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運動攀登・專訪】格仔・攀石・做老闆 Mike導劉諾衡攀石無制限

【體路 x Junior】鏡頭前的他,可能是香港電視史上將馬賽克發揮得淋漓盡致的一人,也可能是將「自肥」正式搬上螢幕的人。但鏡頭後的他,除了是一位電視節目導演以外,也是獨木舟水球港隊前代表、攀石愛好者,最近更成為室內攀石場老闆。人稱「格仔Mike」的劉諾衡今次不用將荷蘭蕃茄變做叉雞飯,而是將自己無制限的生活再添一重意義。

「我曾經覺得,獨木舟水球是我整輩子都會玩的運動。」坐在傳出淡淡鎂粉氣味的抱石場內,我和Mike談到他在導演以外的人生,先由當年在水上的生活說起。高小年代的Mike因為考童軍獎章的關係初次接觸獨木舟,「當時身邊朋友大多玩田徑、籃球、足球,所以我覺得獨木舟很特別,加上喜歡大海就繼續玩下去。」我想Mike應該真的鍾情大海,否則前年也不會出現《大海男兒》這綜藝節目。

獨木舟水球好粗暴,我們又要戴頭盔又可以推人落水,這種對抗性令我覺得好『man』。

然後到某一天,他碰到有人在練習獨木舟水球,發現原來可以一邊划艇一邊打波,自此之後就正式「入坑」。「獨木舟水球好粗暴,我們又要戴頭盔又可以推人落水,這種對抗性令我覺得好『man』。它陪我由10歲去到20歲,又入過兩年港隊,非常精彩。」就如保錡在Mike的節目所說,做男人最緊要有氣勢。

Instagram截圖

攀石?為甚麼?

現在到網上搜尋,不論是他自己的Instagram抑或過往香港公開賽的球員及裁判名單,仍可找到Mike他參與獨木舟水球的蛛絲馬跡,但這些統統也止於2016、17年。那兩年Mike 20出頭,剛剛加入ViuTV做助理編導,「踏入社會後就愈來愈少人會繼續玩,何況這運動還是這麼偏門。大家開始工作就慢慢離開,但無奈獨木舟水球是團體運動,我一個人都玩不了。」入過港隊、手執裁判牌,又試過與隊友自費到德國比賽,最後卻敵不過生活的摧殘,Mike說著亦流露唏噓,「運動最好玩之處就是有朋友和我一起玩,但當身邊人都無時間、空間玩,那……吸引力就會降低。是很無奈的,因為曾經非常在意,但……慢慢唯有接受。」

不過從Mike的渾身肌肉都估計到,離開獨木舟水球,也不代表他會放棄運動。因緣際會下,近三數年他有兩次機會嘗試攀石,終於到兩年前開始感受到攀石的樂趣,然後又另一次「入坑」。「攀石給我去挑戰自己的感覺很大,例如有些高難度路線可能要花幾日甚至幾星期去玩。當你要用長時間去『煲』一條線,能突破一個新難度的成功感就會特別大。」抱石路線難度採用「V系統」,由V0到V17不等。Mike自言現時僅僅抱到V6路線,亦當然遇過挑戰失敗的時候,尤其室內場每隔數周就會換線,意味趕不及完成的話,這輩子都沒有機會。「這就是這運動特別的地方,一定會『抌』心口,但有時失敗就是令你更進步的東西。」

有時失敗就是令你更進步的東西。

想進步,Mike的目光不只放在室內抱石場之內,香港郊區的奇岩異石才是他更大舞台。看他的IG,我學懂了郊外有「The FlyingRussian」、「Basilisk」、「Commitment Issue」這些攀岩路線、這些我這種新手不會挑戰到的路線。相比之下,Mike更喜歡難度相對較高的戶外攀石,「因為無天花板的限制,大部分都要爬過整塊石站在頂端,也即是『Top out』才叫完成。這感覺是你打贏了那塊石,征服了它,而且室外抱石與大自然真的接近得多。」別忘了,Mike不只一次在訪問提過,自己的夢想是當一個生態攝影師。

Mike在ViuTV打響名堂之作可算是兩輯《花姐ERROR遊》,同樣是出埠到日、台、柬的旅遊真人騷。但自從疫情爆發、到處封關後,他將拍攝重心放回香港,尤其是郊區,製作出《美女郊遊遊》和《大海男兒》,後作《香港秘密搜查官》亦有一半集數需要上山下海。「我喜歡在作品中向觀眾說,香港其實是一個好獨特的地方。大家可能經常會話外國如何好、哪裡靚,我都知,但香港也有其值得驕傲的地方。」

