關,打入32強,其中13屆盟主拿度更贏得生涯第300場大滿貫勝仗,成為男子網壇史上第三人!

儘管飽受左腳舊患困擾,下月3日就滿36歲的拿度面對從小就視他為偶像的法國年輕「外卡」球手Corentin Moutet仍未受考驗,全場主導賽場下僅花2小時9分鐘便以直落3盤6:3、6:1、6:4 解決對手,收下生涯大滿貫第300勝,成為繼費達拿(Roger Federer)(369勝)及祖高域(325勝)後,第3位達此的里程碑男子球手。

「打入第3圈前仍然未失一盤,我已經很滿意。事實上,過去幾個月並不容易,我經歷了一個美妙的賽季開局,非常令人難忘和激動,但在印第安韋爾斯後,我的肋骨出現了傷病,不得不離開一段時間。 所以日復一日的訓練和勝利對我來說意味很多。」下一圈將迎戰荷蘭26種子Botic van de Zandschulp的拿度談及大滿貫300勝時表示:「對我來說其實真的不重要,關於祖高域、費達拿和我,大家每天都可以發掘出新的東西來討論,是因為我們在場上已太多年了,唯一能說明的是,我們贏了很多比賽,但同時不幸的是,我們都老了。」

拿度(Credit : Roland Garros)

爭取衛冕的祖高域同樣速戰速決,狀態大勇的他以只花2小時16分鐘就以6:2、6:3、7:6(7:4) 擊敗前教練Marian Vajda所指導的斯洛伐克左手將Alex Molcan,將與Aljaz Bedene爭入16強。今年3月祖高域才與跟他合作逾10年的Marian Vajda分道揚鑣,後者成為Alex Molcan的教練,「一哥」坦承臨場確實相當不習慣,「想到Vajda坐在對方團隊那一邊,感覺很不容易,希望這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與他執教的對手交鋒。」

相比起兩大天王,19歲超新星「拿度接班人」艾卡拿斯就贏得艱苦得多,他要歷經 4小時34分鐘鏖戰打足5盤才以以6:1、6:7(7:9)、5:7、7:6 (7:2)、6:4力退34歲西班牙同胞前輩Albert Ramos-Vinolas,鎖定32強席位。至於3號種子施華利夫(Alexander Zverev)亦險遇滑鐵盧,他在先失2盤後連下三城,以2:6、4:6、6:1、6:2、7:5逆轉阿根廷對手(Sebastian Baez)。

艾卡拿斯(Credit : ATP)
施華利夫(Credit : ATP)

女單方面,人生第1次出戰法網的英國甜心拉度簡奴卡奴(Emma Raducanu)「反勝為敗」,以6:3、1:6、1:6不敵莎絲洛域治。去年包辦法網女單、女雙冠軍的捷克好手姬莉絲高娃(Barbora Krejcikova)則禍不單行,繼單打首輪爆冷出局後,又自曝染疫退賽,連雙打也無緣衛冕。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法網】拿度大滿貫生涯300勝 祖高域速勝艾卡拿斯逃生

Posted on

【乒乓球】姚鈞濤小組賽一局不失 攜陳顥樺蔡俊杰闖西班牙青年乒賽64強

【體路專訊】一眾港乒小將正於西班牙出戰WTT西班牙青少年公開賽,其中3名男子球員姚鈞濤、陳顥樺及蔡俊杰在香港時間周三(25日)於U19小組賽亮相,其中姚鈞濤兩戰一局不失殺入正賽,其餘兩名港將則錄1勝1負,同樣晉級64強。

姚鈞濤(圖:體路資料庫)

今站賽事港將派出3男4女參賽,其中男子球員率先在U19小組賽亮相。姚鈞濤在小組賽首戰面對英格蘭球手Benjamin Piggott,直落3局(11:7、11:7、13:11)擊敗對手取得首勝,緊接對陣西班牙球手Norbert Tauler,港將同樣3局(11:7、11:6、11:8)橫掃對手,小組賽一局不失下首名晉級正賽。

陳顥樺(圖:體路資料庫)

