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體路專欄】有夢,就去追

【體路專欄】「如果想進入體育行業,應該從何著手呢?」相信不少喜歡體育的朋友都有這個疑問,或者,假若閣下有做過關於體育的分享,或講過課,可能也會被學生問過這個問題。

踏入2月,有幸多一個新身分 — 成為講師。在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任教關於公共關係和傳媒管理的學士課程。早幾年讀碩士時,就已經有躋身教育界的想法;畢竟覺得,我從事的體育及媒體兩大範疇,都是十分著重實踐性質的領域,如果加上學術上的研究和交流,跟工作相輔相成,相信對自身的事業,還有特別是對學生的學習,都會事半功倍。

以往也有幸接受過一些訪問,還有做過分享或客席講課,亦被問及入行的問題。要說如何進入體育行業,實在一言難盡,因為體育行業牽涉甚廣,運動員、教練、傳媒、市場推廣、行政、營養師、物理治療師、運動心理學家等,難以簡單概括。收窄一點,到筆者比較熟悉的體育傳媒,如何入行、前景和發展、工作類別⋯⋯大概可以洋洋千字地寫,大家有興趣的話,歡迎留言交流,將來有適合契機我也樂於一抒愚見。

(圖:體路資料庫)

這次2月開課,第一課當然不乏自我介紹。不知不覺筆者也在這行頭走過超過十個寒暑,當然對比許多前輩,年資和經驗真的比上不足。不過說來也感慨,跟學生講起甫入行時遇上2009年香港東亞運,我們城市難得一次舉辦有不同國家和地區參與的綜合性運動會,猶記得當年經歷到香港壁球隊橫掃七金、香港足球隊傳奇奪金、羽毛球「黑妹」葉姵延突破自己摘金等這些經典時刻,對於初生之犢的我是非常刺激的。然而,東亞運繼2013年天津一屆後已暫不復見。然後說起以往入行任職的《太陽報》,亦已在時代的洪流中不敵停刊命運。及至之後感恩工作過的有線體育新聞,人事也幾經變動,當然現職的也不乏有心有力的行家,而我們已離職的仍還保持十分友好和緊密的關係,這著實難得。筆者現時依然活躍於體育傳媒圈子,每個可涉足的平台,不論是文字、電視、聲音等,我都珍惜。只是兀然回想,即使我只是稍過十年年資的體育傳媒工作者,也經歷了幾番變遷。

當然,做人向前看;過去帶我們到現在,而現在會奠定我們的明天。在每次的分享或課堂上,遇見來自不同背景的學生,聽到他們問關於「入行」的問題,筆者仍是覺得欣喜。像這次開的課,筆者負責全日制和兼讀制的班,有帶著熱誠的年輕人,也有已經在職,卻仍對認識體育行業有興趣的人士,當中更有現役及退役運動員;有人聽我談到2009年香港東亞運,大表共鳴。然後你看,雖有部分平台成絕唱,但也見像《體路》和其他平台冒起。從這些,你就知道,香港的體育,難,但不至死。就如我常說,在香港做傳媒不容易,做體育傳媒更難。好好壞壞,我們有話直說,不作糖衣包裝。然而,有時做體育,大概就是這樣呀 — 每每在那份熱血,或互勉,或信念中找到堅持下去的原因。愈清楚處境具挑戰,還堅持闖下去,這愈是堅定的熱愛。一股蠻勁未必成事,但試試不同方式,帶著初衷總有機會到達目的地。所以,當有人問我「如何入行」,答完一堆實用資訊後,我會補充:「只要你夠喜歡,就去試吧。找你的方式去闖,闖過再說啦。」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體路專欄】有夢,就去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