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專欄】本星期開始,一套名為《男排女將》的本地體育劇集在ViuTV播映,由歌手鄧麗欣(Stephy)聯同組合MIRROR成員陳卓賢(Ian)、Anson Lo、組合Error成員肥仔、193、新人顧定軒等等聯合演出。此劇是由真人真事改編,講述一班熱愛排球的年青人因身高問題遭到原有球隊放棄,但遇上香港前女子排球隊大槌手蔣家瑜(鄧麗欣飾),在她的指導下慢慢成長,故事原型是女教練葉鳳儀帶領的力臻男子排球隊,用數年時間便由丙組晉升至甲一組別。每一次有體育作品出現都會刺激該項運動短時間內掀起熱潮,今次劇集會否令到排球運動突然間受人關注?
由於鄧麗欣和陳卓賢本身都是打排球出身,在劇中打排球的畫面可以說是手到拿來。反而比較著意的是20集故事中,看到一班年青人如何透過體育成長。首集劇情,見到新人顧定軒不斷要求鄧麗欣指導他排球技巧,到後來隊內選拔賽時得到Stephy點撥反敗為勝,從而開啟他們組隊的機緣。原有球隊的教練因為看不起一班副選球員身材矮小,認為只有身型高大的人才可以在排球場上有所發揮,這番說話刺激了張競康King(顧定軒飾)和一班隊友離隊,然後自立門戶,輾轉找到Stephy和他們組成球隊「力圖」,慢慢從丙組成功打上甲組。
「力圖」,意指Little,象徵著這班不被人看好的年青人。故事原型,其實是來自2006年成立的力臻男子排球隊。他們在女教練葉鳳儀領軍下,數年間由丙組晉升至甲一組別站穩陣腳,葉鳳儀這位前香港隊自由人正是Stephy飾演的蔣家瑜一角的原型。體育劇集的主要橋段,多數是有潛質的主角如何透過訓練成長,教練和隊員之間的互動及衝突,面對強敵發揮不屈不撓的精神和意志,這些都是戲劇吸引人的元素。
本地電視界別自70、80年代開始起飛,無線自1967年以「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名義推出免費電視廣播服務,此後面對麗的電視(82年易名為亞洲電視)、佳藝電視(1975至1978年)競爭,去到今代本地對手是有線電視及旗下奇妙電視、NowTV及ViuTV、港台電視。但如果以推出本地劇集為主的電視台去計,主要仍是無線及ViuTV。
體育作品在本地影視史上算是冷門系列,由70年代無線引入日本女排劇集《青春火花》,東洋魔女蘇由美及魔鬼教練馬志的故事風麾一代觀眾,並且提升了排球運動在大眾心中的形象,之後較出名的可能有動漫作品《足球小將》、《男兒當入樽》,真人電視作品則有千禧年後的《戀愛自由式》、《桌球天王》、《尖子攻略》,還有單車電影《破風》、體操電影《翻滾吧,阿信》,當然少不了張家輝那套《激戰》直接刺激大眾去認識MMA,可以見到體育影視作品的威力極大。
每一次有相關的體育影視作品推出,都會直接刺激那個年代的青少年留意該項運動,甚至投放時間學習,可以說這些作品是推廣一項運動的最好宣傳。不過,綜觀多項體育作品都會有一些漫畫化的表達形式,最佳例子莫過於周星馳電影《少林足球》,那些魔幻射門特技比起《足球小將》更為誇張,基本上是博君一笑的格局。
眾多體育影視作品都是非常勵志,刺激年青人努力追夢,但在現實香港社會從事體育行業,實際情況可能比起戲劇更加艱辛。單是現在第4波疫情進襲香港,不少教練及體育界人士都擔心生計受損,擔心各項活動又要取消,擔心再次手停口停,而政府愛理不理的態度卻是令人憂心。如果觀看體育作品是要激勵自己努力去打逆境波,那麼這場逆境波要打足一年以上甚至更長時間,而且疫情影響下連室內運動都要再被禁止,到底如何激勵自己再次面對漫長的困境?市民努力防疫,但現實環境總是眾多意外發生,當一眾年青人連做運動的機會都越來越少,如何讓他們透過訓練去磨練心志?看著新劇集上演,只望能夠從中得到啟發,找到動力再去面對殘局。
文:體記阿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體路專欄】《男排女將》刺激體育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