其餘兩名港將的晉級過程則較為驚險,陳顥樺首戰撼U19世界排名55位的西班牙球手Arnau Pons,雙方梅花間竹各贏兩局(5:11、11:5、7:11、11:9),在決勝局激戰至「刁時」下,港將以10:12告負錄敗績,惟他次局發揮出色,直落3局(11:1、11:9、11:8)挫芬蘭球手Aleksi Rasanen,以小組次名闖64強;蔡俊杰首戰同樣失利,面對U19世界排名51位的波多黎各球手Oscar Birrel,港將激戰5局下以2:3(3:11、11:4、11:5、9:11、7:11)僅負,猶幸他在第二戰把握機會,以3:1(12:10、4:11、11:7、13:11)擊敗英格蘭球手Louis Price,同樣以小組次名晉級。

乒乓球, 港乒擂台賽
蔡俊杰(圖:香港乒乓總會提供)

64強賽事將於香港時間周四(26日)展開,下午4時先有蔡俊杰將對上法國球手Celian Besnier,以及陳顥樺硬碰葡萄牙球手David Bessa,緊接4時30分則有姚鈞濤鬥西班牙球手Diego Lillo。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乒乓球】姚鈞濤小組賽一局不失 攜陳顥樺蔡俊杰闖西班牙青年乒賽64強

Posted on

體院30週年巡迴展周四啟動 多個互動專區免費入場

【體路資訊】香港體育學院為慶祝成立30週年,將於5月26日至7月3日期間,分階段於沙田新城市廣場、將軍澳新都城中心和樂富廣場舉行巡迴展。市民可透過展覽認識體院成立至今的發展歷程,並回顧香港體壇歷來的精彩時刻。

為期六週的巡迴展是體院30週年慶祝活動的亮點之一,它既是一個流動博物館,也是一個運動訓練場和遊樂場。場內設有不同展品、打卡位及互動遊戲,歡迎一家大小和熱愛運動的人士到場參觀及體驗,入場市民更有機會獲得體院30週年限量紀念品。

體院希望藉巡迴展向市民介紹體院多年來的發展進程以及在精英體育培訓系統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除此之外,巡迴展亦將體院及香港精英運動員帶到社區,拉近與市民之間的距離。

在每一站的首個星期六,巡迴展都會舉行精英運動員分享會,多位來自不同體育項目的精英運動員將與市民交流,分享他們的運動生涯和介紹在背後默默支持他們的幕後功臣。

首站假沙田新城市廣場舉行的分享會將於5月28日舉行,出席的運動員包括在東京奧運女子乒乓球團體賽摘下銅牌的杜凱琹、李皓晴和蘇慧音;香港羽毛球「一哥」伍家朗及香港首位躋身奧運的體操運動員黃曉盈。其後兩場分享會將於6月11日及25日分別在將軍澳新都城中心和樂富廣場舉行,運動員出席名單容後公佈。

巡迴展共設九個部份,其中兩個為資訊性展區,包括「體院30週年大事回顧」及「香港精英運動員體壇佳績」,展示了體院過去30年的重要歷史時刻,以及香港體壇的卓越成就。其餘七個展區則為互動遊戲、體驗活動和富有特色的打卡位。當中的運動挑戰區,入場人士可於單車及劍擊區親身體驗體院精英體育項目的訓練日常或比賽實境,感受運動員的堅毅精神及衝刺一刻的興奮心情。

至於香港精英運動員展品是巡迴展的「重頭戲」,場內將展出了一系列充滿紀念價值的珍貴展品,當中包括「車神」黃金寶的彩虹戰衣、「牛下女車神」李慧詩參加東京奧運時使用的戰車、「少年劍神」張家朗在東京奧運穿過的金屬衣等,機會千載難逢。

資料來源:香港體育學院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體院30週年巡迴展周四啟動 多個互動專區免費入場

Posted on

【港足・專題・一】Gimmick戰勝一切? 狼少談本地波宣傳新血路

【體路專題】黃子華(嚴格來說是劉青雲)曾經說過,「做人無公關,食屎㗎喇。」其實不只做人,做甚麼大事也好,沒有公關、沒有宣傳,即使事情做得多好,也總像無人知道。今次一系列的港足專題就與大家暫時撇開球員問題,從宣傳及市場策劃角度入手,嘗試與不同人士對談尋找做好香港足球的方向。訪問原於封場初期做好,卻遇上聯賽腰斬而暫時擱置,到近日傑志、理文及港隊等令香港足球再回到大家眼球。既然「咁大件事要有人講」,不如就趁現在推出本專題,讓大家討論討論。首集,我們先找來網絡內容創作者(Content creator)、早前製作了6集港足短片的狼少。

