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專欄】在眾多不同球類比賽當中,都會出現「黃金入球(Golden Goal)」的規則,即是對賽雙方在法定時間內平手下,便會在加時階段以先入球方為勝。「黃金入球」過去曾出現在足球壇上,不過在短短10年時間,這項規則就被國際足協(FIFA)廢除,以下與大家講解一下,為何這項看似令加時賽更刺激的規則會被棄用。
早在1993年,FIFA已經引入黃金入球的規則,並在青年賽上試用,目的是鼓勵球隊在加時賽中積極進攻,為大型國際賽事的加時賽帶來戲劇性的效果,希望藉此減少以12碼決勝負的機會。此後,FIFA更將這項規則從青年組賽事搬到成人組賽事,並在奧運會、歐洲國家盃、世界盃等賽事上使用。
根據FIFA官方統計數字顯示,在1993年至2003年間,共有35個「黃金入球」,而首場以黃金入球決定勝負的賽事為1993年3月13日的世界青年錦標賽(U-20世界盃前身)8強賽,澳洲隊的Anthony Carbone在加時賽上半場9分鐘攻破烏拉圭的大門,協助球隊淘汰對手擠身4強。自1996年起,黃金入球更引入到奧運賽場上,當年的非洲勁旅尼日利亞在4強就是憑著簡奴(Nwankwo Kanu)在加時階段的黃金入球,擊敗有朗拿度、白必圖、李華度等巨星助陣的巴西隊殺入決賽,最終更擊敗另一支南美勁旅阿根廷奪得奧運金牌。
雖然黃金入球為國際賽帶來不少戲劇性的場面,不過在高風險的淘汰賽階段,很多球隊寧可加強防守,都不願意冒險進攻導致後防出現漏洞而失球,令在這規則下的加時賽進球數大大減少,以12碼決勝負的賽事反而不減反增。有見及此,FIFA於2003年起逐步改用「銀球制(Silver Goal)」,即在加時上半場領先一方為勝利,不過這規則同樣不受歡迎,因此在2004年歐洲國家盃後,FIFA便全面廢除以上兩條規則。
資料來源:FIFA, talkSPORT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冷知識】「黃金入球」為何被FIFA廢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