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專訊】曾於奧運贏得兩面銅牌的「牛下女車神」李慧詩(Sarah)是不少港人的偶像,今年2月在亞洲場地單車錦標賽青年組登上頒獎台的馬繹善及馬繹斐,不諱言也是因為在香港單車館看過對方比賽,受到啟發才開始學踩車。這對18歲的孖生兄弟周五(19日)亦會追隨偶像的步伐,於「2025香港國際場地盃暨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場地自行車測試賽」越級挑戰成年組,與一眾高手同場較量。
在今屆亞洲場地單車錦標賽,馬繹斐在青年組捕捉賽及淘汰賽包辦雙銀,亦夥孖生哥哥馬繹善,以及隊友馬正匡和鄧昊軒在男團追逐賽摘銅而回。馬氏兄弟透露車齡只得5、6年,而夢想的起源地正是香港單車館,馬繹斐說:「小時候來這裡看到李慧詩比賽,受到她的啟發就對這項運動產生興趣,我們由青苗開始踩,踩到明日之星再入青訓,一步一步踩上來。」
不過,馬氏兄弟未有像李慧詩一樣參加短距離項目,而是選擇更適合自己的中長組,馬繹斐笑言:「其實我曾經有想過踩短組,但跟教練溝通之後,發現會踩長組會比較適合自己,因為我比較喜歡踩一定距離然後再衝刺,像捕捉賽會發揮較好,而且我都很喜歡踩追逐賽,希望能繼續努力,發揮自己。」

馬氏兄弟指亞錦賽青年組的獎牌能夠提升自信,檢視自己在亞洲的水平,而今次在香港國際場地盃首次越級挑戰成年組,兩人既緊張又期待,盼趁機汲取經驗,「想知道自己在成年組去到甚麼位置,也期望透過這場比賽去提升自己的能力,看看哪些位置需要改善。」兩人在首日偕曹啟光、朱浚瑋、繆正賢和伍柏亨出戰男子全能賽。
單車港隊不乏兄弟姊妹檔,像已退役的張敬煒和張敬樂,梁肇麟、梁峻榮和梁愷樺,以及現役的梁寶儀與梁穎儀。馬繹善及馬繹斐認為兩兄弟參與同一項目亦有好處,後者笑言:「好處是怎樣都會想贏哥哥,即使多累多辛苦都想衝贏他!」馬繹善則指兩人拍檔出戰麥迪遜或有一定默契。
馬繹斐在去年已轉全職,而馬繹善將會在考畢文憑試後全職訓練,兩人感激家人和校方的支持,讓自己盡力追夢,「父母對很支持我們,給我們很大的自由度發揮。我們兩人的學校都有提供不同的幫助,讓我們參與訓練。」

相關報道:香港國際場地盃|李思穎寓賽於操領軍爭標 楊倩玉相隔兩年主場出擊
圖、文:許嘉明
香港國際場地盃I賽程
日期:2025年4月19日
時間:09:00 – 11:50
男子精英 全能賽 資格賽(曹啟光、朱浚瑋、繆正賢、伍柏亨、馬繹斐、馬繹善)
女子精英 團體爭先賽 資格賽(吳思穎、楊礎搖、童森)
男子精英 團體爭先賽 資格賽(杜棹熙、翁浚皓、莫沚駿)
女子精英 全能賽1/4 捕捉賽(李思穎、梁穎儀、梁寶儀、楊倩玉、張履檾)
男子青年 捕捉賽 決賽(李恩浩、李昀俊、高耀朗、馬正匡、鍾兆剛、鄧昊軒)
女子精英 凱林賽 第一輪(吳思穎、楊礎搖、童森、程嬿姍)*
男子精英 凱林賽 第一輪(杜棹熙、翁浚皓、莫沚駿、黎永健)*
男子精英 全能賽1/4 捕捉賽(曹啟光、朱浚瑋、繆正賢、伍柏亨、馬繹斐、馬繹善)*
時間:13:00 – 18:30
男子精英 凱林賽 復活賽(杜棹熙、翁浚皓、莫沚駿、黎永健)*
女子精英 全能賽2/4 配速賽(李思穎、梁穎儀、梁寶儀、楊倩玉、張履檾)
男子精英 全能賽2/4 配速賽(曹啟光、朱浚瑋、繆正賢、伍柏亨、馬繹斐、馬繹善)
女子少年 記分賽 決賽
男子少年 記分賽 決賽
女子精英 團體爭先賽 決賽(吳思穎、楊礎搖、童森)*
男子精英 團體爭先賽 決賽(杜棹熙、翁浚皓、莫沚駿)*
女子精英 全能賽3/4 淘汰賽(李思穎、梁穎儀、梁寶儀、楊倩玉、張履檾)
男子精英 全能賽3/4 淘汰賽(曹啟光、朱浚瑋、繆正賢、伍柏亨、馬繹斐、馬繹善)
男子青年 淘汰賽 決賽(李恩浩、李昀俊、高耀朗、馬正匡、鍾兆剛、鄧昊軒)
男子精英 凱林賽 準決賽(杜棹熙、翁浚皓、莫沚駿、黎永健)*
女子精英 全能賽4/4 記分賽(李思穎、梁穎儀、梁寶儀、楊倩玉、張履檾)
男子精英 全能賽4/4 記分賽(曹啟光、朱浚瑋、繆正賢、伍柏亨、馬繹斐、馬繹善)
女子精英 凱林賽 決賽(吳思穎、楊礎搖、童森、程嬿姍)*
男子精英 凱林賽 決賽(杜棹熙、翁浚皓、莫沚駿、黎永健)*
*為如晉級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香港國際場地盃|受李慧詩啟發學踩車 馬氏孖仔越級挑戰成年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