認識狼少,大部分觀眾相信是緣於他的「車cam」改編歌短片,但其實他現時正在網絡平台ACOO擔任內容創作者,去年底面世的「香港足球重塑企劃」短片系列正是出自其手。「香港足球重塑企劃」由ACOO與《試當真》主理人之一許賢聯乘,分成「教練(郭嘉諾)上、下」、「球迷(杰寧及嘉盈)」、「球員(夏志明)」、「球隊(理文)」及「青訓(車路士足球學校(香港))」6集,表明為求「探討,發掘香港足球新嘅可能」。

許賢(圖:體路資料庫)

許賢在片中不時提出對香港足球的期盼,《體路》去年中亦也曾找到這個「足球(比喻)員」詳談。這次不再和許賢傾談,反之想與幕後的狼少討論香港足球市場的可能性。自稱較少留意本地波、多看德甲的狼少最初也因為熱愛足球的上司提出,加上再早前的許賢與強尼短片反應不俗才決定「添食」,製作今次6集系列。做網媒,「view數」至為重要,「個人認為是合格的,我不敢說它有很好反應,但如果對比一些香港體育製作或專訪的觀看次數,它真心不差。」截至5月25日,這系列在YouTube共有逾35萬人次觀看,當中《試當真》與「車足」比賽的一條已有逾8萬5000觀看次數。

在YouTube搜尋「香港足球」,彈出的結果大多屬球賽或球員精華,最貼近「重塑」系列製作的,可能就要數到是許賢舊公司「CapTV」的數條短片以及「混血肥仔」與夏志明鬥射十二碼,前者上載6至7年獲平均約10萬點擊,後者則於兩個多月內獲得近18萬點擊。至於相比ACOO自家製短片,「重塑」系列的確比大部分專題反應熱烈,但對比有何啟華、許廷鏗及Serrini等歌手的短片仍相形見絀。狼少認為,如果要將足球片與娛樂片比較並不公平,但今次製作得到的迴響已比其付出的多:「首先突顯到有許賢這類人存在,他有名氣、有力量兼製造到聲音,再者亦令人見到香港足球有得做,重燃希望,也見到我任職的平台是有心。」

要將這鼓氣勢延續下去,甚至與其他團體一起推廣香港足球,狼少提出兩大要點,認為可以在市場推廣及製作上做得更多:「現有的香港傳媒對香港足球的製作局限在專訪及直播,但並不足夠。」先講直播。近季港超聯及盃賽直播均由狼少的舊公司包辦,大部分賽事均由球隊自行出錢才有直播,直播媒體則會安排約3至4部攝錄機拍攝,數目視乎球場大小及限制。狼少認同本地波資源難與世界級聯賽比較,但偏偏資源多少可以大大影響直播的精彩程度:「這個精彩程度正正能令一些『唔熟波』的球迷更欣賞。當別人可以用4、5部機只影著一記射球的角度多漂亮、弧度如何、衝網的力度,

那種治癒感會令女生尖叫、男生熱血,好想學、好想和他影相。這種就是拍得靚與拍得到的分別。

英超YouTube片段截圖

以最受歡迎的英超為例,官方YouTube頻道每日都有約3條新片出爐,內容包括不同年代的球員及賽事精華、世界級射門、助攻、攔截,亦有球員訪問等。單看一段12月最佳入球的精華,熱刺的盧卡斯摩拉射入諾域治的一球已用上4個角度剪輯而成。相反香港足總的YouTube頻道雖有定期更新,但全部短片只屬宣傳片、記者會及賽前訪問,過去一年過萬觀看次數的只有近兩季聯賽宣傳片。比賽精華則落在官方直播機構的頻道中,但正如狼少所說,礙於器材所限,質素確不能與歐洲主流聯賽相比,部分精華旁白亦說實話不太吸引。

夏志明(左)

