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中國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奧運新星的培育發展

【體路專欄】2024年巴黎奧運中,香港運動員又再一次創造出有史以來最佳的成績,獲得兩金兩銅,排名第36位。作為香港隊支持者的我們,每場比賽都以激動和興奮的心情觀看運動員的出場和發揮。贏得獎牌與否,在奧運會中的比賽都反映了香港運動員在世界水平的競爭能力。我們關注他們的表現,正是對他們實力的認同和信心。

隨著時代的進步,世界體育水平的差距越來越小。加拿大學者Jean Côté 1 就運動發展路徑提出了一個發展模型(圖一)。其中提出,兒童體育發展應以多樣化參與、建立不同運動知識和能力為目標。同時亦建議,可以接納部分兒童在某一項運動上有專項發展。為不同參與運動的人留下空間去追尋各人能力所及,志向所願的夢。

圖一: 運動參與的發展模型Developmental Model of Sport Participation.

在大力推動全民運動的同時,也有一批天賦出眾的精英兒童和青少年運動員 (Elite Child / Young Athlete),他們接受專業教練的專項訓練,投入早期的競賽環境中成長。這些精英運動員在社交、情感和身體發展上有著與大部分孩童不一樣的需求,他們需要適當的訓練、指導和比賽,確保既安全又健康的運動生涯,促進未來發展。若然就精英運動員的訓練安排,最好不過就是翻查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IOC) 的共識聲明 (consensus statement)。早於2008 2及2015 3年,IOC 就兒童及青少年精英運動員的發展定下了共識聲明。

科學化的訓練安排

與世界衛生組織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 對學童健康活動的建議7相比,IOC 對兒童精英運動員指引有明顯不同 (表格一)。當中特別提到兒童精英運動員更強調無氧訓練的安排、肌力訓練上亦有相對清晰的強度要求。例如肌力訓練上應以強度控制為本,以一次最大重複次數 (1RM)作為基線參考,有氧與無氧訓練會被分開作為不同的訓練類型,強度控制亦會以最大心率 (HRM) 作為基線計算。無氧訓練中亦會強調鍛鍊後恢復上的考慮。要掌握RM 或HRM的使用,教練及老師們就要先了解運動科學中的測量方法,作出更貼合需求的安排。

表格一: 兒童精英運動員與5 – 17 歲學童訓練建議安排的比較

兒童精英運動員 5 – 17 歲學童
訓練類型 頻率 時長 強度 頻率 時長 強度
肌力訓練 至少每週 2 – 3 次 每次 3 組 50% – 85% 1RM 每週 3 次 無特定時長,取決於活動 鼓勵以高強度有氧活動 或 有助於肌肉及骨骼發展的活動
有氧訓練 每週 3 – 4 次 40 – 60 分鐘 85% – 90% HRM 每天 至少 60 分鐘 中等至高強度
無氧訓練 按需要 < 30 秒 > 90% HRM 無特別提及 無特別提及 無特別提及

附註:HRM = Maximum Heart Rate(最大心跳率);RM = Repetition Maximum(最大重複次數)

 

另外,訓練計劃亦應加強綜合神經肌肉訓練 (Integrative neuromuscular training) 的訓練概念,即結合多種運動模式和神經肌肉活動的方法全面地提升運動員的體能、協調性和運動表現4 – 6。訓練設計除包括一般性(例如,基礎動作)的訓練,更應加入特定的力量與體能訓練任務(例如,阻力訓練、平衡訓練、敏捷訓練、增強式訓練),透過全面的訓練而提高運動員的抗傷能力並增強運動和動作技能表現。而就兒童及青少年的運動訓練而言, 綜合神經肌肉訓練應該是建立他們運動基本要素的重要方式。

互動的遊戲對兒童的重要

除了訓練,每個兒童還有其他生活上的安排。當訓練和生活負荷過重無法恢復時,就可能會出現過度訓練或倦怠的情況,成年運動員和精英兒童運動員都可能遇到。過度訓練導致的疼痛或厭惡運動都不應成為訓練計劃的一部分,因此就算是精英兒童運動員的運動訓練,他們亦應與所有孩童一樣,整個運動過程都是愉快和充實的。在訓練活動安排上,運動的模式就可多以互動的遊戲 (Deliberate play) 為主,重覆的練習 (Deliberate practice) 為副1。教學過程中,活動氣氛亦可多讓兒童共同建立,加強兒童自主的感受4

