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YMCA支援計劃助運動員面對傷患 跑手冀減輕負擔專注訓練

【體路專訊】傷患往往是令運動員停滯不前的絆腳石,但香港運動員就正正缺乏治療及傷患支援方面的良好配套。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專職醫療護理部希望透過「運動員支援計劃」,以優惠價為青年運動員提供專業醫學訓練及支援,減輕運動員負擔,及以目標「Analysis.Prehab.Performance」幫助運動員改善傷患情況。三名香港長跑好手梁德洋﹑陳偉聰及余顯華形容,計劃能幫助自己提升成績。

蘇文浩

作為今次計劃的物理治療師之一,本身是長跑好手的蘇文浩(Marco)與一眾香港運動員感同身受,明白坊間昂貴的物理治療費用確實難以負擔。因此,他希望以自己的專業發起此計劃去幫助一眾年青運動員,透過此計劃幫助他們從改善運動姿勢及肌肉弱點等根源入手,減低運動受傷令表現下降的機會。他直言:「傷過就會明白,受傷後的治療會令訓練停滯不前,希望透過『Prehab』令運動員明白預防的重要性,幫助運動員突破 「樽頸位」。」他表示計劃主要在學校推廣及宣傳,希望更多學生運動員受惠。

余顯華

三名香港長跑好手梁德洋﹑陳偉聰及余顯華率先參與計劃,當中全職教練、男子U20 15 公里紀錄保持者余顯華直言:「自己跑了這麼多年,很明白香港運動員的苦處。香港運動員要達精英級才有支援,計劃的推出令我們受惠。」數年前他曾因訓練量及強度過高,而受傷患困擾,經坊間運動體能訓練教練調整後得以改善,但未來亦希望接受專業治療及受傷預防運動改善跑姿及跑步能力,他認為此計劃能有效地幫助他未來穩定地提升成績。

陳偉聰
梁德洋

多年來受足底筋膜炎影響的10公里及半馬拉松運動員陳偉聰,坦言坊間物理治療收費高昂,正職為教練的自己難以負擔長期治療費用。他認為此計劃能幫助他長遠根治傷患,減低對訓練的影響,亦指計劃彈性及效用高:「自己作為教練,時間較鬆動,計劃亦可配合我的時間作彈性預約。而當中治療令我更加清楚傷患情況及有效舒緩炎症。」

所幸無太受傷患困擾的男子 U20 半馬拉松及3000 米障礙賽紀錄保持者梁德洋希望透過科學化分析, 減低受傷風險,以及改善跑姿以提升表現。他直言:「運動成績的提升需要良好的培養環境,即使自己沒有傷患,亦希望得到像此計劃的專業協助。」

今次「運動員支援計劃」的治療團隊由註冊物理治療師及運動治療師共同主理,透過動作分析將學生分流為受傷或非受傷運動員。非受傷運動員可進入預防階段,透過預防性治療改善運動能力弱點,減低受傷風險;受傷運動員則需先進入物理治療及運動復康 (Rehab) 階段,再接受預防性治療。最後於提升 (Performance) 階段,治療師會為運動員計劃完整訓練課表,協助運動員提升練習質素及比賽成績。 詳情可到YMCA網頁瀏覽。

治療第一目標是「Analysis」—動作分析及改善,透過科學化數據及肉眼分析,兩方面確保運動員動作改善,互補不足。以下為分析示範:

1. 基礎動作協調分析:弓步加抬腿

  • 測試跑步時推蹬力量及重心轉移是能否移前

2. 專項動作分析:跑姿分析

  • 全面分析基礎動作協調與專項動作之間關係

3. 基礎動作協調分析:落地平衡力測試

  • 檢查運動員有否足夠能力以及關節控制做好落地動作,因落地平衡及控制對跑步傷患影響十分大。

第二目標是「Prehab」,即受傷前預健。透過動作、力量、關節幅度等分析,因為如果從預防性治療入手,便可改善運動能力弱點,大大降低受傷風險,傷患前的復健比傷後治療遠為重要。以下為預健示範:

1. 腳掌控制訓練

  • 訓練用以提升運動員腳掌控制,因跳躍或跑步觸地時,腳掌控制較差會容易導致腳掌以及小腿繃緊,增加足部及小腿受傷風險。

2. 推蹬訓練

  • 以橡筋帶模仿跑步推蹬動作,增加臀部肌肉運用,提升跑步動作效率。

第三大目標是「Performance」體能優化,治療師會為運動員計劃完整訓練課表,協助運動員提升練習質素及比賽成績。

1. 弓步轉身

  • 強化下肢力量及增加運動員旋轉穩定性,確保下肢肌肉能在多角度發力。

2. 單腳企划船

  • 增加下肢平衡能力及加強上下肢協調,令身體更符合運動本身所需的多關節協調能力。

3. 換腳跳躍

  • 增加雙腳配合以及移動速度。因除了訓練肌力以及動作協調,肢體移動速度及靈活性是運動員所需的重要元素。

 

圖、文:實習記者郭詠琳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YMCA支援計劃助運動員面對傷患 跑手冀減輕負擔專注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