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資訊】香港於1952年首次參加假芬蘭赫爾辛基舉行的奧運會,當屆派出4人出賽,揭開香港奧運歷史序幕。逾半個世紀以來,直至2016年,港隊合共參加過16屆奧運會,競逐過19個項目,期間只杯葛了1980年蘇聯(莫斯科)奧運。香港運動員走過的64年奧運路,有笑有淚,除經歷過1972年慕尼克奧運「恐怖襲擊」事件外,亦曾三次踏上頒獎台(正式比賽項目),集齊了金、銀、銅「三色」獎牌。
香港奧運大件事
●港協暨奧委會於1951年加入國際奧委會成為會員地區之一,翌年(1952年)首次派遣4名游泳代表F.X. Monteiro、張乾文、Cynthia Eager及郭錦娥出席赫爾辛基舉行的第15屆奧運會。
●1956年第16屆奧運會於澳洲墨爾本舉行,港隊只派出2位泳手張乾文及溫兆明出賽。當時所有費用均由體育會和運動員自付。
●1964年東京成為首個主辦夏季奧運的亞洲國家,香港不僅派出一支包括39名運動員的代表團參賽,更被首次選中成為亞洲其中一個傳遞聖火的城市,挑選出8位健兒擔任在港傳遞聖火的火炬手,他們包括F.X.Monteiro(游泳)、Lionel H. Guterres(曲棍球)、P.M.Mike Field(田徑)、William Hill(田徑)、Reginald Dos Remedios(射擊)、John M. Park(賽艇)、張乾文(游泳)、Peter A Rull(射擊)、R. Alan Stevens(賽艇)、郭錦雄(游泳)、Patrick Gardner(曲棍球)、羅漢北(拳擊)、朱明(田徑)、陸經緯(游泳)及蘇錦棠(田徑)。最終香港在颱風下首次傳遞聖火,寫下歷史。(相關報導: 【集體回憶】1964年東京奧運 香港颱風下首次傳遞聖火寫歷史)
●1972年慕尼克奧運會受到恐襲,巴勒斯坦武裝組織黑色九月於9月5日清晨突襲選手村,脅持以色列運動員,毗鄰的港隊成員慘受牽運,時任團長沙理士聞悉後不理當局勸阻,冒生命危險與恐怖份子展開談判,最終數名香港健兒平安獲釋。
●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美國反應激烈,隨之掀起全球反蘇怒潮,最終只有80個國家或地區參加1980年在莫斯科舉行的第22屆奧運會。港協暨奧委會收到港英政府強硬聲明,如派隊參賽將不獲政府任何支援,意味港府阻止香港運動員參賽,結果港協暨奧委會加入杯葛行列,未有征奧。
●1984年第23屆奧運會假美國洛杉磯舉行,以蘇聯為首的共產陣營國家「報復」宣布作出抵制行動。至於1980年參與杯葛莫斯科奧運的香港則重返奧林匹克賽場,派出47名運動員參賽。值得一提,國際奧委會解決了「中國」名稱糾紛,中國及中華台北可首次同場作賽,讓兩岸三地健兒經過26年阻隔,再次在奧運舞台重聚。
●1988年南韓漢城(首爾)奧運會,港隊派出歷來最龐大代表團的49名運動員參加,羽毛球混雙組合陳智才和陳念慈於被列示範項目的比賽中打入4強,取得一面銅牌,寫下香港奧運歷史新里程碑。
●1996年美國亞特蘭大奧運會,香港最後一次以「Hong Kong」(香港)名義參賽,共派出23名運動員角逐10個項目,「風之后」李麗珊於滑浪風帆女子奧運板組封后,為香港贏得歷史上第一面奧運金牌(亦為首面正式項目獎牌)。
●2000年悉尼奧運會,是香港「九七回歸」後首次以「中國香港」名義出戰奧運,共有31名運動員亮相,雖然港隊未是屆無緣獎牌,不過李麗珊仍在滑浪風帆項目拚得第6名。
●2004年第28屆奧運會重回奧林匹克發源地希臘雅典舉行,港隊派出32名健兒參加,乒乓「孖寶」李靜和高禮澤於男雙項目勇奪一面銀牌,令特區旗幟首度在奧運頒獎台上升起。
●2012年倫敦奧運會,香港共有42名運動員參賽,而且又一次相隔8年後再度染指獎牌,「牛下女車神」李慧詩在場地單車女子凱林賽僅次於英國Victoria Pendleton及中國郭爽,摘下一面銅牌,也令香港集齊奧運「三色獎牌」。
●2016年香港派出38名代表出戰巴西里約奧運,角逐9個項目賽事,李慧詩於女子凱琳賽準決賽被澳洲車手美雅絲撞跌、獎牌夢碎一幕令人留下深刻印象,最終Sarah負傷在名次賽取得第7名,另於爭先賽8強止步。此外,女飛魚何詩蓓(Siobhan Haughey)在女子200米自由泳泅入準決賽,成為香港泳壇第一人,劊擊代表江忞憓(女重)及張家朗(男花)亦齊闖16強,創造香港劍壇奧運最好成績。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集體回憶】香港走過的五環路-1952年首征奧運 集齊「三色」獎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