「另一方面社會流傳一個直覺,就是香港足球『搵唔到食』,或是打假波、拖糧等等,傳媒的訪問又經常報悲不報喜。

我見到早前有訪問無班落的球員要做兼職,但其實港足不止這些,例如理文歷史性去亞洲賽,又好像不太多訪問報道。喂,其實好值得講。

狼少認為,當市場充斥負面消息及情緒,球迷及大眾便一直看不到希望,傳媒於此時就正正更需要製作更多給予希望的內容,讓球迷認識球員的不同面向。他舉例英超球員為迎合中國市場,到農曆新年時亦要拍攝賀年短片,證明足球只講足球並不足夠,亦需要講求噱頭:「『子彈』(夏志明)教我,足球是運動與娛樂的結合。如果你想足球興盛就要接受,足球本身亦是一個表演,甚至你要其他所有事成功、有話題、有凝聚力也是同樣。」

陳曉明(圖:體路資料庫)

「要做到這些,球員和球會都要open-minded。」今次「重塑足球」系列找來郭嘉諾、夏志明、標準流浪及理文等職業足球圈內單位參與,狼少不諱言全數合作對象都非常有心,當中流浪同樣有拍攝師隨隊、郭嘉諾非常主動協助,並特別提到理文主教練陳曉明用心融入新一代文化:「他好努力地進入Instagram的文化,成功與否是一件事,但至少很有心。他們很空閒嗎?當然不是,要管理一支球隊是多少層面的事,但他們明白要找新出路。」陳曉明的Instagram有3000多名追蹤者,平日除了分享足球場內外的事,亦有他自己的日常生活事。「他們給我的感覺是自己做好自己,難聽點說就是,『我洗乜理港超好唔好?』,做好自己就希望可以突破陰霾。」

然而做好自己亦有一定限制。狼少透露,今次拍攝前的準備功夫遇上不少阻滯,當中來自場地一環是最令其頭痕,「香港要影波,場地限制太乞人憎。」由於並非由港超聯球會牽頭,拍攝首兩集時找尋場地,狼少就只能用上最原始亦常見的做法:食炒場,「難聽點說便是買黃牛。」康文署轄下的草地足球場的預訂分成90分鐘一節,即剛好一場正規球賽的長度,相信不少用家甚至港超聯球會都試過未完場便有工作人員鳴笛趕走。「又要簽場又要預備,其實基本上我就只有約一小時拍攝。如果有拍攝經驗的都會明白只有這個長度,就只能做到簡單拍攝,但我們又不是沉悶地站著說,所以好吃力。」

再者,以記者經驗,即使只在康文署場地作簡單訪問拍攝也好,動輒就會「驚動」場地保安查詢甚至阻止。如果用上腳架,就更大可能「悲劇收場」,故不少人遇上小規模拍攝時都會「偷雞」。若依正規手續申請,需先致電場地聯絡,再以書面提交申請表及公眾責任保險單的副本。根據康文署指引,申請者須以政府及申請公司聯名名義,自費購買650萬元至3000萬元的公眾責任保險,保險的條款及條件須經由部門批准。拍攝收費首4小時7000元,其後每小時1700元。以上種種限制,作為製片的狼少明言是製作港足主題短片的極大阻礙。

這一系列的專題訪問之末,我都會邀請受訪者回答一條雞與雞蛋的問題,究竟要吸引球迷入場,提高球員及球賽質素抑或加強市場推廣及宣傳較重要?

我覺得這一刻是marketing較重要,因為香港從不是一個不夠資源去提高球員質素的地方,只是分配得不夠好。

經過這數個月的拍攝合作,狼少感嘆球圈中有好球員、好球隊,僅是缺少渠道讓外界了解清楚。他認為市場策劃的好處是能讓大眾知道本地波的商業、觀賞及運動價值,「如果是窮到連球隊都無,當然就要做好技術。但現在並非大鑊到甚麼都沒有,只要透過推廣就能爭取更多資源,證明價值是存在的。」

今次Acoo與許賢的「香港足球重塑計劃」為我們帶來引子,找到新缺口探討本地波的宣傳及市場推廣問題。但單是狼少一個屬圈外的content creator當然不夠,下一集我們就會找到是次專題的首個圈內人,來自一支港超球隊的媒體主任。

圖、文: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港足・專題・一】Gimmick戰勝一切? 狼少談本地波宣傳新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