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專訊】「2020東京殘疾人奧運會」今日(25日)正式開始比賽,開幕前網上一直有就Paralympic Games中文名稱應譯作「殘奧」還是「帕運」作討論。本地新聞媒體《立場新聞》今日就譯名一事訪問將出戰東京殘奧輪椅羽毛球的香港代表陳浩源,後者指譯名對他而言並非大問題,並認為「殘」字本身沒有負面意思。
據《立場》報道,現時世界排名第二、有望於東京殘奧爭奪獎牌的香港輪椅羽毛球運動員陳浩源,回應有關譯名問題時指:「殘奧就是殘疾人士奧運會,不過大家覺得個殘字好負面(negative),其實個人認為該字本身並無負面(negative)意思,因為我們身驅有殘缺,但我們並非殘廢。」他指如果自己被叫作殘疾人士,覺得屬中性,沒有任何不敬意思;但如果被叫作殘廢人士就是負面。陳浩源希望告訴公眾,「只要有一個公平的平台,我們是殘而不廢。」故他認為並非一定要以音譯,把殘奧會叫作帕運,譯名對他而言並非大問題,反而重點是希望透過今次有電視台直播殘奧比賽,在不同運動平台展現傷殘人士的價值。
根據國際殘疾人奧委會(International Paralympic Committee)網站的資料,殘奧會一詞Paralympic由希臘語介詞「para」(旁邊)及「Olympic」組成,意指Paralympics是一個平行(parallel)於奧運會的運動會。Paralympics在香港譯作殘奧,在台灣則取音譯為帕運或帕拉林匹克運動會。
今屆東京殘奧展開前,有網民撰文指出「殘奧」一詞翻譯得不好,認為原稱並無殘疾意思,故應如台灣音譯「帕運」。文章獲多間媒體轉載,亦有媒體隨後以「帕運」或「帕奧」取代殘奧。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亦在社交媒體指留意到有市民就殘奧會名稱表達意見,明白現時名稱有改善空間,日後將繼續聽取相關意見及積極考慮易名的需要。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東京殘奧】陳浩源回應「帕運」譯名:殘字本身不負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