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專訊】講述多名英華女學校學生中學成長過程的紀錄片《給十九歲的我》日前正式上映,但當中的紀錄片倫理問題備受爭議。片中其中兩名主角「阿聆」及「阿佘」接受《明周文化》訪問批評導演張婉婷及校方,未得到所有受訪者同意下將紀錄片公開放映。香港單車奧運銅牌得主李慧詩今午(5日)在社交網站貼文,指張婉婷七年前到日本訪問自己,「發問的內容很古怪,跟比賽完全沒有關係」,同時「被通知」成為電影的一部分,「這部電影,我不會看,亦不鼓勵你看」。
《給十九歲的我》繼年初上映優先場後,日前亦正式上映。不過片中其中兩名主角「阿聆」及「阿佘」接受《明周文化》訪問批評導演張婉婷及校方,未得到所有受訪者同意下將紀錄片公開放映,前者更指睇片後情緒不穩,由此至終都不同意公映。港隊前單車代表馬燕茹同樣是片中主角之一,其前輩、奧運兩銅得主李慧詩(Sarah)亦因而出現在片中。不過今午在社交網站以「氣在心頭」為題發文,開首先指「不要再問我有沒有看過《給十九歲的我》」。
Sarah指年初收到粉絲私訊得知電影有其出現,後來發現內容不止於對白,是一段訪問,擔心他們會斷章取義,體院同事後來在網上找到該片段。她指片段來自2016年1 月在日本亞洲場地單車錦標賽的一次訪問,訪問記者正是導演張婉婷:「事隔多年,我當然不太記得當時的情況,只記得兩件事:第一,日本組委會問我會否接受香港傳媒訪問,一般賽後訪問我都同意進行,因為不希望記者們難做,所以我通常會答應;第二,當時張女士發問的內容很古怪,跟比賽完全沒有關係。因為她不是平時訪過我們的記者,我只是心中暗想:大概是她沒有經驗吧﹗」
Sarah續指平日接受訪問非常謹慎,故不斷質問自己會否忘記有同意將訪問用作紀錄片,甚至放上電影公映。,「由優先場想到現在,我都難以用「忘記」去說服自己。片段是用作紀錄片和電影用途,我怎可能忘記呢?」她指如果早知訪問會被放上電影螢幕一定會化妝,及問准體院同事,「我是『被通知』成為電影的一部分。」
她批評雖然張婉婷並無犯法,但「沒有犯法,是否代表那是對的?沒有犯法,是否就不用當事人同意?那怕是事先「知會」一聲以尊重當事人的「程序」都省去呢?」,形容自己是片段最最「不知所為」的一員,「我為甚麼會在電影中「存在」相信大家心裏有數。這部電影,我不會看,亦不鼓勵你看。我懇請我的朋友、FB/IG Fans、大學講師和同學們不用再追問我所有有關《給十九歲的我》的情節。謝謝。」
張婉婷傍晚出席謝票場後宣布,《給》片由明日起會停止公映。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李慧詩長文控訴「被出現」 《給十九歲的我》惹風波明起停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