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專訪】有人說過不要讓興趣當職業,因為當喜歡的事情成為工作時就會變質,責任與收入的計算會消磨熱情,讓人失去享受的初心。不過世界上總有人不甘被社會世俗規範,就如香港長跑運動員羅映潮,選擇成為「全職」運動員、生活的全部幾乎都圍繞跑步。即使覺察到「工作」與期望的落差,她仍能昂然抬頭笑談初心。
原職為老師的羅映潮(Virginia)於2022年5月毅然辭去正職、專注訓練,「考慮了一段時間,看到世界各地比賽在疫情後逐漸復常,運動員生涯很短暫,就決定了辭職,不想自己因為正職工作而限制成績,既然喜歡長跑就想全情投入。」她與同為跑手的男友黃啟樂一邊訓練,一邊教跑步班維持生計,相比當老師時有更多時間,把全副精神放於跑步上。
當跑步成為了工作,Virginia的領悟是要接受「落差感」:「喜歡一樣東西時會覺得它很好、很完美,但當變成了職業,你接觸的越多越深入,就會發現它其實只有90分、80分,你就要接受它的不完美。」比如她和啟樂帶著協助學生進步的宗旨教班,卻未必每位學生都贊同這個宗旨、願意接受他們的教學方式;也比如不是因為投入更多時間、更專注練習,自己的跑步成績就會一直扶搖直上一樣。
回望2023年賽季,Virginia參加了兩場10公里、六場半馬拉松及三場全馬拉松,數量之多教她以誇張形容,但過程並不似預期:「因為有期望,所以有壓力,一直覺得適當壓力是好事,但2023年時無形間給予自己太大壓力,想每場比賽都有好成績與突破,這樣才對得住自己、對得住支持自己的人。」Virginia在全職訓練初期10公里及半馬成績都有突破,並開始踏入全馬領域,或許因為對自己有期望,加上疫情過後更多比賽復辦,她在不知不覺間變得急進,「好急切希望每場比賽有好表現、PB、好名次,慢慢進入了死胡同,令自己停濟不前。」
2023年3月的首爾馬拉松是其中一次打擊。Virginia原為這個初馬定下2小時40分鐘的目標,最終跑出2小時45分20秒,她說:「最初好有信心,但最後跑出的時間與目標有落差,要去學習消化及接受自己的情緒。」來到今年初的渣打香港馬拉松,Virginia跑了2小時53分24秒,是她口中未如理想的表現。從2023年跑到2024年初,一直尋求進步令她沒有停下步伐。直到渣馬後終於有時間給身體休息,Virginia同時也整頓自己思緒,回望每場比賽:「自己已不是初學者,不會一時三刻就可以有大進步,每場比賽都有好成績的想法有點不切實際。2023年的我在比賽時不夠耐性,我的心態要更平靜,花時間去浸淫。當初會覺得成績停濟不前,現在回想卻可以肯定自己,沒有退步,而是跑出平穩表現。」
雖然未必每場完成時間都滿意,但時間與名次沒有帶走Virginia那份純粹的快樂,她肯定地說,沒有後悔走上全職跑步的路:「即使現在跑步成為了職業,我也不會把跑步想得太複雜,每次跑、每次比賽仍然很享受,這是我小時候所憧憬的生活。可能跑得不好時會有不開心,但永遠不會因而討厭跑步,這是我對跑步的純粹。」跑步既是興趣,也是工作,那份落差感與不完美,adidas運動員羅映潮說這是令自己進步與更成熟的元素,支撐自己在追夢的路上每一步走得更穩,繼續朝專業化的方向前進。
圖、文:何子淵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跑步・專訪|羅映潮:學習接受不完美 保持初心追求更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