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專訊】新型肺炎疫情侵襲全球,全球體壇停擺之下,原定今個暑假舉行的2020東京奧運被迫延後一年上演。趁著這個沒有奧運會的奧運年,《體路》編輯部特意搜羅近屆奧運會的經典畫面,與大家一同重溫「當年今日」。今次就回到1992年8月8日的巴塞隆拿奧運,看看有「夢幻隊」美譽的美國男籃,是如何風靡全球球迷。
可以說,「夢幻隊」的誕生始於美國在1988漢城(今稱首爾)奧運的落敗,當時美國男籃僅得銅牌,是隊史上在奧運的最差成績。翌年,國際籃聯(FIBA)投票改動規則,容許NBA球員參加奧運,動議獲56:13大比數通過。然而,美國籃協當時是投下反對票的。
擁有米高佐敦、柏賓、「魔術手」莊遜、布特、巴克利、卡爾馬龍、史托頓、穆連、德士拿、伊榮和大衛羅賓遜的美國隊,實力固然高人一籌,奪得金牌也是意料中事。「夢幻隊」是史上首支在每場奧運比賽都攻入超過100分的隊伍,且場均以43.8分的勝差贏波,安哥拉、克羅地亞、德國、巴西、西班牙、波多黎各和立陶宛先後俯首稱臣。
來到1992年8月8日上演的男子籃球決賽,「夢幻隊」再遇初賽手下敗將克羅地亞。這場金牌戰稱得上是美國男籃在當屆奧運「最難打」的1場比賽,克羅地亞在上半場一度領先過25:23。比賽末段,「夢幻隊」越拉越開,最終以32分之差報捷,是球隊在巴塞隆拿奧運勝差最少的一仗;美國男籃當年奧運其餘兩場勝差在40分以下的比賽,分別是初賽對克羅地亞(33分),以及8強對波多黎各(38分)。
「夢幻隊」在1992年橫掃巴塞隆拿奧運,不單在全球各地掀起了籃球熱潮,也令到NBA國際球員的數字得到大幅提升,當中不少人更直言,啟發他們去接觸籃球的正是「夢幻隊」。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當年奧運】橫掃92奧運 「夢幻隊」掀起全球籃球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