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專欄】因為疫情未能多加在戶外活動,困在家中看電視的時間增多,不期然留意到電視劇《男排女將》本周迎來結局。Netflix的外國劇種近乎包羅萬有,但有誠意的本地製作也值得支持,近期就看到不少體育人也在面書上展示《男排女將》劇照分享,甚至不同體記都有採訪劇中球隊力圖背後的原型力臻排球隊,為讀者帶來更深入的故事,可見這套作品有一定迴響。
《后翼棄兵》、《The Crown》、《Emily in Paris》,不同類型的外國劇種今年在Netflix熱播,為疫情下困在家中的人們帶來有趣兼多采的娛樂享受。誠然,與外國豐富多變的劇種相比,今年港產劇集也有不少有趣的製作,由3月中令劉俊謙彈起的《二月廿九》、4月至5月時歐錦棠領銜的《打天下》、5月份林保怡、周家怡、陳奐仁及衛詩雅合演的《歎息橋》、10月至11月有鄭中基、余香凝、張可頤、強尼等合演的《暖男爸爸》,直到近期鄧麗欣孭飛的《男排女將》,都是劇本及演出都有趣的作品,那種趣味有著以前追看90年代無綫劇集的感覺,同時會較貼地去緊跟香港社會現實情況。
觀眾會自行選擇影視娛樂作品,順應時代潮流,現時20歲以下的新生代很多都喜歡韓劇、韓星及韓國歌曲,BLACKPINK、IU、玄彬、朴寶劍的新聞,2字頭可能瑯瑯上口。3字頭可能較喜歡Viutv劇集題材多變,同時涉獵Netflix劇種。4、50歲以上或者家庭客可能仍然是無綫主導,有時候看《愛回家》只是習慣了電視送飯,看看老朋友劉丹、單立文和劇中親友互動,總之百貨應百客。但是,當娛樂影視作品的選擇越來越多,你的對手變成Netflix,本地作品是否還有競爭空間?又或者說,在此情況下,怎樣才會令到本地薑都可以拿出去競爭而不落後於人前?
以《男排女將》為例,主線是看鄧麗欣透過當教練重拾對於打排球的熱誠,從而刺激起自己再次上場親身打排球,當中貫穿她和男友人陳宇森含蓄的感情線,和以往大家在大台睇慣睇熟呼天搶地式的感情戲截然不同。另一條線,見到兩位男主角顧定軒及陳卓賢在戲中變化,前者為了球隊發展放棄當主攻,改打自由人;後者弄傷右手改練左手打波,穿插一段和余潔瀅的感情戲,點頭即止令人回味。在本周的結局篇,見到力圖和對手翔鷹隊決戰,回應本劇最初顧定軒和隊友被該隊踢走而自立門戶的情節,最初鋪下的線在結尾回收,情節編排完整。連本地雜誌號外創辦人之一、香港文化人鄧小宇都執筆評價此劇及鄧麗欣的演技,也點名提提陳卓賢的吸引力,可見這部作品的話題性。
在此忽發奇想,如果有本地影視作品是以本地足球圈為主題,穿插真實事件及恩怨情仇,可能會意外成為推動足運的新一著好棋。事實上球圈的趣聞實在不少,問題是如何拿捏及掌握分寸方可收到推廣奇效,以哪一個時段、哪一支球隊為主角藍本方有吸引力?以本地影視作品而言,最早以足球為題材應該是1983年的電影《波牛》,由元彪擔任主角,數數手指都是37年前的事了。
活在壞時代更需要娛樂提神,2020年,體育迷失去了高比拜仁、史隆教練、馬勒當拿、羅斯、侯利亞領隊,以往不明白何謂年關難過,只是看看今年全世界被疫情玩弄,不少偉人倉促離世,正是現實叫你提早醒過來面對殘酷日子,告訴你人生只是瀟灑活一場。幸好,現時仍然有影視作品可以追,可以有體育賽事欣賞,在本地體育賽事特別足球賽仍未回歸的日子,唯有一邊等待、一邊部署新的計劃,新一年拿出勇氣面對更困難的逆境波吧。
文:體記阿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體路專欄】活在壞時代更需要娛樂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