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專訪】電影《靈魂奇遇記》告於觀眾,人生的「火花」不一定是傾注畢生熱情的目標或夢想,而是透過各種生活事情感受生命的存在,無分大小及輕重,繼而找出活下去的動力。24歲的醫務化驗師黃祖琛(Joey)在學生時期接觸跑步,投身社會後本以為會放棄興趣,全心迎接工作人生,卻意外發現跑步原來是令她的人生變得圓滿的「火花」,無法將之淡然放下。從放棄的邊緣到再次感受跑步的樂趣,曲折經歷亦為她帶來心靈上的成長。
Joey在初中時期本著消閑的心態接觸跑步,但因沒有教練指導下,她未能入選田徑會及區隊作進一步訓練。高中則在新老師兼任教練之下,成為她展開跑步生涯的契機,中五時曾奪得沙田及西貢區學界長跑季軍,但當時Joey專心備戰文憑試,未有全心向跑步發展。直至入讀香港理工大學後,她加入大專跑隊,「不過大學裡有很多外在誘惑,上莊、住hall,加上我自己有玩danso,所以在跑步上有些得過且過,就算因事缺席練習,都不會自己抽時間補練,在大學那4年進步不多。」
時間是年輕人最大本錢,但霎眼她卻要投身職場,並計劃漸漸放下跑步。雖然如願成為醫務化驗師,但夢想成真的感覺卻未如預期,反而感到人生空虛,「上班後就開始思考人生,到底我是否未來幾十年都是過朝8晚5的生活,然後回家睡到翌日再上班?那時才覺得人生不是只有工作,應該要認真對待自己的興趣,如果貿然放棄就太可惜了。」每天在實驗室進行無數次癌症化驗,重複性高的工作亦容易感到疲勞,但亦是因為工作而令她重新體會跑步的樂趣。正因為可以訓練的時間比以往更少,使Joey變得更珍惜每次跑步的機會,除了加入跑班,維持每周3晚的固定訓練以外,她亦報讀碩士及重拾跳舞興趣,希望多方面增值自己。
初入職場的社會新鮮人,總會有難以適應新生活的時候,「以前生活沒現在般規律,要早睡早起很累,那時剛重新練跑時好像行屍走肉,但堅持了兩個月之後,見到可以報名參加田徑系列賽,便變得更有動力,比賽的確是我跑步動力的來源。」但不同的是,Joey之前會以比賽作為跑步主要目標,若沒有比賽便提不起動力。即使現在下班後簡單慢跑,欣賞風景放鬆心情,也是工作以外一種平衡生活的方法,同時在配合主課訓練下繼續進步。與跑步再續前緣後,她的新目標是想向更高的界別進發:「重新訓練後成績有進步,繼而改變自己的視野,以往在學界賽奪獎已經滿足,大學時亦沒盡力去練,參加過大專比賽就當完成了目標。但是我不想被限制在小圈子內,想更加有野心,嘗試放眼田徑系列賽及渣馬。」
主項為800米及1500米的Joey,也在大學3年級試過跳出舒適圈,參加2019年的渣打香港馬拉松,當年她以47分鐘完成10公里賽。相隔兩年半後她再戰渣馬10公里賽,結果跑出41分17秒的個人最佳時間,成為她重新練跑後的最大回報。本來希望延續勇態,在今年田徑測試賽及系列賽再破PB的時候,卻受到第5波疫情打亂部署,Joey更不幸染疫,「當時疫情嚴重也減少了訓練量,確診到康復亦差不多有兩星期沒有訓練,對狀態很大影響。剛重新訓練的第1星期只能慢跑,雖然較辛苦但感覺尚可。康復期間都有服用中藥調理身體,亦慶幸沒出現任何後遺症。」受疫情影響,田徑測試賽及3次系列賽均濃縮在1個月內舉辦,對於曾染疫而只剩下1個月備戰期的Joey亦是另一種考驗,「我的心態一向較樂觀,都是抱著盡量做的心態,如果做不到就再休息一下,現在起碼不用擔心3個月內會再度確診。」
雖然人生此刻尚在成長階段,但Joey回顧以往,發現堅持跑步是人生中做過最熱血的事,「其實跑步十分辛苦,會練到很累和想嘔,生理、心理都叫自己不要再跑。可能是心底的那股熱衷,而且是成長的經歷才會使我堅持,尤其當有目標時則讓我越來越投入跑步,而且我的性格都比較死纏爛打,一日未做到我都會繼續嘗試。」對於生活平衡,她指不一定每人都要將興趣變成工作,但可在工作以外找方法去延續對生活的熱情,若然能再進一步創下成就,也是人生其中一個有趣的地方。
圖、文:李子正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渣打香港馬拉松.專訪】徘徊堅持與放棄邊緣 職場新鮮人以跑步重新感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