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專欄】隨著新型肺炎在本地確診個案漸見減少,且防疫用品供應日趨穩定,教育局亦宣布全港中、小學及學前幼童分階段復課。長達三個多月的停課日子終於結束,學生亦可以返回校園,重拾有規律的生活。然而,在醫療界暫時仍未找到有效消滅這世紀病毒方法之前,所有人都需要重視個人和環境衛生;常戴口罩,勤於洗手已是今日必須的習慣,但校園人流密集,且年輕人自我約束力參差,各校校長、老師在復課前作出的部署安排猶如大戰當前。體育同業在停課期間轉戰網上教學,經驗雖然難得,卻總不及現場施教,因此當宣佈復課後,心情固然雀躍;不過始終在未明朗的疫情下,準備如何迎接多月不見的學生回來仍然充滿疑問。
體育科精髓在於親身參與
停課期間開展「網教」雖然提供各式各樣課題讓學生可以在家學習;接著嘗試利用網上視訊會議軟件作實時教學,亦營造到師生互動的學習環境。但體育科畢竟是通過「親身參與」來學習,縱使科技如何配合,網上體育課難免總有「失真」。於是當局方宣布全港學生從五月下旬開始按計畫分段復課,筆者跟許多同業一樣頓時鬆一口氣。
體育人捍衛體育課
稍為興奮過後,腦海裡又瞬間「閃出」大堆疑問……復課後究竟適合進行什麼活動﹖上體育課又怎樣處理學生配戴的口罩﹖在社交距離和人數限制下,學生如何分佈﹖場地、用具應該怎樣消毒﹖甚至如何進行體育考核﹖成績又怎樣計算……似乎復課後要處理的問題比想像中還要多,於是部分學校索性取消體育課,又或者只讓學生繼續留在課室以運動理論課替代。然而,有更多熱血體育人豈會抺煞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權利﹖回顧疫情高峰期,學生大部份時間呆困在家,只有少數能夠像運動員一樣,對身體狀態有所要求,身心健康難免受到影響;體育運動正好是改善良方,既可以提昇學生身體狀態,亦有助舒緩鬱結情緒,因此即使情況如何困難,都阻不了同業堅持開展體育課。
復課後活動掣肘
教育局終於在臨近首階段高中生復課前,向學校發出進行體育活動指引,當中除了說明具體安全距離和戴上口罩上課外,亦建議體育老師只適宜安排學生進行個人且非器材類活動。筆者和同事立即就此事商討部署。一方面要配合局方安全指引,另一方面又要考慮老師教授相關項目的經驗,還要深思進行活動時學生的能力。當中能夠選擇的項目不會太多;伸展運動、瑜伽、個人舞蹈、高強度的間歇式訓練,相信是大部份同業在體育復課後的教學活動,至於筆者,最後卻選擇以「太極拳」作為復課後所有學生的學習活動。
普及太極拳機會
早於九十年代太極拳已被納入體育科課程之一,亦已製成非常完善的教材套供學校使用。當年亦曾有同業致力推行,開辦體育教師培訓,希望在不同學習階段遍地開花。惟普遍年輕一代略嫌太極拳動作緩慢,同業在課程規劃上只讓太極拳成為其中一個選項。在疫情下復課,給予這個項目可以重新包裝,然後介紹給年輕人。筆者本身對太極認識亦很膚淺,可幸年輕同事曾經在大學時接受培訓,因而成就了一次「師師互動」和「師生互動」的機會。
太極拳講求注意呼吸,動作需要身體協調;在一招半式之間均出現重心轉移,講求身體左右平衡。對於平日勤於運動的學生,可以重新檢視自己這方面學習能力;至於少做運動的同學,亦因為只需要在狹小空間進行,因此亦不會太抗拒參與。由於大部份學生都沒有學習太極拳經驗,就等於所有人在項目上沒有明顯優勢;加上老師在動作講解時套用學生平日生活多接觸的用語變成口訣,例如將近年坊間用於減壓訓練的「覺察呼吸」套用在太極拳的呼吸方法,將動作口訣更生動地表達出來,加上在課堂播放節奏舒緩的中式音樂,營造出理想氣氛,學生反而更願意接受練習。原本以為起碼半數學生都抗拒,豈料大部份都能夠認真完成每堂進度。
在復課以後,即使出現諸多限制,惟體育人都能夠各施各法,不會讓上課時間無聊虛耗,更希望學生有所得著。由此可見,同業們所做的一切,其實都只不過期望學生可以在難得的時間裡重投運動懷抱。回顧今個學年因為社會運動,加上新型病毒來襲,令教育界變得充滿挑戰,但危機中往往充滿機會,只要體育人有心,再困難也自有發揮空間,努力守護我們的學生吧。加油!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體路專欄】復課.體育.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