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專欄】我一直相信跑步能引導正向思考,三年前出版了拙作《跑出一片天》,希望把自己跑步的一點一滴寫出來,讓讀者感受跑步帶給我的改變,同時把這份力量傳揚開去,有幸拙作獲大學和公共圖書館收錄供公眾借閱。
運動,是心情調劑的良藥,因運動時身體會刺激大腦中樞神經製造安多酚,這物質又稱為「快樂荷爾蒙」或「天然嗎啡」,既能減壓,也令人心情愉悅。近日,法治和監禁等議題,引發我思考在囚人士的運動日常。受制於獄中有限的空間,現時監獄中沒有為在囚人士安排跑步訓練,但懲教署每天會安排在囚人士進行不少於一小時的運動。合資格的體育導師會指導在囚人士參與體育課,包括球類活動及循環訓練,有助打發時間及舒緩情緒。
自2007年開始,懲教署派出挑選後適合參與「樂施毅行者」(Oxfam Trailwalker) 的在囚士人,並為他們安排有系統的體能訓練,以鍛鍊他們的紀律性、意志及堅毅精神,並鞏固他們改過自新及重投社會的信心。
當年21歲的阿源(化名)因誤交損友而入歧途,因販毒被判入歌連臣角教導所服刑。年過70的父母長途拔涉仍堅持到獄中探望兒子,隔著鐵窗,阿源反思自己的過錯,回想到兒時父母帶他行山的時光,便決定參加毅行者挑戰自己。身形瘦削矮小的他,憑藉意志捱過艱辛的毅行者訓練。2017年11月毅行者當天,全程100公里的路程,阿源一路上面對不少難關和意志力的考驗,中途更曾經抽筋,但父母一直以來對他的支持,轉化成堅持下去的動力,他與另外3名在囚人士的隊友,一同咬緊牙關最終以29小時16分鐘走完100公里崎嶇的山路,成功挑戰毅行者!
阿源的教練是二級懲教助理劉志輝,亦曾兩次自行組隊參加毅行者,最佳時間為24小時。劉志輝見證著阿源的改變,面對困難不再輕言放棄,反而勇於接受挑戰。
「樂施毅行者」是全港最大型的遠足籌款活動,推動扶貧救災工作及改善弱勢社羣的生活,每年都得到各界鼎力支持,逾萬名參加者報名挑戰。懲教署除了有安排在囚人士參與之外,署內人員亦會派隊參加,以身作則向外界展示挑戰為他們帶來的改變。
懲教主任林家禧及其隊伍以17小時21分鐘的佳績完成2018年毅行者,榮登「樂施超級毅行者」。隊長林家禧非常高興能夠在目標時間內完成,對隊員、部門及義工的支援表示感激。他說:「我們十分重視分析各隊員的能力和體質,再訂立合適強度的訓練項目。我亦與隊員分享我過往參與毅行者的經驗和心得,藉此鼓勵更多同事參與這項突破自我界限的活動。」
已參與毅行活動10年、已退休的前助理署長(服務質素)楊俊偉說過,挑戰毅行者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很多考驗,除了艱辛路程,還有不少難題需要應變解決,例如維持體能及心理狀態、以至惡劣天氣、溫度驟降等變化因素,但他認為只要抱著不進則退的精神、積極的心態奮進,最終可達終點。有懲教人員更與子女一同參與,冀透過公益活動,灌輸毅行者勇於挑戰的精神。
雖然毅行者為4人一隊,但力量往往不是只有4個人。擔任懲教署的毅行者支援隊同樣是一項考驗,需要通宵達旦駐守檢查站安排食物和補給,這甚至會關乎參加者能否「行」出理想時間。擔任支援隊7年的二級懲教助理馮秀珠謂見盡參加者在難關之中的臉容:「大部分參賽者在完成一半路程時,肌肉酸痛和氣力不繼,入夜間的睏倦更容易令人萌生放棄的念頭,糧食補給、醫療支援,以至陪伴和鼓勵都是支撐他們繼續走下去的推手。」
懲教署原本打算派出約10支隊伍出戰2020年毅行者,可惜受社會運動及疫情影響,活動需要延期,暫定延至2021年1月舉行。
最近,一位監獄牧師告訴我,他經常探望的一位在囚人士也熱愛跑步,服刑前更已完成了半馬,在囚期間沒有放棄跑步訓練,仍然堅持練習。牧師告訴我這位在囚人士已計劃出獄後要挑戰人生第一個全馬。所以牧師把拙作《跑出一片天》帶給他,作為一點鼓勵,衷心希望他願望成真!
文:張樹槐 達人傳訊董事總經理
(本文曾於信報刊登 )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體路專欄】在囚人士重新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