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多哈直擊】提起香港隊長,你會想起那一位球員?葉鴻輝坐穩港隊正選門將位置超過十年,是東亞運金牌功臣亦是港隊史上在國際A級賽上陣最多的球員。剛過去的一月,他再次戴上隊長臂章,以汗和淚帶領球隊完成相隔半世紀以來的第一個亞洲盃決賽週。年屆33歲的大男人,卻在小組賽末仗賽後灑淚。冷靜過後,他與記者坐在多哈灣旁的咖啡店回顧這個月的點滴,也談到在場上的責任、付出、危機感。
「(全屆)感受最深一定是看到那麼多球迷,大家都知道港隊不是一支很厲害的球隊,球迷對我們要求不是特別高。但只要他們看見我們付出所有、踢到一定表現,他們就收貨,這是很難得的事。」球迷那晚不願離開、熱淚盈眶的舉動,亦成了「阿輝」職業生涯看過最感動的畫面:「我們輸了、出局了,他們仍落力打氣。在香港主場都未必有那麼大的感受,因為感覺上可能是正常的事,但作客還要有數百個球迷,投入度應是前所未有那麼高。」
「搏多個大賽先得唔得呀?」時間回到港足對巴勒斯坦的後一天,那天除了是球隊完成比賽的日子外,亦是鞠盈智宣佈退出港隊的一日,成為繼黃洋後又一位從國際賽「掛靴」的老大哥。但這個消息沒有動搖到「阿輝」爭取繼續守護港足最後一關的想法:「我覺得自己還可以應付。當然如果教練不選我,我會退下來,但只要教練選我,無論我踢先或後備都可以。每個人在球隊都有角色,最緊要清楚自己的定位。」今屆亞洲盃決賽周,「阿輝」首兩場正選出擊,表現備受肯定:「當然自己都想踢第三場,但家榮也值得一個在亞洲盃亮相的機會。我快要34歲了,還可以踢多香港隊幾多年?」
只要教練選我,無論我踢先或後備都可以。
擁抱後浪
杭州亞運後,謝家榮成功擔起「葉鴻輝接班人」這稱號,決賽周前夕更有球迷認為他已經能夠取代「阿輝」作正選。「他在亞運時把握到機會,證明自己可以在港隊立足,對香港足球和港隊未來都是一件好事。」他對這位準接班人亦賦予肯定:「如果可以早點感受和經歷不同國際賽,對他來說是好事。龍門這位置可以踢很久,他現在才24歲,如果之後可以順順利利,保持狀態,又一個本地門將可以踢多10年。」長江後浪推前浪。面對後浪推進,能說「阿輝」正以一個迎接的心態去面對:「作為龍門,我知道到如果隊中有一個有經驗的人可以帶著年輕球員,可以令他們更快成長。」
球場上的葉鴻輝,給外界的印象總是很激動,有時甚至可能讓人覺得有點「過火」,與場外彬彬有禮的他造成強烈對比。這份對比,原來是源自一份危機感:「我長期都有危機感,可能我本來的性格如此,事事都追求完美,所以每次訓練或比賽都會變了另一個人,跟我平常很不一樣。但我覺得這是基本要求,或者代表香港就是有一個責任,怎樣去保持最佳狀態。」
我長期都有危機感,事事都追求完美,所以每次訓練或比賽都會變了另一個人。
這份危機感,亦是推動他繼續前進的動力。需知現代足球,對門將腳下功夫的要求大大提升,「阿輝」亦有在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現在環顧世界,龍門用腳的次數可能比撲救還多,所以自己都有放很多時間集中訓練腳下技術,當然還要看片閱讀球賽,去明白為何要這樣做。其實東方由盧比度執教後,他對這方面的要求亦多了,所以自己在這方面都有進步。」
隊長臂章