適切調整規則和器材

兒童的身體比例、能力和心理都與成年人有所不同,他們總不只是比成年人矮了的 小運動員 (Little Athlete)。運動訓練和比賽模式也需要根據兒童的年齡和能力進行相應調整。兒童應該有自己的運動比賽規則、器材和場地,讓他們在適合自己的環境中成長。教練與老師就可以在器材上多作搜羅,配合兒童而安排合適的環境。

擁抱父母的肯定

要知道,大部分兒童的起居飲食都要依賴成年人的安排和協助。很多時候,在忙碌過後,兒童都想回到父母身邊尋獲他們的支持和肯定。父母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最強後盾,教練和老師除了在運動場上苦盡心思之外,家長的參與亦非常重要。三方成年人應該通力合作,多作溝通,共同建立確保孩子均衡生活的方式,除了運動訓練,還要注重飲食營養、充足睡眠,以及學業發展、心理健康和社交機會的均衡發展。

若在這個小小的城市中,尋覓和培育這批千里馬時,伯樂們要多從兒童方向多考慮,不要只以獎牌成績作誘因,否則欲速則不達,燒盡了運動生涯的兒童對所有人而言都是損失。總之,要培養世界級的運動新秀,需要全面而適切的考慮。在追求成績的同時,更要兼顧孩子身心發展的各方面需求,才能培養出全面發展的優秀運動員。培育運動員說到底還是人材培育的工作,掌握運動科學的同時,亦要緊記教育的重要。

參考資料

  1. Côté, J. & Vierimaa, M. (2014). The developmental model of sport participation: 15 years after its first conceptualization. Science & Sports, 29, S63–S69. https://doi.org/10.1016/j.scispo.2014.08.133
  2. Mountjoy, M., Armstrong, N., Bizzini, L., Blimkie, C., Evans, J., Gerrard, D., Hangen, J., Knoll, K., Micheli, L., Sangenis, P. & Van Mechelen, W. (2008). IOC consensus statement on training the elite child athlete. Clinical Journal of Sport Medicine, 18(2), 122–123. http://doi.org/10.1097/JSM.0b013e318168e6ea
  3. Bergeron, M. F., Mountjoy, M., Armstrong, N., Chia, M., Côté, J., Emery, C. A., Faigenbaum, A., Hall, G., Kriemler, S., Léglise, M., Malina, R. M., Pensgaard, A. M., Sanchez, A., Soligard, T., Sundgot-Borgen, J., van Mechelen, W., Weissensteiner, J. R., & Engebretsen, L. (2015).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consensus statement on youth athletic development.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49(13), 843–851. https://doi.org/10.1136/bjsports-2015-094962
  4. Bukowsky, M., Faigenbaum, A. D., & Myer, G. D. (2014). FUNdamental Integrative Training (FIT) for physical education.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 Dance, 85(6), 23–30. https://doi.org/10.1080/07303084.2014.926842
  5. Fort-Vanmeerhaeghe, A., Romero-Rodriguez, D., Lloyd, R. S., Kushner, A., & Myer, G. D. (2016). Integrative neuromuscular training in youth athletes. Part II: strategies to prevent injuries and improve performance.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Journal, 38(4), 9–27. https://doi.org/10.1519/SSC.0000000000000234
  6. Myer, G. D., Faigenbaum, A. D., Chu, D. A., Falkel, J., Ford, K. R., Best, T. M., & Hewett, T. E. (2011). Integrative training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techniques and practices for reducing sports-related injuries and enhancing athletic performance. The Physician and Sportsmedicine, 39(1), 74–84. https://doi.org/10.3810/psm.2011.02.1864
  7. Bull, F. C., Al-Ansari, S. S., Biddle, S., Borodulin, K., Buman, M. P., Cardon, G., Carty, C., Chaput, J.-P., Chastin, S., Chou, R., Dempsey, P. C., DiPietro, L., Ekelund, U., Firth, J., Friedenreich, C. M., Garcia, L., Gichu, M., Jago, R., Katzmarzyk, P. T., … Willumsen, J. F. (2020).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0 guidelines 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sedentary behaviour.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54(24), 1451–1462. https://doi.org/10.1136/bjsports-2020-102955

【中國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專欄】

 

 

 

 

 

 

 

 

文:周志清博士
中國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 肌力與體適能委員會委員 (2020 – 現在)
香港教育大學健康與體育學系助理教授
香港教育大學健康與體育學系副系主任(學與教)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中國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奧運新星的培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