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 X Junior】「我覺得自己是廢物。」很多人遇到挫折,也總有這樣想過、說過。今次的故事主角是一名國際賽獎牌得主,卻同樣與你我一樣會質疑自己,甚至獲得成績後會擔心剎那光輝不代表永恆。聽到蔡韻瑜的名字,你未必會立即想起她是來自哪項運動,但其實她也是上屆亞運空手道港隊的獎牌成員。只是一次訓練意外讓她「消失」於大眾目光足足三年,直到6月的世界一級空手道A級賽,她首次在成人國際賽奪得金牌,再次向世人以至她自己說,「其實蔡韻瑜仲打得。」
若非這次在埃及的世界一級空手道A級賽封后,大家也未必知道,原來蔡韻瑜曾遇上令其遠離賽場兩年多的傷患,甚至連她Instagram亦少有提到這次受傷的確實情況。
2018年亞運後不久,一次正常不過的對練出現了一個不尋常的後果。「那是一次與隊友打反應的練習,當下我上前進攻,但剛好他又出拳。兩個動作同時發生令力度更加穿透,我的頭就被重擊了一下。」這次重擊後,蔡韻瑜往後三年的生活自此改變。先說睡眠,她每天甫起床便已覺頭暈,要不停休息,甚至活動個多小時就需要睡覺「叉電」。頭痛等各種症狀接著陸續浮現,特別困擾的是記憶力差得誇張,「例如約教練明天開會,我一行出他辦公室就已經會忘記,到明天再約另一日又會再忘記一次。如果我不立即寫下來,我真的會完全像沒事發生一樣。」
連日常生活都被影響如此,更遑論要重返體院訓練。其實,蔡韻瑜並非沒有求醫,她曾拜訪過腦科、耳鼻喉科等專科醫生,亦照過磁力共振和電腦斷層掃描,甚至是她形容為「明知呃錢的神醫」都試過,然而一直找不到治療方法,「腦科醫生直接說不予置評,他們只叫我休息,到不再頭暈就可以再練習。但我就是一直休息都感不適,每個月再和醫生討論還是未可以。」最後,蔡韻瑜得到的只是簡單的三個字:腦震盪。
腦科醫生直接說不予置評,他們只叫我休息,到不再頭暈就可以再練習。
亞運過後,運動員稍作休息便投入預備下屆奧運的積分賽。由2018年底開始,空手道界近乎每個月都有奧運積分賽,若選手能早早儲夠排名積分,自然能更好備戰。蔡韻瑜的身體一直未見好轉,但奧運空手道機會只此一次,到2019年4月她嘗試復出參加集訓。「當時情況真的轉差很多,因為在未完全康復下再被人打了很多拳。有次練習甚至被踢到頭後整個人『熄機』,到醒過來才發現趴了在對方身上。」
「不過說了想試,就要繼續。」赴哈薩克集訓期間在一項本地賽摘銀後,蔡韻瑜與隊友轉到烏茲別克出戰亞錦賽。負傷之下,她仍奮戰獲得第五名。以為與腦震盪的故事會就此走向大團圓結局,卻原來只是另一個痛楚的開端。「亞錦賽真的好辛苦、好辛苦,我要再跟教練說不行了。到年尾又試練了一陣子,但仍然是沒辦法。」結果教練連比賽都再沒有為她安排,一直蹉跎到再見不到出戰奧運的希望,反覆的傷疲甚至令她懷疑往後應如何生活,「假設我做不了運動員,可能連生活都成了問題,試問哪有工作能讓你每個多小時去睡一睡?」每年4月均是體院運動員續約的時機,蔡韻瑜曾為約滿後的第二人生鋪路,嘗試過沖咖啡、做美容,卻感覺興趣不足以大得發展成事業,「當時是完全沒有方向。」
試問哪有工作能讓你每個多小時去睡一睡?