港足今次出戰決賽週的名單,平均年齡比外圍賽時低。除了謝家榮外,不少球員如潘沛軒、余在言、陳晉一等相對年輕,但引來一直的關注度卻沒有因年齡減低。同樣地,他認為每位年輕球員都需要有這份危機感:「如果要我給他們一個忠告,就是無時無刻都要有危機感,因為不是你有正選踢就一定是你。香港足球,上位是很容易,但怎樣去保持你的位置,未必個個做得到。如果你上到位,就要想怎樣可以一直待下去。」
香港足球,上位是很容易,但怎樣去保持你的位置,未必個個做得到。
今屆亞洲盃決賽周之旅,是「阿輝」自2018年後再次戴上香港隊的隊長臂章。但其實即使在球會,他也甚少擔起這職:「其實我真的不太喜歡⋯⋯或者這樣說,做不做隊長,對我來說不重要。有人很喜歡做隊長,覺得很自豪、很有榮譽,的確是的。但我沒太多追逐這些,因為隊長只是多了一個章,就算我不是隊長,我都會去做有經驗球員應要做的事。」不少球員都有提過,有「阿輝」從後提點踢起來都會較安心。所以即使沒戴上臂章,但提起港隊隊長一詞時,相信葉鴻輝這名字都會在大家的腦海中浮現。那麼,如果要找一個「隊長接班人」,他又會選擇誰?「長遠來說,我會選擇晉銘,他跟黃洋性格很相似;球場內很踏實、低調付出,亦不太介意別人怎看他,球場外亦關心隊友。」
黃金一代
港足這次能夠打入決賽周,有人稱這是「黃金一代」,甚至認為這陣容可以與東亞運時期媲美。「不同年代的足球是很難作比較,一來不同時期的國家的實力都不同,而且踢大賽有時很看運數,例如抽籤、本身球隊那刻的狀態,今次由外圍賽到決賽週都恰巧有好運氣和人腳。」天時地利人和,在足球世界同樣缺一不可。港足在外圍賽經歷三圈賽事,當中包括在第五波疫情期間,本地訓練和比賽停擺下到訪印度,當時更爆出隊內無數球員染疫,令這次決賽週席位來得難能可貴。
最後能夠來到卡塔爾,「阿輝」形容是他職業生涯經歷過最高規格的待遇:「最深刻是由阿布扎比過來的時候,看到屬於港隊的隊巴,自己可以坐上一架印有香港區徽的巴士上,那種歸屬感是前所未有的強。」除了大巴、還有高質素的訓練場、照顧球員需要的設施等,雖然想像過有參加大賽,但他卻從沒想過可以親身經歷這些種種:「這些機會對港隊來說沒有太多,有了這一次經驗,相信會給予大家動力再來多一次。」
有了這一次經驗,相信會給予大家動力再來多一次。
經歷金判坤、加利韋特、麥柏倫,到現在安達臣執教底下的港足,「阿輝」認同在安帥帶領下,球隊的踢法確有改變:「他是找到一個方法令現有球員發揮到最大極限,某程度上是成功,但下一個教練又如何呢?」港足成員來自不同球會,這次因為「讓路」亞洲盃,大部分球會均停戰聯賽一個月讓球隊去集訓備戰。但平日國際賽期前只有短時間預備,球員怎樣在球會和港隊兩者取得平衡是難事,「其實全世界都是這樣,但香港最大問題是青訓,外國的青訓做得好,從小培養紥實基本功和足球意識,上到一隊就很易融合。」
現時同樣是東方青年軍教練的他亦留意到一個現象:「香港某些青訓教練,小朋友波都未懂踢就教戰術,這是很大的問題,當然訓練的強度和速度,亦是我們跟世界的分野。」港足今次亞洲盃決賽周小組賽三戰全敗,雖然表現獲得球迷認同和掌聲,更再次帶起一股香港足球熱,但熱潮過後回歸本地,仍是要專注那些老掉牙的議題:提升本地聯賽水平、建立完善青訓系統,香港足球才能有更好的未來。
文:溥儀
圖: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港足・專訪】葉鴻輝:激情與危機感造就英雄 仍想搏多屆大賽的鋼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