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研究反映中小學生疫後復課 體能活動顯著回升

【體路專訊】香港大學醫學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及非牟利組織凝動香港體育基金(凝動),自2019年起就中小學生的體能活動量進行全港性縱向研究—「 SportsHour中小學生運動參與時數研究計劃」(下稱「SportsHour研究」)。

2022至2023年度的「SportsHour研究」發現,在疫情結束復課一年後,本港學童的體能活動量已顯著回升。在上課日,學童進行中等至高強度運動量平均為 28.2 分鐘,比疫情期間的數據增加 9 分鐘,研究 亦顯示學童於上課日的活動量復常幅度,較假日高出一倍,反映學校生活在提

吳翹充(左)都有出席研討會。

雖然如此,本港學童體能活動量不足的情況仍然嚴峻,過去一年僅8%學童達到世界衛生組織的體 能活動標準,即每天累積最少 60 分鐘中等至高強度體能活動時間。至於56名參與垂直追蹤的學生數據顯示,每天進行15分鐘中等或以上強度的體能活動,其睡眠質 量比同儕較佳,再次肯定去年研究發佈。

此外,在2018年至2022年間,香港大學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床副教授葉柏強醫生帶領研究團隊 ,分析疫情前後香港小學生的身體質量指數(BMI)與體適能活動之間的變化和關係,合共分析了 137,752 名 6 至 12 歲小學生的數據,研究結果已被知名國際學術期刊《兒科學雜誌》〈The Journal of Pediatrics〉接受。研究結果顯示,即使疫情後復課半年,學童各項體適能水平檢查項目皆明顯下降,其中 包括上肢肌肉力量、身體柔韌度、核心肌群力量和心肺耐力。研究團隊表示:「為了消除疫情對學童健康 的負面影響,當下迫切需要制定協助學童促進健康體重和提升體適能水平的策略。」

剛於杭州亞運完成生涯「最後一戰」的香港體操運動員吳翹充,自幼參與運動興趣班,直至小學階段開始接受恆常體操訓練,親身體會到「趣味」對於建立小朋友運動習慣的 重要性,而他去年成為新手爸爸,對於這方面有更深刻的思考,他表示:「想小朋友可恆常參與運動促進 身心健康,先要讓他們喜愛運動。讓他們到戶外踩單車或遠足、參與有興趣的體動班或觀看體育賽事,都 有助小朋友建立長遠運動習慣。」

除了家校參與,在政策方面,凝動倡議港府考慮增設學童「運動消費券」。近年香港公眾對「消費券」概念不再陌生,然而除了日常開支,韓國、台灣、澳洲等地均設有兒童及青少年「運動消費券」, 用於資助體育相關支出,包括觀看賽事、購買裝備和參加課堂等。

資料來源:凝動香港體育基金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研究反映中小學生疫後復課 體能活動顯著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