身體變虛 不敢講出心聲卻滿肚苦水
面對失意,不同人都有自己的處理方法,有人會選擇迎難而上,也有人會像鴕鳥般逃避。蔡韻瑜選擇的是向現實低頭,卻同時狠狠地關上自己的心房,連家人的關心亦以發脾氣來回應。「那時我真的對自己好失望,教練、隊友、家人等全部都被我推開,簡直覺得沒資格說自己是運動員,更不說在亞運拿過獎牌,因為我已經好像一個廢人。」迷失方向、自怨自艾,身體又持續不適,她每天要面對的身心打擊從未停止,更甚者是,開始聽到外間很多反對她的聲音。
「有人覺得我有獎牌、『上了岸』就話自己頭暈,拖時間不想練習。我真的很無奈,已經每日不適了,還要被人質疑。」腦震盪跟骨折、扭傷撞傷或斷韌帶等傷勢不同,從外表看來其實與正常人無甚分別,但其實啞子食黃蓮,有苦自己知,何況連醫生都說不出蔡韻瑜的傷是所為何事。她沒有透露提出這些質疑的人是誰,但說著的聲線仍帶點激動。
有人覺得我有獎牌、「上了岸」就話自己頭暈。
我好奇問,她有否曾經遷怒於那打傷她的隊友。「我冇嬲啊。」蔡韻瑜答得頗為堅定。雖說自由組手的練習部分會有預設動作,但拳腳無眼,稍不留神就易生意外,只是今次這意外來得比較嚴重。「我知這個練習是有機會出錯,也知道他是不小心的,所以我理解,沒想過怪任何人,反而會望著天空問:為甚麼要這樣玩弄我。」也許天意弄人就是這意思。亞運前,她經歷過差不多一整年的低潮,終於在雅加達與教練成功磨合,尋回自信,卻又遭遇橫禍。「我努力了8、9年,終於想通了很多事,但一下子甚麼都沒有還不特止,連生活都可以影響到這個程度。我真的很不開心,哭了很多晚。」
一下子甚麼都沒有還不特止,連生活都可以影響到這個程度。
無語問蒼天,唯有淚千行。苦痛說了無人懂,亦開始對自我產生懷疑,蔡韻瑜當時每星期總有幾天會獨自到欣澳散心、思考、看書、冥想,嘗試舒緩情緒,讓自己好過一點。「因為實在好覺得自己是廢物,要逼自己出去走走,不能再獨自屈在房間,搞唔掂。」或許上天關上了一道門,真的仍會為人開回一扇窗。她的傷勢到去年年底突然好轉,頭暈的次數及程度減少,記憶力亦開始重返正常水平,醫生也沒法解釋這情況。於是她慢慢重回訓練場,與教練逐步提高強度,到今年3月終於再全面回復訓練,亦隨隊去過杜拜集訓。
已不經意白過這數年 很想改變
我都好擔心,如果再撞一次又休息幾年,我的人生是否就如此白過了。我想了很久,自己究竟是喜歡空手道還是不甘心,直到有人反問我若要立刻放棄空手道會如何。當刻我語塞了,然後狂哭,我才知道自己真的捨不得、放不下,是很鍾意空手道。於是就決定試一次,即使上不到以前的水平也好,我都想給自己一個交代,證明自己克服到這件事,甚至覺得做回一個正常人其實已經贏了。
這段說話,其實蔡韻瑜分了兩個場合跟我說,但兩次均感受到同樣的掙扎、鬱結、堅定。老實說,基本上已停訓兩年,身體又遭遇過如此內傷,擔心自己不能再上高峰亦正常不過。何況重返訓練後的她又再次碰上樽頸,更令她出發前一度不斷自我質疑、不斷添加壓力。不過,正是在這兩年空窗期學懂了平常心,簡單的「放下」就令蔡韻瑜在埃及的世界一級空手道A級賽打出連自己也感驚喜的表現 。「比賽前沒有再質疑自己,沒有再想落敗會怎樣、其他人會否覺得我好廢。總之不要當它是個很重要的比賽,盡做,到落場時就真的很平靜。」
這站世界一級空手道A級賽,蔡韻瑜再次在自由組手55公斤以下級別亮相,連勝兩名非洲對手後,再輕取法國及印度代表,四強險勝殺入決賽。「我上次入決賽已經是2017年亞錦賽,今次不斷提醒自己當年就是太緊張而錯過機會。」結果在決賽最後兩秒,勝利女神向她拍了一拍翅膀,蔡韻瑜反勝4:3,就這樣得到運動生涯裡成人賽的首面金牌。「就好像對自己說『喂,你仲得喎,仲打到喎』,自己並非想像中般差。」
不過有時候贏了比賽,我都不夠膽太開心,因為我驚又會再輸。