龍脊、麥理浩徑等早被外國媒體評為亞洲甚至世界上佳的遠足徑,生物多樣性更遠超大眾想像。在《ERROR自肥企画》中,Mike與團隊「自肥」出海拍到中華白海豚;《搜查官》又帶觀眾認識香港的螞蟻、海底生物,甚至「傳說」中的赤麂。「那次還期望可以親眼見到,但最後只是用足跡攝錄機拍到。人生就是如此充滿遺憾,成功背後就是充滿失敗。」

大家可能經常會話外國如何好、哪裡靚,我都知,但香港也有其值得驕傲的地方。

得顆心去令你無制限

但在這些失敗之中,Mike又成功推動一眾主持挑戰自己極限,「我的確是想逼人和我一起感受大自然。」這個「逼」,是逼兩位Shirley沿繩下降獅子山、逼P1X3L潛水綑邊,還有逼Asha與他在懸崖吊床過夜。巧妙的是,每個被Mike逼著推前自己極限的人,每次成功過後也總是為自己的膽量和能力所驚嘆。「我也是鍾意逼朋友做運動的人。」Mike說,做運動可能強身健體,「咁爽無理由唔做」,另一方面也能培養人的心理韌度,「在這個世代、這個城市,要磨練一個人的意志,運動是非常好的活動。說堅持、不放棄好老土,但假若一個人真的有玩運動,心智是與別不同的。」

在他的作品中,「堅持」這命題老是常出現,《自肥》中的「致一直還在堅持的人」、「只要還留在這片土地上,每個人都會用自己的方式,在自己的崗位上戰鬥」兩句尤其深刻。講到用作品說話,Mike也可算是佼佼者。

我的確是想逼人和我一起感受大自然,也是鍾意逼朋友做運動的人。

用作品說話之外,Mike也用行動說話。上個月,貼錢打工想喊的他與朋友合資開辦攀石場,直接提供地方讓人「煲線」。攀石場取名為「絆(Kizuna)」,Mike解釋是人與人之間在攀石運動、攀石場之中產生牽絆,「正如我覺得攀石是團體運動,大家一齊嘻嘻哈哈、互相鼓勵和揶揄才是我最喜歡的事,沒有這些加乘都未必玩得太久。」

這班一起做老闆的朋友就正正因攀石而結緣,在攀石場內認識再成為合伙人。有趣的是,公司一要開新節目就「係咁OT畀埋條命佢」的Mike原本因怕忙而卻步,最終突然「靈感到」而下決定,「但我暫時還未享受到做老闆的爽,因為投資的錢不少,現在還要擔心回本還是蝕錢,多了一份壓力。」但我笑說,他就是自己生意的生招牌,不用擔心。

「希望有一日賺夠錢將這個場搬回市區,終有一日能做到一個大場就正了。」

Kizuna-攀石運動的牽絆

Kizuna位於將軍澳南新區的商場,不算偏僻但交通不算特別方便,也非佔地萬尺樓高十層,連Mike亦自言以攀石人角度出發,「不會是排在最先的選擇。」但總算在疫情下成功開幕,業務似乎也漸漸上軌道,這個導演亦「重回」正業,預備即將開拍的新節目,「曾經想過在這裡休息一兩年,日日做接待和攀石都爽,但都立刻話自己黐線,因為正職有太多東西未做到,香港還有很多更難拍的地方想拍。」對於新節目的主題,Mike三緘其口,但我相信必定會再一次令香港觀眾吃驚。至於攀石?V6而已,本集未完。

圖:李子正
文:麥景智

原文刊登於Sportsroad Junior Issue#58

Sportsroad Junior

Sportsroad Junior》為全港首本月刊學界體育報,創刊號於2016年1月隆重出版,內容涵蓋全港各區學界體育賽事,現時派發據點超過全港200間中、小學。我們正陸續增加免費派發的學校數目,如學校有興趣訂閱本刊,請電郵至 junior@sportsroad.hk,或填寫網上訂閱表格,並留下負責老師、班級數目、所需訂閱數量等資料,我們會盡快回覆及安排,謝謝你對《Sportsroad Junior》的支持。

我們目前亦設有以下公眾派發點:油麻地百老匯電影中心太子閱讀時代書店尖沙咀YMCA會員服務部修頓室內場館票務處麥花臣室內場館九龍灣Mega Ice元朗區體育會沙田體育會大埔體育會北區體育會荃灣球星羽毛球專門店,數量有限,派完即止。另外,我們亦有個人訂閱服務,詳情可按此瀏覽。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運動攀登・專訪】格仔・攀石・做老闆 Mike導劉諾衡攀石無制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