「不過有時候贏了比賽,我都不夠膽太開心,因為我驚又會再輸。」勝負乃兵家常事,世上本無長勝之師,但蔡韻瑜在空手道場的經歷卻令她將成功看得十分悲觀:2016年遇上壓力性骨折休養大半年,翌年在亞錦賽拿下銀牌,隨後又遇上技術上的低潮,即使2018年又能在亞運摘銅,然後卻被重擊頭部。「我很羨慕那些十分正面的人,但我就是一開始就會向差的方向想,或許就是這個性格令我不相信自己,連教練都話我悲觀,要人『點醒』才可返回正面。」在埃及時,有教練在出賽前「摑醒」她;在香港的這兩、三年,也有身邊的朋友一直支持,用最老套但最重要的「盡力而為」鼓勵她。
一切苦澀將你蛻變更好
這段腦震盪的日子,蔡韻瑜有二人特別感激,其中體院運動醫學名譽顧問醫生容樹恒被她形容為「唯一相信的醫生」。「當所有人都覺得我在拖時間,他是唯一一個走出來說信我的,單是這句話已經是很大安慰。」另一人,就是當她在埃及比賽獲獎後,第一時間在社交平台公開消息的港隊隊友劉慕裳。「那陣子跟她說了很多事,她不是走出來話信我那種,但會私底下聽我講,相信我。有時候是他們的支持,才令我可以走到今日。」
說起劉慕裳(Grace),現時香港空手道的 Icon 毫無疑問是這名奧運銅牌得主。然後再說下去,大多會想到李嘉維、李振豪,很少人會提起與Grace同樣在亞運奪獎的蔡韻瑜。「我也曾經有種感覺,『咦,好像有冇亞運獎牌也是一樣』。我以為有些成績就會被認識,但事實原來不是,仍是個小薯仔。」小薯的程度是,曾經因社交平台追蹤人數不夠多而失去贊助機會。
我以為有些成績就會被認識,但事實原來不是,仍是個小薯仔。
說來慚愧,她在亞運奪銅那天,我和同事們亦身處雅加達,但因同日上演壁球決賽、羽毛球四強、女子跨欄決賽而分身乏術。亞運後,我曾打算找她專訪,又因種種原因沒有成事(我已向她懺悔)。「我理解的,但我會不開心,會嬲自己沒有更多好成績。你們當日沒有留下來都很正常,新聞或贊助都會找比較出名的運動員才會多人看。」結果贏得銅牌那天,只有港隊隨隊攝影師 Panda為她拍下歷史性的照片。
到了今屆亞運,相信蔡韻瑜再也不會備受傳媒冷落,亞運新賽期已落實於明年9月在杭州舉行。四年間歷盡如過山車般的生活,蔡韻瑜希望讀畢她這故事的你也有些得著,「希望大家找到對自己最重要的人、事、物,我就找到空手道,亦好慶幸臨門一腳、差點放棄時選擇堅持,先找到這突破。」
後記:考電單車牌全因「型」
在養傷與疫情期間,蔡韻瑜考獲電單車牌成為鐵騎士,今次訪問就正好讓她展示一下入手半年的Ducati戰車。「學電單車主要是因為型,當然也有少少享受被風吹來的感覺,但主要都真的是型。至於購入這輛鐵騎就是有點受舊男友影響,開始喜歡這種復古街車的味道,覺得很有感覺。」雖然電單車確有一定危險性,但她笑說運動員的協調性及肌力也較普通人好,所以未有太擔心。
圖、文:麥景智
原文刊登於Sportsroad Junior Issue#60
《Sportsroad Junior》為全港首本月刊學界體育報,創刊號於2016年1月隆重出版,內容涵蓋全港各區學界體育賽事,現時派發據點超過全港200間中、小學。我們正陸續增加免費派發的學校數目,如學校有興趣訂閱本刊,請電郵至 junior@sportsroad.hk,或填寫網上訂閱表格,並留下負責老師、班級數目、所需訂閱數量等資料,我們會盡快回覆及安排,謝謝你對《Sportsroad Junior》的支持。
我們目前亦設有以下公眾派發點:油麻地百老匯電影中心、太子閱讀時代書店、尖沙咀YMCA會員服務部、修頓室內場館票務處、麥花臣室內場館、九龍灣Mega Ice、元朗區體育會、沙田體育會、大埔體育會、北區體育會、荃灣球星羽毛球專門店,數量有限,派完即止。另外,我們亦有個人訂閱服務,詳情可按此瀏覽。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空手道・專訪】盡做的領悟 蔡韻瑜震盪中重生」